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云尘子专栏】中庸说解(第二十三章)
发布日期:2013-05-28   点击:

第二十三章致曲章

原文:

其次致曲(1)。曲能有诚,诚则形(2),形则著(3),著则明(4),明则动(5),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6)。

注释:

(1)其次:另一种方式。致曲(qu1):致力于某一个方面。曲,局部。(2)形:表现于外在形象及言行上。(3)著:明显而可见。(4)明:真正了解自己而认识到自己的本心。自知曰明。(5)动:由外在事物而触动内心。(6)为(wei4):是。

译文:

另一种方式是从某个局部的善开始。在这个局部必须做到真诚,有此真诚便能显现于外在形象及言行上;这种外在形象及言行能显现真诚,就会使善心越来越显著可见;善心越来越显著可见,就能逐渐真正了解自己而认识到自己的本心;能逐渐认识到本心,就能由外在事物而触动本心,从而去恶归正、去伪存诚;坚持不懈地去恶归正、去伪存诚,就能使自己逐渐改变而自新;不断改变而自新,就能有朝一日豁然贯通而达到根本性的升华。只有天下最为真诚而无一丝一毫虚伪矫饰,才能有这种根本性的升华。

朱注: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其次,通大贤以下凡诚有未至者而言也。致,推致也。曲,一偏也。形者,积中而发外。着,则又加显矣。明,则又有光辉发越之盛也。动者,诚能动物。变者,物从而变。化,则有不知其所以然者。盖人之性无不同,而气则有异,故惟圣人能举其性之全体而尽之。其次则必自其善端发见之偏,而悉推致之,以各造其极也。曲无不致,则德无不实,而形、着、动、变之功自不能已。积而至于能化,则其至诚之妙,亦不异于圣人矣。)

说解:

从“至诚”而达到“与天地参”的方式,是直接“明心见性”的方式,是“从内达外”的方式,是“由微至显”的方式。然而,天下人并非都能够直接“明心见性”,人数众多的人是在本心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遮蔽情况之下的,这样的人有什么方式呢?可以采取这种由“致曲”而达到“至诚”的方式,这是从“局部”达到“全体”的方式,是“由外及内”的方式,是“由显至微”的方式。两种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达到“止于至善”、“心物合一”。

天下没有一无是处之人,任何人都必然有某一方面的善,即使是只有一个方面的善,那么,从这一方面作为切入点,只要有心向善,便可以从点到面,从小到大,其关键在于对这一点的引申与扩展却必须是真诚的。自我欺骗,欺骗他人,则自身修养不可能再有任何进展。有了真诚之心,才能在外在形象以及言行之中显现出来,而且也必然显现出来。这就像是用来取火的燧石,别人看不到其中有火,但是,只要一摩擦撞击便能使火迸发出来。当火花成为火苗的时候,也就显著可见了,但不可忽视的是,火苗是从燧石而得到的。燧石之中有火,好比人有本性;燧石摩擦撞击而生火花、成火苗,好比见贤思齐。

火能照明,但是,必须不断地添加燃料,就像“学不可以已”那样,一旦停止下来,火终究会熄灭。同时,人不能只像火一样,只去照人,而不能自照。“照人”能“使人知”并能“知人”,“自照”才能终究“自知”。“使人知”不是必然能够“被人知”,“知人”必须以“自知”为前提。能“自知”,然后“知人”,然后“使人知”,如此才能触动自己、勉励自己不断提高修养。一棵树,无论长得多高,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根应该扎在何处,那是不行的;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心性,那就不能算具有“自知”。

自外向内的修养方式,凭借的主要是来自内外的勉励,是从“被动”而转向“自觉”的过程,也是“习惯成自然”的过程。不断地勉励提高,外在的那些遮蔽心性的东西就逐渐减少,心性自然也就越来越能显现出来,这是一种“量”的改变,逐渐养成一种“习惯”。等到习惯的程度达到“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时候,便是“自然”的境界,也就是“豁然贯通”的境界了。这个过程可能长也可能短,甚至还会有反复、倒退,其中,有真诚的修养之心志,是关键之所在。

陆九渊《象山语录》卷一中说:“涓涓之流,积成江河。泉源方东,虽只有涓涓之微,去江河尚远,却有成江河之理。……如今虽位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将来自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然学者不能自信,见夫标末之盛者便自荒忙,舍其涓涓而趋之,却自坏了。曾不知我之涓涓虽微,却是真;彼之标末虽多,却是伪。恰似檐水来相似,其涸可立而待也。”这一段正好可以发明“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一句。顺着这个道理来讲,涓涓之流,知道源头,知道方向,成江河,成海洋,成天地宇宙又有何不可?我们所须做的,只是像那涓涓之水从源头流出一样,知道我们的一切修养都在自己的心性;像那涓涓之水奔流不息一样,知道我们一丝不苟地提高修养。就在水的流动过程中,它在自然而然地向江河海洋流淌,在向地下渗透,在滋润周围的万物,在散发到天地之间而成为宇宙的组成部分。我们有此“至诚”之心,我们的一言一行也就在时刻发挥着作用。

曾经看到,有的解释说,“尽性”的方式是圣人的修养方式,“致曲”的方式是贤人的修养方式,这种说法似乎是把圣人之性与贤人之性分开了,与“人之初,性本善”不合,与“人人可以成尧舜”不合。其实,“尽性”的方式,是使本心本性自然流露、显现,而不被外在事物所左右、遮蔽;“致曲”的方式,是使自己把遮蔽本心本性的东西去除,而使本心本性自然流露、显现。前者所讲的是“明心”之后的事,后者所讲的是“明心”的过程。

(责任编辑:薄其一)

上一条:【云尘子专栏】中庸说解(第十九章)

下一条:【云尘子专栏】中庸说解(第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