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群友,晚上好!从今天起,我们的《诗经》系列讲座,再增加“闻道群”。欢迎新老朋友一起来学习中国文化经典。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击鼓》的最后一章。
今天要讲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可能讲座的结束时间要到九点四十五分左右。内容多,是因为对这一章的文字探究得很细。如果哪位群友不感兴趣,可以看完简单介绍就回避。
六、第五章讲解:
原文:于(须)嗟(接)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xuan4)兮,不我信(申)兮。
简单地说,此章的意思是:可叹同伍的士兵之间已经心意不合,而又远离家国,不能相互救助,使我难以存活;
可叹同伍的士兵之间已经离心离德,州吁不顾我们死活,使我就连能或者回家的愿望都已被消磨。下面对此章的内容逐字逐句加以仔细探究。
【1】于字在此读作吁(须),郁闷难伸却无门。呼则气足不顾礼,籲则有礼欲人闻。
“于嗟”,就是“吁(须)嗟”。“吁”是内心郁闷,郁闷之气冲口而出,有声而无言,气弱则谓之“吁”,气强则谓之“呼”。有声有言则谓之“呼吁(欲)”。
现在我们所写的“呼吁”二字,原来是写作“呼籲”的,现在我们妄自用“吁”代替了“籲”字而已,不过,两者之间也有联系。
《说文解字》说:“籲,呼也。”这个字从“页”,“籥”声。这个“页”字,是从“人面”而来,与“面”不同的是下面有个“人”字。
“面”所指的是人的脸面。“籥”是一种管乐器之名。内心郁闷,发而为气,显于表情,所以“籲”字从“页”。气入籥中而成声响,所以“籲”字“籥”声。
“籥”为乐器,若不遵章法,则吹可有声而不成音乐。所以,“呼”和“籲”都需要用气,而“呼”不求有章法,“籲”却需要有章法。
“吁(须)”是气本不通顺,通过呼出郁闷之气以求通顺,不求人知。“呼籲”则是自身之气本来能通于外,但是,只是不为众人所知,通过“呼籲”以求为人所知。
人为什么会“吁”呢?《说文解字》说:“吁,惊也。”这个“惊”字的写法,我们无法从中看到所要表达的“惊恐”之意,必须从它的正体字来看。
“惊”的正体字写法是“驚”,意思是“马骇(害)”,“从马,敬声”,也就是说马一旦苟且就会有人拿着鞭子抽打它,因此而担惊受怕。
这些被州吁强行遣往国外战场的将士,即便是满腹怨言,也不敢、不能不去,恐怕即使发出怨言,也会有灭顶之灾,这是担惊受怕的一个方面。
此次前往国外作战,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已是必然;就连是死是活,也难以预料;客死他乡,非常可能;曝尸荒野,也有可能。这是担惊受怕的另一个方面。
由此来说,这些将士就像“驚”字之中的那匹马一样担惊受怕。但是,“驚”字之中的那个“敬”字还需要注意。
君子之“敬”,在于手持规矩,而使自己不敢苟且;小人之“敬”,则是手持权柄,而苟且行事,不计“马”之生死。
从这首诗所用的“于(吁)”字来说,是因为州吁(欲)当初弑君篡权,然后手持权柄,不顾国人死活,而把卫国的这一部分将士推向死亡境地。
所以,这些将士就是被州吁手中的权柄逼上了死亡境地,军令不能不从,而怨气不可能不深。死亡的威胁郁闷在心,却无处发泄,只能长吁短叹。
【2】内心郁闷而有吁,痛惜背道而生嗟。民心已失国人怨,在位尚能有几何?
