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其二《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明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旗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这两首诗,都有“清明”二字,第一首似乎与清明节有关,第二首则与清明节无关。其实,诗中的“清明”二字,不过是一个“象”,都可以理解为“天清地明”、“政清治明”、“君明臣清”之意。但是,在杜牧的这两首诗中,则意味着期望“清明”而时局却“不清不明”的感伤。
先说第一首。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既然是“清明时节”,就应高是天清地明、风和日丽、生机勃勃的时节,那么,为什么却“雨纷纷”呢?降雨至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万物发生的春雨,一种是使万物凋零的秋雨。春雨使人间渐暖,而秋雨使人间渐寒。杜牧诗中所说的“雨”属于哪一种呢?或许是貌似“春雨”而实为“秋雨”,本来应该使人心中充满生机,而结果却使人心因雨而渐寒。君明臣清,而后才能政清治明;政清治明,而后才能天清地明。杜牧身处晚唐之初,期望着君明政清,然而,本来所降下的是春雨,结果却如秋雨溟濛。期望越是殷切,感伤越是强烈。
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里“路上”的“行人”是谁?当然是包括作者在内的行人。行在路上,必有目标。杜牧心怀报国安民之志,国民心有安居乐业之愿,他们在路上行走着,想要到达目标,但是,在貌似春雨的秋雨之中,在未清未明的世态之中,眼见目标无法达到,所以才会“欲断魂”。“断魂”是内心绝望的状态,“欲断魂”则意味着尚未达到绝望的状态,而希望尚存,还在路上继续前行。这也意味着杜牧的希望以及国民的希望都还没有破灭。一个人还知道疼痛的时候,还可以有医治的可能;一旦到了麻木不仁的时候,便无药可医了。一个国家,百姓还为其政不清治不明而“欲断魂”的时候,还可以由中兴的可能;一旦到了百姓百姓绝望而不再痛恨咒骂的时候,便属于不可救药了。
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外界的“春寒”使人寒冷,内心的“欲断魂”更使人寒冷。在此情况下,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一种要暂时安顿身心本能需要,想要借酒安慰一下自己身心,调整一下心态,这是与“借酒消愁”所不同的。李太白说过:“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这是诗中所应有的心态。至于“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则是曲子词中常见的心态。作者想要寻找酒家,已经处于关键的过渡状态。如果这种本能得不到节制,却任其发挥出来,便会由君子而降为小人,便会由调整心态降为苦闷绝望。
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雨既纷纷,岂有牧童?除非此雨来得偶然而意外,否则一般不会使童子除外牧牛。如果根本没有牧童,则虽欲“借问”也无处可借;如果使偶然而意外之雨,则雨过必会再有清明之时。行人既已身在雨中,却只见“牧童遥指杏花村”,可知虽然确实有可以饮酒休歇的“杏花村”,但是,既然相距遥远,便需继续在雨中前行。在此情况下,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冒雨前行,直到天清地明、风和日丽;二是就此止步,放弃志向。
接下来再说第二首《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明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旗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首句“清明有味是无能”。如果天清地明,万物自然生生不息;如果政清治明,天下自然国泰民安;如果君明臣清,贤能之士自然能各得其用。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又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所谓“清明”之时,也就是“邦有道”之时。在“邦有道”的时候,应当是修身有为的时候,如果不修身、无所作为,可谓耻辱。所谓“有味”,是世俗名利享乐之味。“清明”之时,贤能之士都能各得其用,因此,无德无能之人也能各得其利、各得其乐。无德无能知仁也能得其所利、得其所乐,也就是“有味”。因此,此句所说的是“清明”之时的理想状态。然而,杜牧所处的时代是不是理想状态呢?似乎是,而其实不是。
次句“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自称“无能”,固然不是真的无能,也不是谦辞,其中不是没有怨气,只是没有成为怒气,可谓符合“怨而不怒”的诗教。杜牧不言“德”而言“能”,是不敢以“有德”自居,可谓之为谦辞。无事可做,是这里说说的闲;无所作为,是这里所说的静。读圣贤之书,却无君子之志、无君子之行,是枉读圣贤之书。表面看来,杜牧过着“闲爱孤云静爱僧”的日子,在世俗看来,是非常“有味”的生活,而杜牧所谓的“爱”至少是“不得不爱”,其实则并非真“爱”。贤能之人却像小人一样“乐其乐、利其利”,而所得到的岂能是真正而且长久的乐和利?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这意味着朝廷不能“贤其贤”、“举贤任能”。惟有贤能者各得其位、各得其用,小人才能真正做到“乐”和“利”,才能国泰民安。
三句“欲把一旗江海去”。在这一句里,杜牧的诗峰一转,从前面的委婉含蓄转为正面直说。杜牧之志,在于为国家百姓而有所作为,所谓“把一旗”是统帅众人,当然可以理解为建立战功,也可以理解为保国安民;所谓“江海去”当然可以理解为安定一方,也可以理解为安邦济世,这是杜牧志向和理想的直接表述。“一旗”也是旗,“江海”也无非国土。可是,一个“欲”字,表明这只是杜牧的志向和理想,而在当时情况下不能实现,却渴望着实现。实现的途径何在呢?末句便是点睛。
末句“乐游原上望昭陵”。乐游原是是昭陵所在地,是唐太宗的陵墓所在地。固然,唐太宗是唐朝实际上的开国之君,而且使唐朝达到了贞观之治的鼎盛阶段,然后,唐太宗是凭借什么达到鼎盛阶段的呢?关键在于尊圣用贤。杜牧当时的君主是唐宣宗,因此,杜牧在此所要表达的是,期望当时的君主尊圣用贤,回归正道,如此才能国泰民安。那么,为什么杜牧所处的时期会成为晚唐呢?原因也就在于唐宣宗以及后来的唐朝君主,始终未能做到尊圣用贤而已。
(责任编辑:薄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