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37:正心章解(三)(2014.01.14)
发布日期:2020-05-22   点击:

各位群友,晚上好!又到了《大学》讲座时间了。从今天起,我们的讲座加上“青梅煮酒”、“枯燥的经史子集粉”、“中华文明复兴”三个群,欢迎新老朋友来一起学习华夏经典。

上次,我们把“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讲完了,今天我们继续讲后面的部分。

今晚要讲的内容是:“……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8】瞻前顾后必生忧,心被事牵则成患。君子所虑惟天理,仁义所在行如箭。

还有一句“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我们就来说说“忧患”二字。我们在学习《诗经·邶风·击鼓》时,详细解释过“忧”字。

“忧”的正体字是“憂”,这个字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面是“首”字去掉顶端的两个点,只是底端的一横拉长了,而且两头向下垂了,读音为“首”,或者读“百”;

读作“首”,只是“首”字去掉两点,仍然是“首”的意思,但是,“首”是指整个头颅,而去掉两点儿之后,相当于“面”,是指头颅的“脸面”。

“憂”字的中间是“心”,与上面部分联系起来解释,就有两个意思。一是内心所思众多,顾虑重重,这是“忧愁”之意;

二是心中的思虑表现在脸面上,从而成为一种表情,这是“忧愁之貌”的意思。“忧愁之貌”不过是内心“忧愁”的外在体现而已。

下面的部分是“攵(扑)”,是一只手握住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如果是“规矩”,意味着心中之事虽多,却能按照规矩去处理,由此而言,这个“憂”就是“優【优】”的本字。

这个东西如果是指权柄,那就意味着内心只有权力,凭借权力去强制性地处理各种事情,那么,就是一种霸道的体现,最终只能是庸人自扰。

这个东西如果是指上面部分所表示的众多顾虑,那就意味着这些顾虑就像把东西紧紧握在手里一样,盘踞在心,无法排遣。“忧患”之“忧”就取此意。

“忧患”之“忧”,是一种“顾虑”,也就是在做事之前,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也就影响决断,行之不笃,如何能保证“心正”呢?

“患”是什么意思呢?说起来也要费一番周折。《说文》解释为“忧也”,可是,对于这个字的构成,段玉裁先生却说了很多。

按照段先生的说法,“患”字之中的“串”本来应该作“毌(贯)”。“毌”就是“贯”的古字,后来加上一个“贝”字,分化出了“贯”字,表示用线把钱币串起来。

“毌(贯)”字如果旋转九十度,就是“申”字;“申”字又变成了“串”,即“二中之形”。那么,“患”字是什么意思呢?

董子《春秋繁露》说:“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段先生说“董氏所说固非字之本形矣。”

董子之说,是从“忠”和“患”两字的构成所做出的发挥,好比说一心是忠,心存贰心便是患。贰心相当于脚踩两只船、一臣事二主。

段先生说:“古‘毌’多作‘串’。《广韵》曰:‘串,穿也。’”孔子有“一以贯之”之言,现在有“贯穿”、“串连”、“串门”等说法。

所谓“一以贯之”,强调的是“一”,把这个“一”贯通到任何言行之中;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虽然分为“忠恕”两方面,但是,贯穿其中的只是“一心”。

在说“一以贯之”时,用的是“毌(贯)”之意,侧重于贯穿始终的那个“一”。“毌(贯)”字中间那一横变成一把剑,把一个整体分成两部分时,就成了“串”,含义也变了。

“串”所侧重的,不再是那个“一”,而是其中被“一”连在一起的东西。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东西被一条绳子连在一起了。