《说文解字》中没有“嗟”字。《释名》中说:“嗟,佐也。言不足以尽意,故发此声以自佐也。”徐锴先生说:“左于事,是不当值也。”
这个“嗟”字,当然是“从口,差(插)声”,那么,如何理解呢?《说文解字》说:“差,贰也,差不相值也。从左从
。”是”众“的异体字。
段玉裁先生说,“贰”应当是“貣(特)”字之讹,“貣”大概就是“忒”的异体字。那么,“忒”是什么意思呢?有差错而不合。
我们可以从此来理解“嗟”字之意。既然此字“从口”,就意味着与“口中出气”有关。既然是“差”声,那么,就与“差”字的含义有关。
“贰也,差不相值也”,意味着两者不同,有差别而不相等。“从左从眾”,意味着与众人之意相违背。
“貣”或者“忒”,则意味着有差错而不合。所以,徐锴先生说:“左于事,是不当值也。”意思是说,背离事理,不能对等。跟“忒”字的意思相符。
《释名》中说:“嗟,佐也。言不足以尽意,故发此声以自佐也。”此说更能清楚地表达“嗟”字的意思。
所谓“佐”,本来是“辅助”之意,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当说话不足以完全表达心意的时候,再加上叹息之声加以辅助,强化这种情感。
由此来看,“嗟”字比“吁(须)”字的情感色彩更强烈一些,其涵义也更深刻一些。“吁”字是因为内心郁闷而慨叹,“嗟”则不仅仅如此。
“嗟”字含有“两心不合、做事不合道理”的意思。在这里,其意思是说,州吁的心思言行,已经不得民心,已经背道而驰。
所以,这些卫国的将士都已经认识到了州吁的罪恶。如果说那个“于(吁)”字所表达出来的主要是将士内心的郁闷之气,那么,“嗟”字则是对州吁背道而驰的痛惜。
普通士兵都能明白的道理,到了州吁却似乎不明白了。他是真的不明白吗?恐怕不是。他只是被他强烈的私欲完全彻底地遮蔽了良心和良知。从而变得残暴无道了。
到了如此残暴的地步,则民心尽失,诸如此类的人,虽然还在“国君”之位,其灭亡也就已经指日可待了。
【3】士兵临阵而弃约,州吁不顾民死活。不教礼义使民战,此谓弃民民难活。
“阔”字之意,我们在上一次已经讲过,其中有“远隔”之意,有“痛苦”之意。士兵们的“远隔”与“痛苦”,其根源都是州吁的残暴不仁。
在这一章里,“阔”字是什么含义呢?我们看看《毛诗正义》的说法:“既临伐郑,军士弃约而乖散,故其在军之人叹而伤之。”
按照这个说法,是卫国的士兵们已经到了国外,参与了所谓“讨伐”郑国的战争。当然,这个“讨伐”,是卫国、宋国掌权者私自的说法,当然算不上真正的“征伐”。
就在战场之上,军队中“同伍的士兵”们抛弃了事先的约定,再也不顾当初同生共死、相互救助的约定,而是各怀心腹事,各自只顾自己逃生。
《正义》的这段话,既解释了“阔”字,也解释了“不我活兮”一句。所谓“不我活兮”,一方面的意思,就是不能像当初约定的那样互相救助。
从“阔”字到“活”字,很耐人寻味。有“活”而无“门”,则“欲活无门”;有“门”而无“活”,则“门为虚设”。
在此诗中,“门”的开关由谁决定?州吁。州吁不顾将士以及国人的死活,将士与国人的死活也就难以预料了。
“门”为谁设?为人而设。州吁不把将士以及国人的死活放在心上,那么,这个“门”就不是“生门”,而成了“死门”。
因此,“不我活兮”的另一方面意思,是说州吁不让这些将士们活下去,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就把他们赶到了国外的战场之上。
如果再进一步来说,这些士兵们为什么会放弃当初“同伍的士兵”互相救助的约定?究其原因,则在于州吁自身非礼无义,当然也不可能用礼义去教国人、士兵。
孔子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朱子解释说:“以,用也。言用不教之民以战,必有败亡之祸,是弃其民也。”
州吁不会用礼义教导国人、士兵,因此,国人必然为自私自利而不能同心同德,士兵必然有约而不守,见死而不相救。
因此,卫国的这些将士在战场之上,竟然放弃当初的誓约,表面看来是责备同伍的是士兵背信弃义,而其根源却在于州吁“弃其民”。
【4】韩诗洵字写作夐,毛诗解其意为远。洵字通均恂夐泫,且来探究所以然。
我们前面讲过了“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下面的“于嗟洵兮,不我信兮”之中的“于嗟”二字的意思,我们就不再重复了。
这里我们说说“洵”字的含义。《说文解字》把它解释为一条河流的源头,因此,无法用来解释这里所用的含义。
段玉裁先生《说文解字注》举出了几个例子,说明六经之中使用“洵”字,一般都是“假借”的用法。
首先,“有假借洵为‘均’者,如‘洵直且侯(后)’是也;有假为‘恂’者,如‘洵美且都(督)’、‘洵訏(须)且乐(le4)’是也。”
