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092:《诗经·邶风·式微》(一)(2014.08.17)
发布日期:2020-05-26   点击:

各位群友好!我们的讲座增加“简单”、“国学读书会-北京站”、“博士交流群”、“落笔书院”、“中国鬼谷子军事学院”五个群,欢迎朋友们来一起学习经典。

欢迎有志于学习君子之道的朋友一起学习,敬请不要以研究、评判、鉴赏、娱乐的态度对待经典。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诗经·邶风·式微》,请先读一读《毛诗正义》的诗序和此诗正文:“《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

第一章: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位)乎中(忠)露。第二章: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位)乎泥中(忠)。

一、题解及诗序讲解:

【1】卫国政教已衰微,黎侯寄此难有为。式字可有三种解,总谓君子所当归。

这是《邶风》的第十一首诗,题目为什么叫做《式微》呢?我们先要明白“式微”是什么意思。

根据《毛诗正义》,“式微”的“式”字有两解,一个是“用”,另一个是“发声”之辞。

如果是“发声”之辞,当然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那么,“用”是什么意思,也不容易理解。

要理解“用”字之义,必须联系“微”字来看。孔颖达先生说:“言君用在此而益微。”

意思是,国君因为在这里而越来越衰微。由此知,“用”是“因为”之义,“微”是“在此而变得越来越衰微”之义。

这个解说,所指的是寄居在卫国的“黎侯”,因为寄居在此,所以“黎侯”越来越衰微。

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在解释的过程中,为了把“式”和“微”连起来,加上了“在此”之意,是“加字作解”。

如果说“式”只是“发声”之辞,那么“式微”也就只剩下一个“微”字了,也就是仅仅有“衰微”之义了。

这种解释究竟是指“黎侯衰微”呢,还是指“卫国衰微”呢?应该是兼而有之。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以上两种说法呢?

前一种说法,应该是此诗的字面之义,或者说是浅层含义,或者有可能是此诗原作者之义。

后一种说法,应该是此诗编入《诗经》后的深层含义,也可以说是“经”之“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邶风》到了这篇《式微》,从前面几首可知,几代国君荒淫而至于卫国之“民风败坏”,是卫国已衰微。

“黎侯”本来是“黎”国的国君,寄居在卫国,要想有所作为,需要卫国国君的支持和帮助,可是,卫国已经如此,黎侯继续寄居下去只能越来越衰微。

我们再从《说文解字》来看看。《说文》:“式,法也。从工,弋(易)声。”又说:“法,刑也。”由此来说,“法”是法则,“刑”是“典型”。

如果按照这个意思来看《式微》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卫国至此,法则已经不成其为法则了,国已不成其为国了。

当此之时,君子在卫国,已经无法行其义;寄居于此的外国国君,又岂能行其义呢?既不能行义,则不如归去。

黎国初是炎帝裔,后传尧或汤之后。黎国被侵君寓卫,臣劝其归莫逗留。

诗序:“《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这是我们理解全诗宗旨的钥匙,所以,我们现在来看看这段话的意思。

黎侯是谁?这要先从“黎”说起。在中国先秦历史上,与“黎”相关的族群、邦国,大体有一下几个,至于他们之间是否必然有渊源关系,就不是很清楚了。

第一个,当初在炎帝神农氏时期,曾经有“伊耆(齐)氏”,其地在“滁(除)黎”,即今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一代。

黄帝轩辕氏时期,称之为“黎国”。少昊金天氏时期,有“九黎作乱”的记载,可见当时的“黎民”是人数比较众多的。

在其后,有颛顼(专须)高阳氏、帝喾(酷)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以及夏禹,可是,在这段时间里,“黎民”的情况不详。

第二个,到了商汤时期,把帝尧的裔孙“大由”分封到了“滁黎”。殷商晚期,“大由”的后裔所继承的这个国,被称为“黎侯国”,是殷商的附属国。

第三个,商朝中期,名叫盘庚的天子,把都城迁徙(喜)到殷地的时候,盘庚把他的堂叔“文魁”分封到了山西西南,其封国也叫做“黎国”,也叫“梨国”,爵位是“侯爵”。

商朝末年,这个黎国也是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当时就有了“西伯戡(刊)黎”之事。据《尚书正义》,“西伯”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周文王以仁义治国,为什么还会有“征伐”之事呢?因为当时殷商之王,把天下诸侯分别由两个“伯”来管理,有征伐之权,“西伯”是对应“东伯”而言的。

