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云尘子专栏】《论语说解》之为政第二(五)
发布日期:2010-05-30   点击:

原文:

2.5孟懿子问孝(1)。子曰:“无违(2)。”樊迟御(3),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4)?”子曰:“生,事之以礼(5);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yi4)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谥“懿”;当时鲁国力量最强大的三家之一,常不按礼义行事。(2)无:通“毋”,不要。(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弟子。御(yu4):给某人赶车。(4)何谓:即“谓何”,说的是什么意思。(5)事:对待。以:按照。

译文:

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问如何尽孝道。孔子说:“不违背礼义。”孔子的弟子樊迟当时为孔子赶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如何尽孝,我回答他说,不违背礼义。”樊迟说:“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照礼义的要求为他们做事;父母去世以后,按照礼义来安葬他们,并按照礼义来祭祀他们。”

朱注: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孟懿子,鲁大夫仲孙氏,名何忌。无违,谓不背于理。)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孔子弟子,名须。御,为孔子御车也。孟孙,即仲孙也。夫子以懿子未达而不能问,恐其失指,而以从亲之令为孝,故语樊迟以发之。)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生事葬祭,事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是时三家僭礼,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所以为圣人之言也。胡氏曰:“人之欲孝其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于不孝。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

说解

“孟懿子问孝。”孟懿子是谁?是鲁国的大夫仲孙氏,名叫何忌。孟(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合称“三桓”。当初,鲁惠公的夫人没有儿子,其妾孟声子生下了儿子,取名为息。息长大以后,惠公为他娶了宋国女子,但是,惠公因为看到这位宋国女子美丽而夺为自己的妻子,然后生下了儿子,取名为允,后来又将此女升为夫人,立允为太子。惠公死后,因为允年幼,由息代理国君,即鲁隐公。公子翚(hui1)为了自己当宰相,劝隐公杀掉允,隐公无意夺占太子之位,拒绝了公子翚。公子翚于是又向允诬陷隐公,允听信谗言而让公子翚害死了隐公,允因此而成为国君,即鲁桓公。桓公娶齐女为夫人,生下一子,名为“同”。齐襄公与公子彭生杀死桓公之后,在鲁国的要求下,齐国杀了彭生,鲁国立太子同为庄公。庄公有三个兄弟,即庆父、叔牙、季友,三人的后代便是孟(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在孔子时代,鲁国的大权已经落在了“三桓”的掌握之中,国君已经被架空了。在此情况下,三桓子孙之中的孟懿子向孔子问怎样行孝,孔子只告诉他两个字:“无违”。对这两个字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最常见的理解是“绝对顺从父母”,按这样的理解,就有两种情况:父母无错而子女有错的时候,子女能够不违背父母的说法,那么,便是孝的体现;父母有错而子女无错的时候,子女如果不劝谏父母,那么,便是陷父母于不义。按照孔子的解释,可以理解为“不要违背礼义”。孔子的回答极为简单,如果孟懿子是真诚而虚心地请教,那么,必然会继续询问;如果孟懿子接受孔子的指教,也应当继续询问。然而,孟懿子再没有任何询问,孔子深恐人们把“无违”理解为“绝对顺从父母”,因而向弟子樊迟陈述此事,一方面期望着有机会传到孟懿子耳中,另一方面希望天下人都知道“孝”必须“不违礼”。孔子说“无违”,意在告诫三桓子弟不能僭越君臣之礼,但又好像不是专门对三桓子孙而言的,所以是圣人之言。

如何才算“无违”呢?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当父母在世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子女,就尽自己做子女的义务,守自己做子女的本分;当父母去世以后,也要知道作为子女应该如何安葬他们,并祭祀他们。再往深处说,假如心中只想着为私利而谋权夺位,则不能算是“事之以礼”;假如只顾自己的私利,就不可能尊重死者,更不可能真诚祭祀死者。尽孝道,首先是强调发自内心地尊重父母,有了这种内心的真诚,然后所做的事一般能符合礼的要求。孝道是一个人终生的问题,同时又是对父母祖先的永恒的事。

(责任编辑:瞿佳珺)

上一条:【云尘子专栏】《论语说解》之为政第二(六)

下一条:【云尘子专栏】《论语说解》之为政第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