为什么“洵”字可以被假借过来,表示“均”、“恂”之意呢?恐怕要从“洵”字中“旬”的意思来做出解释。
“洵”字,“从水,旬声”。“从水”表明此字与水相关,“旬声”则表明此字与“旬”字的意思相关。
何谓“旬”?“旬,遍也,十日为旬。”为什么把“旬”解释为“遍”?因为太阳之光,无所不照;因为天干十位,十日一周,从无例外。
《周礼·均人》注中把“旬”解释为“均”。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均,平遍也。”意思是说,均是土地平整而且无所不平。
把“旬”解释为“遍”,是从“日光无所不照、日期十日一周”来说的;把“旬”解释为“均”,则是借把日光、日期改成了土地。
由此来推,“洵”字“从水”,也就是把“日光无所不照、日期十日一周”用来解释“水无所不至、周流不息”,因此也就有了“遍”和“均”的意思。
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的时候,也就有了“心无所不通、应(硬)时而为(围)”之意,这个意思也就可以用“恂”字来表示了。
在“洵”用来表示“均”和“恂”的意思时,都应该读作“旬”这个音。但在此诗之中,所使用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夐(宣去声)”的意思,因此不读“旬”这个音。
其次,“有假为‘敻’者,如‘于嗟洵兮’,即韩诗之‘于嗟敻兮’是也。”其中的“敻”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作“兄(去声)”,一个读作“宣(去声)”。
“洵”怎么跟“敻”联系在一起了呢?我们从“敻”字的含义来说。《说文解字注》说:“敻,营求也。营求者,围匝而求之也。匝而求之,则不遐遗矣,故引伸其义为远也。”
两字之间的联系,应该就在“围匝(杂三声)而求之”上,意思是说,转着圈地去到处寻找。这个意思跟“旬”字“日光无所不照、日期十日一周”相通。
因为“夐”字是“转着圈地去到处寻找”,这个意思跟“旬”字之意有相同之处,所以,可以借用“洵”字来表示“夐”字之意。在这里应该读作“兄(去声)”。
《毛诗正义》说:“洵,远。……韩诗作‘夐’,‘夐’亦‘远’也。”为什么“洵”和“夐”又有了“远”的意思了呢?这是从“夐”字引申出来的意思。
《说文解字注》说过“不遐(霞)遗(宜)”,其意思是说“不管多远都不能放弃”。“遐”是“远”的意思,与“迩”相对。
因此,我们说,把“洵”解释为“远”,是假借“洵”字来表示“夐”的引申义。当“夐”被引申出“远”这个意思的时候,这个“夐”字就应当读作“宣(去声)”了。
《毛诗正义》的解释,来自《韩诗》原文所用的“夐(xuan4)”字,“夐”有“远”这个引申义,所以,在这里就直接把“洵”字读作“夐”,而且解释为“远”。
再次,“有假为‘泫’者,《国语》‘无洵涕’是也。”“洵”为什么还可以假借为“泫(宣去声)”字呢?
按照《说文解字注》的说法,“泫”是“潜流”的意思。用来说“泫然流涕”的时候,是说眼泪在眼眶里转来转去,然后才流出来,这也跟“日期十日一周”相通。
所以,“洵”字可以假借为“泫”。这个时候,“洵”也就应当读作xuan4了。因为在通假字之中,“甲字”被用来表示“乙字”的意思时,“甲字”就要读“乙字”的读音。
总起来说,“于嗟洵兮”之中的“洵(xuan4)”,是“远”的意思。“远”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同伍士兵离心离德,另一层是卫国士兵离家遥远。
【5】信字由诚而成信,发言得愿则为伸。士兵之愿不得偿,只因州吁残暴心。
“不我信兮”,其中的“信”字有两个读音,一是读作“xin4信”,二是读作“shen1申”。《毛诗》采用后者。
后来这两个读音分别写作“信”和“伸”。那么,这两个字之间是怎么回事呢?《毛诗正义》和《说文解字注》都没有说它们是“假借字”。
《说文解字》说:“信,诚也。从人,从言。”《说文解字注》说:“《释诂》:‘诚,信也。’……人言则无不信者。……古多以为‘屈伸’之‘伸’。”
为什么用“诚”来解释“信”呢?因为虽然人能想到未必能说出来,但是,能说出来的必然是已经想到了的,没有想到就绝对说不出来。
为什么“古多以为‘屈伸’之‘伸’”呢?从用语言来表达来说,想到了却不能说出来,则谓之“屈”;想到了而能说出来,则谓之“伸”。
从语言表达的效果来说,说出来之前只有自己能知,说出来之后才能使他人也知。这也就是把自身所想舒展伸张开来。
人心所想,不能表达出来,则不能“伸”;进一步来说,人心所愿,不能得以实现,也不能“伸”。这里的“不我信兮”,便是去此意。
所谓“不我信兮”,意思是说,州吁不能使我达成心愿,反而强迫我违背心愿。这些士兵的心愿是什么呢?