“患”字因此也失去了“贯通”的含义,而用来指“心被两个事物牵连着”了。比如“患得患失”,就是心被得失所左右。

“忧患”之“患”就是采用这个意思。心被毁誉、得失、成败、生死所左右的时候,心思言行当然也就左右摇摆不定,当然无法保持“心正”了。

君子之心,居于仁;君子之行,由其义。只要是仁义之事,就不因人们的毁谤而退缩,也不因人们的赞誉而加速;只要是仁义之事,就不计较得失、成败,就置生死于度外。

从“忧患”来说,“无忧”在于不在事先顾虑重重,“无患”在于遇事不被事所左右。人存人之心,人行人之道,人做人之事,如此而已。

“有所忿懥”,关系到“静”;“有所恐惧”,关系到“定”;“有所好乐”,关系到“安”;“有所忧患”,关系到“虑”。“虑而后能得”,得者,其心得以正,其身得以修。

王阳明先生说:“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百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

【9】所字本是伐木声,由此引申或借用。内心一旦有所杂,心被事牵总难正。

前面所学的一段,涉及到“身”与“心”的问题。“心”为“身”之主宰,“心”不正,则“身”不修。因此说“修身在正其心”。

接着所说的“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其中都有一个“所”字。简单说来,“有所”相当于“只要有那么一点”。

下面我们比较详细地说说“所”字的意思。《说文解字》说:“所,伐木声也。从斤,户声。”段先生说,这是“所”字的本义。

“从斤”,本来表示与斧子有关,但是,后来扩大到与砍伐工具有关。用不同的工具砍伐树木,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因此,《诗经》中出现的伐木声至少有“坎坎”、“所所”、“丁丁(争)”、“许许”几种,具体说来都是什么意思呢?

“坎坎伐檀”没有说是用什么工具,但是,“坎坎”既是伐木之声,也表示每砍伐一下,树木上就出现一道“坎儿”,也就是一道“沟儿”。

“伐木丁丁(争)”之中的“丁丁”段玉裁先生说是是用斧子伐木的声音。“丁”字本来就有“方形”之意,因此,“丁丁”既是伐木之声,也意味着看出方形的缺口儿。

难以弄明白的是“伐木许许”之中的“许许”,《毛诗正义》解释为“柿(是)貌”。柿子是一种果实,圆形。因此,“柿貌”似乎是说砍伐的缺口是圆形的。

《康熙字典》中说,“柿”字是“

(废)”俗字,有砍削木片儿的意思,那么,“许许”解释为“砍削”而不是“砍伐”,出现“圆口儿”就可以解释通顺了。

【以上乱码,是因为其中加上了一个图片所造成的,去掉乱码照样读通。】

段先生说,“伐木所所”之中的“所所”,用锯伐木的声音,这是从砍伐工具的不同来说的,但是,为什么“所”字可以直接说是“伐木声”,其它几个字却不能直接这么说呢?

因为“所”中的“斤”可以用来泛指各种砍伐工具,而其中的“户”则应当是指在树木上砍伐或砍削出来的缺口儿。

“坎坎”的缺口儿是一道沟儿,“丁丁”的缺口儿是方形口儿,“许许”的缺口儿是圆形口儿,“所所”的缺口儿是一条线儿。总之,都是在树木上开出了一个“口儿”。

“户”字本来就是指房屋的门或者窗,门窗是房屋的开口儿,所以,在树木上砍伐或砍削出来的“口儿”,也借用“户”字来表示。

无论是斧子、锯子还是刀子,用来砍伐或砍削的时候,必然是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必然针对具体的树木,所砍伐或砍削出来的缺口儿也必然是固定而具体的。

因此,“所”字又被借用过来表示固定而且具体的时间、地点、事物,亦即“这一个”的意思,可以用“此”来表示。

“所以”,就是“因此”、“用此”之意。“住所”、“场所”、“派出所”、“厕所”之中的“所”字,则都有“固定而且具体”的意思。

“所有”,是某个具体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的全部;“所说”,是某个具体的人在某个时间地点说出来的话。

“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所说的都是内心还存有那么一点需要去除的私心、私情、杂念、顾虑等等。

只要还有那么一点不合天理之处还在,也就算不得是“心正”,因此,“正心”就是要去除这些不合天理之处,亦即“灭人欲”。

天理一偏,人欲即出;人欲尽时,天理自显。天理纯粹,毫无人欲,便是得以“正心”之时,便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时。

讲座暂停,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内,欢迎提出问题,欢迎发表议论和感想、心得。十分钟后,继续讲座。原则:非问,不答;非礼,不答;争辩,不答。

【10】心有偏执不能正,人若无心枉称人。人心能正人道正,伦常八德是正门。

以上是《正心章》的前半部分,所说的是内心尚有天理之外的东西时,就难以心正。后半部分则是说如果内心空空,既无人欲,也无天理,那会如何。

原文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理解此句的重点,在于“心不在焉”。那么,怎么叫做“心不在焉”呢?