“征伐”是遵循正道而讨伐有罪的诸侯,“西伯侯”又得到了“商王”授权,所以,不是为了给自己扩大地盘、争夺权力。

为什么要去“戡黎”呢?因为“黎侯无道”,“戡”是“以正直的方式战胜”之义,“黎”就是指“黎国”,所以说“文王伐而胜之”。

“戡黎”,不是把黎国灭掉,而是改换黎国的无道之君。当时,执掌征伐之令的是西伯侯,但是,直接出兵去征伐的人却是后来的周武王。

第四个,在西周取代了殷商之后,周文王已经驾崩,周武王在王位,仍然把黎国分封给帝尧的后裔,爵位为侯,称为“黎侯”。后来有“黎侯丰舒”。

不过,也有一说,是周武王所分封的不是帝尧的后裔,而是商汤的后裔。不过,前者的可能性或许更大一些。

周宣王十五年,晋国侵占黎侯国,随即复国;一百多年之后,到了周惠王十四年,黎侯国又被潞子国侵占,黎侯被狄(敌)人所逐,迁到了今山西黎城县。

此后,黎侯就逃亡在外,《式微》中所说的“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寄于卫”的黎侯,所指的就应该是由此传承的“黎侯”。

所谓“寓于卫”,就是暂时寄住在卫国,卫国当时安排了两个城邑使之居住、生活。从诗歌中来看,那两个城邑似乎就是“中露”和“泥中”。

所谓“其臣劝以归”,意思是说,跟随在黎侯身边的臣子认为,黎侯到了应该回国的时候了,而黎侯还没有回国之意,所以才劝说他回国。

3】臣劝黎侯归其国,邶卫贤士述其意。忠义仁义有区别,失地削地也相异。

《毛诗正义》孔颖达先生《疏》说:“此经二章,皆臣劝以归之辞。此及《旄(毛)丘》皆陈黎臣之辞,而在《邶风》者,盖邶人述其意而作,亦所以刺卫君也。”

这段话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此诗《式微》,以及下一首《旄丘》所写的,都是跟随黎侯的黎国臣子的言辞,为什么却在《邶风》之中呢?

孔颖达先生推测,大概是因为这两首诗的旨意是黎国之臣的,卫国贤士听说之后,然后写了这两首诗,用来表述黎国之臣的心意。

黎侯之臣,劝谏黎侯,当然是为黎侯着想,卫国{邶人}的贤士写成这两首诗是不是仅仅为了表达黎侯之臣的心意,或者仅仅是为了记录他们的心意呢?不是。

黎侯之臣劝谏其君,出于诚心敬意,为其君献计献策,是“忠义”的体现。君之行符合正道而臣不执行,君之行违背正道而臣不劝谏,均非“忠义”之举。

贤士之贤,在于“仁义”。贤士与贤臣不同。贤士,不是从“君臣之义”而言,遵循的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卫国贤士(邶人)写出此诗,不是为了劝谏黎侯,而是为了“刺卫君”。在众人看来,卫君已经无德无礼,甚至荒淫无耻了,还有药可救吗?“刺”还有什么用?

就像有德的医士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病人一样,贤士、君子也永远不会放弃仁心,永远不会停止义行。

孔颖达先生说:“此被狄所逐,而云寄者,若《春秋》出奔之君,所在亦曰寄,故《左传》曰‘齐以郲【莱】寄卫侯’是也。”

意思是说,这里所说的黎侯被逐而寓居于卫国,就像《春秋》中的离开自己国家而奔逃到外国的国君,这样的国君所临时居住的地方也叫做寓居、寄所。

《左传》中所说的“齐以郲寄卫侯”,就属于这一类。其意思是,齐国把“郲”这个地方作为“卫侯”的寄居之地。

又说:“《丧(桑)服传》曰:‘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谓削地尽者,与此别。”《丧服传》的意思是,为什么称之为寄公呢?因为他是失去国土的国君。

因为自己割地给别的国家,而至于土地完全失去,是与“寄公”的这种情况不同的。怎么不同?“失地之君”是指因为国土被侵占的国君,而不是割让国土的国君。

黎侯,遭遇狄人侵犯,因而失去国土,在此情况下,投奔到卫国;卫国给黎侯安排了“中露”和“泥中”两个城邑寄居。这是按照礼义来做的。

二、正文讲解:

第一章: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位)乎中(忠)露。第二章: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位)乎泥中(忠)。

1】首章先从黎侯说,忠臣劝君归故国。黎侯一辱再受辱,再居卫国成蹉跎。

此诗很短,总共只有三十二个字,其中没有重复的字只有四个,看起来不难理解。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章。此章是从黎侯的处境之“式微”来说的。

“式微式微”意思是说,黎侯寄居在卫国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当初因为被狄人所逐而失去国土,来到了卫国,这已经是衰微的体现,这是第一个“式微”之义。

现在,卫国国君荒淫无耻,已经使民风败坏,对待寓居在卫国的黎侯也必然越来越不符合礼义规矩,甚至会轻视鄙视,所以,黎侯身份更衰更微,这是第二个“式微”之义。

所以,《毛诗正义》说:“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又引郭璞先生之言说:“言至微也。以君被逐既微,又见卑贱,是至微也。”

