原文:
1.13有子曰(1):“信近于义(2),言可复也(3)。恭近於礼(4),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5),亦可宗也(6)。”
注释:
(1)有子:姓有,名若,孔子弟子。(2)信:说话有诚信。义:符合道义。(3)复:实践、履行。(4)恭:恭敬。(5)因:所依靠的人。亲:可亲近的人。(6)宗:作为宗主。
译文:
有子说:“言而有信而又尽量考虑到是否符合道义,所说出的话才能得以践行落实。有恭敬之心而又尽量考虑是否符合礼义,也可以远离羞耻与侮辱。有可以依靠的人而又不失去可亲近的人,也可以成为宗主。”
朱注: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近、远,皆去声。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复,践言也。恭,致敬也。礼,节文也。因,犹依也。宗,犹主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说解: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所说的是“信”与“义”的关系。真心地去说话做事,说了话就要遵守诺言,这当然是应有的做法,但是,如果不知道特殊情况下的变通,明知说话做事会害人误事,却还坚持说,还要做,那么,就不符合道义。怎样才叫符合道义?说话做事时的心态不是为了名利,说的话、做的事不仅当说当行而且可说可行,才叫做符合道义,符合道义就可以落实到现实中。为什么这里用了“复”字,而不用“履行”?“履行”是一次性的,而“复”则是可以周而复始的。“信近于义”,虽然一时的成败不是必然的,但是,因为能够符合道义,所以是可以生生不息的。为什么用“近”字?因为“近”是一个过程,也有距离的远近,我们的言行或许不可能绝对符合道义,但是,只要我们能够逐渐地接近道义,道德修养也就在不断提高。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所说的是“恭”与“礼”的关系。“恭”是指心态,是对别人恭敬相待,不求回报,谨慎小心而惟恐伤害别人。“礼”是指行为表现,只有发自内心而恭敬待人,而且做事符合身份地位和时宜,才能符合礼的原则。如果恭敬不是发自内心,又不分是非善恶,便是虚伪与乡愿,便有缺乏原则、阿谀奉承之嫌,同样不合乎礼的原则。我们说话做事,先存有恭敬的心态,这是“慎始”的体现;逐渐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义,这是“善终”的体现。我们都不愿意遇到耻辱之事,就应该从恭敬近礼去说话做事。希望别人对我们恭敬有礼,我们就应该先恭敬有礼的待人。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所说的是“因”与“亲”之间的关系。“因”是可凭借、可依靠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是在血缘或情感上比较疏远的人。“亲”是可亲近、最可靠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是在血缘上或情感上比较亲近的人。“因”与“亲”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在两者之间不存在冲突的时候,什么都好办;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冲突,那么,不能因为可凭借、可依靠的人而失去可亲近、最可靠的人。为了疏远的人而失去亲近的人,所失去的将会是自己赖以存在的根本基础。能将两者的关系处理妥当,才能“可宗”。怎么叫做“可宗”?能聚合众人而又得到众人拥戴,可以叫做“可宗”。假如只是重视可凭借、可依靠的人而忽视可亲近、最可靠的人,或许只能得到一时的拥戴,但难以长久;惟有能够“亲其亲”而后“贤其贤”,进而“泛爱众”,才能得到广泛而且长久的拥戴。
(责任编辑:瞿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