朱子解释为“心有不存”,意思是说“心不在”,把“焉”字作为一个虚辞处理。“心”是感情和思想产生的地方,是支配我们言行的中枢。

所以,“心”不在的时候,人就好比是行尸走肉,当然也就无私无欲、无情无思,不过,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

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正是这种情况,因为无心,也就没有视觉、听觉、味觉,人就像机器一样了。根本“无心”,当然谈不到“正心”。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人之情感”,有“人之思虑”。然而,“人之情感”如果是私情,“人之思虑”如果利害得失的计较,也就不是“正心”。

“人之情感”,能够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那么,可以说是有节制;“人之思虑”,能够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信”,那么,可以说不违天理。

人之情感和思虑,在于“合情合理”。“合情”是要“合人情”;“合理”是要“合天理”。“伦常八德”便是我们尽心尽力之事。

没有人情,违背天理,则人虽有“人之形”,却无“人之心”。合人情”,是人立足于人之事;“合天理”,是人近于道之事。

人有私欲则心不正,人心不正则人道不全。为人君而不能止于仁,为人臣而不能止于敬,为人子而不能止于孝,为人父而不能止于慈,与国人交而不能止于信,无法说“身修”。

朱子说:“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

“心不在焉”,如同“六神无主”。不顾是否符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管是否违背仁义礼智信,不知自身责任和义务,只是妄言妄行而已,如何能检点其身?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生在世,需要做的有生之年应当做的事,至于死后之事到死后再去做不迟。

真一道子先生曾经几次跟我说:“有人说:‘做人还需要学吗?我现在不就是在做人吗?我要学就学成圣仙佛。’人却没有人的心,人却不干人的事,想成圣贤佛,那不是笑话嘛!”

且不说满心私欲之人不可能成为圣仙佛,就是有一点私欲,那也绝不可能。即使有成圣仙佛的欲望,那也是私欲。

经典中说“志于学”、“志于仁”、“志于道”,从来没有说过“志于圣”。《大学》中说“止于仁”、“止于敬”、“止于孝”、“止于慈”、“止于信”、“止于至善”,没有说过“止于圣”。

修心而至于无私心杂念,然后能不受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所左右,然后能义无反顾,心才可谓正。心正,则能担当起并担当好人生的责任。

脂砚斋评贾宝玉为“情不情”,因为他当初陷入私情而堕入迷津,而后又放弃人之真情,放弃一切责任。

脂砚斋评林黛玉为“情情”,因为她“为情而生,为情而死”,始终陷入私情之中,终究不知天理何在。

弑父杀子,夫妻相残,兄弟相害,同类拼杀,即使禽兽也未必如此,人却如此,可谓禽兽不如。不孝不慈,夫妻反目,兄弟相争,同类相欺,形同禽兽而已。

儒学,是人之所需之学。人何以尽人事、行人道,在儒学经典之所教;人类何以区别于禽兽世界,而达太平大同,在儒学经典之所载。

人心正,然后人道能正;人道正,然后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万物以此而自生,天地之道以此而自正。儒学不是让人成为机器,更不是让人成为禽兽。

《三字经》说:“三才者,天地人。”《道德经》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人】亦大。”人能够自正其心,自合人道,然后可以成为与天地并列之“三才”,而合于“道”。

“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是一种偏颇,“心不在焉”是一种偏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常行不殆,然后能中能正,参赞天地之化育。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38:修身章解(一)(2014.01.21)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36:正心章解(二)(201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