既然黎侯在卫国如此“式微式微”,所以,跟随黎侯的臣子才会说“胡不归”。所谓“胡不归”,意思是说“为什么还不回国去呢”。

《毛诗郑笺》说,这是“禁君留止于此之辞”,也就是说,这是尽力奉劝黎侯再在这里寄居下去了。这是黎侯之臣为黎侯着想才说的。

“微君之故”之中的“微”,不是“式微”中那个“微”字之义,而是“若无”、“若非”之义;“故”是“缘故”之义。

“胡为乎中露”,其中的“胡为”就是“为何”之义;“乎”相当于“于”,是“在”的意思;“中露”是地名。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君主在这里的缘故,我们这些臣子为什么会呆在中露这个地方呢?

不要认为这是黎侯之臣的报怨之辞。一个失去国土的国君,还能跟随着国君并且为国君着想的臣子,应当是为国为君着想的臣子。

在臣子看来,黎侯身为一国之君,屈辱地来到卫国寄居,毕竟还是天子所分封的国君,卫国的国君礼应以礼相待,当国君遭受屈辱地时候,臣子则为君而感到屈辱。

臣子如此说,其中似乎有“君不为自己着想,那就为我们想一想”的意思,不过,这是臣子为了劝谏黎侯归国,也不能理解为臣子真的是为了自己着想。

孔颖达先生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固当不惮淹恤。今言我若无君,何为处此?自言己劳,以劝君归,是极谏之辞。”

】次章则从卫君说,卫君淫乱国渐弱。黎侯复国岂有望?卫国贤士无奈何。

我们再来看第二章。《毛诗正义》对此章几乎没有解释。此章虽然仍然是以“式微式微,胡不归”开头,但是,这里应该是从卫国的情况来说的,而不是仅仅从黎侯来说。

西周初期的卫国,康叔的功德卓著,而后来的卫庄公、州吁、卫宣公越来越荒淫无耻,使得卫国越来越衰微,从州吁时期的民怨,已经到了卫宣公时期的民风败坏。

这里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国势衰微,更重要的是背道失德、无礼无义、失去民心。卫国已经如此,黎侯在卫国寄居还有什么意义呢?

黎侯身为一国之君,即使只是一个毫无志向的昏庸之君,那么,从第一章所说的屈辱来说,也不应该在在这里寄居下去。

如果黎侯清楚自己的职责,还有雄心壮志,那么,眼见卫国如此继续下去,自身尚且难保,怎么会有可能再帮助黎侯恢复故国呢?

所以,在臣子看来,黎侯在此实在没有必要继续寄居下去。所以,这也是黎侯的臣子尽力劝说黎侯归国之意。

我们这么说的依据在何处呢?孔颖达先生说:“《左传》曰:‘荣成伯赋《式微》。’服虔(前)云:‘言君用中国之道微。’”

这里所说的“君”是指黎侯,“中国”亦即“中原”,而卫国是中原的诸侯国之一,因此,服虔先生之意是,《式微》所说的是黎侯为卫国正道衰微才应该离去。

“微君之躬”,与第一章不同的,只是那个“躬”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之中说,其正字是“躳”,“躬”则是俗字,而经典之中多使用后者。

无论是正字还是俗字,其本义都是指“自身”,但两个字的写法不同却也体现出涵义的不同。从“吕”的正字有“正直、挺立”之义,因为“吕”是脊椎之形;

从“弓”的俗字有“弯曲、鞠躬”之义,因为“弓”是身体弯曲之意。后来,正字反而被俗字所取代,所以“正直、挺立”之义减弱,“弯曲、鞠躬”之义增强。

在这里,应该是兼取两义,那么,“微君之躬,胡为(位)乎泥中(忠)”,其意思就是说,如果不是为了国君的独立和尊严,我们为什么会寄居在“泥中”这个地方。

臣子这么说的言外之意在于,黎侯来到卫国,寄居在这里,不是要长久地寄居下去,也绝不是要卑躬屈膝地在这里苟活;

一方面是要恢复失去的国土、国民,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国君的尊严。可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卫国国君不可能助他们恢复国土、国民,同时也已经不顾黎侯尊严了。

总之,黎侯在此已经没有一点继续寄居下去的必要,所以,黎侯的臣子劝他离开卫国。从卫国的贤士来看,卫国已经到了使黎侯这样的贵宾绝望的地步,卫国也难以长久了。

卫国贤士以此来“刺卫君”,是对卫国国君还抱有一线希望。当这一线希望也落空的时候,也就是令卫国的士君子彻底失望的时候了。

上一条:QQ群讲座稿093:《诗经·邶风·式微》(二)(2014.08.24)

下一条:QQ群讲座稿091:《诗经·邶风·谷风》(十五)(201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