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⒈3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2)!”
注释:
(1)令:美好的,和悦的。色:表情。(2)鲜(xian3):少。
译文:
孔子说:“有意地追求奇巧的言辞,有意地显示和悦的表情,那么,这个人的心里很少能真正有仁道!”
朱注: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聖人辭不迫切,專言鮮,則絕無可知,學者所當深戒也。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則知仁矣。 ”)
说解:
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必然是有意讨好别人,不是有私心,就是言过其实。我们有必要精心地设计自己的言辞去讨好别人吗?当我们精心设计的时候,虚伪之心已经开始潜滋暗长了,我们就已经开始蒙蔽自己的本性了;当我们有意去讨好别人的时候,便已经有了得到别人的好处或得不到的两种可能性,违背本性去得到好处就无法长久,为了得到好处而去讨好,当得不到的时候,必然会有怨恨或失望之心。
不是发自内心而是皮笑肉不笑的人,不会有真情实感,常常是内外不一致的。发自内心的笑,不需要矫柔造作,不需要花费心思去惨淡经营,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之中。李白为什么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因为“使我不得开心颜”!也许我们达不到“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邪恶地步,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性和良心去奉上自己违心的笑脸,这样的笑脸岂不可悲甚至可憎吗?这个道理很简单,只要“推己及人”的想一想就知道了。
花言巧语、皮笑肉不笑,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仁爱之心呢?他们的心中只能是为了得到个人的名利而储存虚伪甚至奸诈。没有仁爱之心,又怎么能靠得住呢?当虚伪遍地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骗人者,同时又可能都是被骗者,我们还是讲究表里如一吧。
(责任编辑:瞿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