就是上一章所说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士兵希望“同伍的士兵”之间能遵守誓约,相互救助,从而不至于死在战场之上;
只有这样,才能大家都活下去,才有可能再回到家中,与妻子相依相伴,得以白头到老。然而,州吁的一己私心,而一声令下,致使这种心愿化为泡影了。
诗里说到的是士兵的心愿,但又何尝不是这些士兵的心愿呢?因此,士兵之怨气,同时伴随着国人的怨气。
《毛诗正义》把“信(伸)”解释为“性命得申极”,也就是说无法保全性命。这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意思。
但是,《毛诗郑笺》的解释是:“不复与我相亲信。”也就是说,同伍的士兵们不再跟我相互亲近、相互信任。这意味着把“信”字理解为“诚信”之“信”。
《正义》说:“由不亲信,故不与已相救活,义相接成也。”意思是说,“不相亲信”是上接“于嗟洵兮”而来,因为“心理疏远”了,所以“不相亲相信”了;
由此再进一步,因为“不相亲相信”了,所以就连同伍的士兵之间也不相救助了;因为同伍的士兵之间都不相救助了,所以,活着回家的希望渺茫了。
所以,《郑笺》的解释与《正义》的解释之间,意思有相通之处,但是,《郑笺》的解释浅显一些,《正义》的解释深入一些。
其实,此章有更深刻的含义。因为这场“战争”并没有打起来,而只是围住郑国的东门,围了五天就退兵了。
其更深刻的含义何在呢?《正义》说:“军士离散者,以其民不得用,虽未对敌,亦有离心,故有阔兮洵兮之叹也。”
也就是说,士兵们为什么离散?因为州吁残暴不仁,因为州吁不得民心,因为州吁放弃礼义,所以,士兵虽有军伍,却人各一心,更与州吁之心相背离。
这样的军队,即使不打仗就已经意味着必然失败,如果确实打起仗来,士兵们也就只能兵败被杀,几乎毫无生存的希望了。
【6】兮字本义是什么?突破阻碍通气息。情感含义相比较,吁嗟与乎不如兮。
最后,我们说说那个“兮(西)”字。《说文解字》说:“兮,语所稽也。”又说:“稽,留止也。”意思是说,这个“兮”字,表示说话时语气的停滞。
为什么“兮”字有这个意思呢?这就要从“兮”字的写法来说了。《说文》说,这个字“从丂(于)八,象气越亏(于)也。”
“丂”字的意思是,有气要舒展出来,但是,上面却有一个“一”阻碍气流。“丂”上的“八”,则表示气流突破阻碍,从窄窄的缝隙之中发泄而出。
从此来说,“兮”字意味着不再把怨气郁闷于心,但要发泄出来却有阻碍;因为郁闷已久,所以,郁闷之气比较强,但是终究能有一个窄窄的突破口,使怨气发泄出来。
由此来说,诗文之中使用“兮”字的,往往绝大多数都带有比较浓重的怨气,而不是用来表达喜悦欢快之情。
比如,擅长写“楚辞”的人,人们往往称之为“骚人”意味着与“诗人”有所不同。《岳阳楼记》中把“迁客骚人”连在一起称呼,原因何在?
因为所谓“迁客”是被贬逐的官员,而“骚人”则是像屈子灵均那样充满郁闷之气的人。他们一般都是“不得志”之人,内心都有一股比较强的怨气。
为什么“骚人”习惯于使用“兮”字?不能说仅仅因为屈子是楚国人,更重要的则是有怨气而难以直接抒发出来。
当“兮”字用来表示“语所稽”的时候,突出强调的是起阻碍作用的那个“一”,所以,语气有所停滞。
而“兮”字的本义告诉我们,即使怨气发泄出来了,阻碍怨气发泄出来的那个“一”还仍然存在,所以,其中含有不尽的深沉感叹。
对于君子来说,“兮”字之中的“一”意味着规矩、原则。说话不能违背规矩、原则,表现为“谨言”;做事不能违背规矩、原则,表现为“慎行”。
人们把“兮”字看成是一个“语助词”,“乎”字也是一个“语助词”,那么,这个“乎”字怎么讲呢?
《说文解字》说:“乎,语之餘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在篆书写法上,“乎”字的下面部分就是一个“兮”字,上面是一“丿(撇)”。
所以,“乎”字是对“兮”所发出的声音的强化。气息更强,然而,“乎”字之中所体现出来的郁闷之意减弱,气势大大加强了。
顺便说一下,从气势上来说,“兮”不如“乎”,“乎”不如“呼”。“乎”与“呼”都是从气息上说的,而“呼”从“口字旁”改为“言字旁”则是既有气息,又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