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153讲:《诗经·郑风·萚(音唾)兮》(2015.11.15)
发布日期:2020-08-02   点击:

第一五三讲:QQ群讲座稿:《诗经·郑风·萚(音唾)兮》(2015.11.15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共学经典。今晚参与的群共169个。宗来谨据《毛诗诂训传》学习《诗经》,不采另外之说,意在使《诗经》回归于“经”,免于沦入“集部”;“经”本即“政教”之所当遵,故不敢以“鉴赏”、“评判”态度对待。】

【文稿已发于我空间日志“诗经讲座”栏目,欢迎转贴。若有问题可小窗直接留言提出问题,共学完毕之后即答复以供参考。此是宗来自学记录,应群主或管理员之邀而来,亲手逐群贴出;因需贴文之群甚多,故每次所贴篇幅长、间隔约十分钟,无法缩短。】

请先把《萚兮》诗序和原文阅读三遍:

诗序:《萚兮》,刺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音贺)也。

正文: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同汝】。叔兮伯兮,倡予(音于)(音贺)【同汝】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音耀)女。

一、题解与诗序讲解:

《毛诗诂训传》(以下简称《毛传》)曰:“萚,槁也。”亦即草木脱落之皮或树叶。此诗为何以此为题?由《诗经》之“扬善”而言,秋风吹来,万物趋于成熟,如此之秋风,是自然之秋风,风吹叶落,也只是草木休歇而已。

若从《诗序》所说“刺忽”而言,则是说“郑忽”之政令,对郑国犹如秋风,从此而后,将是草木凋零、生意萧瑟。时至秋季,是《周易》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郑忽”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则君臣闭塞;“郑忽”美丑不辨、贤不贤不辨,则贤者离去。

《诗序》所谓“君弱臣强”,并非“郑忽”确实“弱”,而是“郑忽”虽在君之位,却有所“倡”,而不得其臣之“和”,可谓其臣以不以之为“君”,这样说来,“郑忽”已是“外强中干”,此即所谓“君弱”之意。

所谓“臣强”,是其臣不遵其君之命,却相互之间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郑忽”因此而被孤立,乃至将己意强加于“郑忽”,此即《诗序》所谓“不倡而和”。“不倡而和”,则所谓“和”,不可谓之“和”。

“郑忽”身居君位,却有“倡”而无臣相“和”,可谓“君不君”;众臣结党营私,又将自身凌驾于“郑忽”之上,此可谓“臣不臣”。郑国朝廷如此“君不君,臣不臣”,可谓郑国已到“多事之秋”。当此之时,犹如树叶虽未落而已枯槁,一旦风雨骤来则必飘落。

一国之君,父子更替,若循正道治国,则其更替犹如四季循环,草木休歇而非死;若其中有一君不能循正道治国,则如狂风骤雨摧折枝叶,损伤元气,如此则其国将难以为继。君臣不通,犹如“天地闭”;摧折枝叶,犹如损伤国人百姓。

二、《萚兮》讲解:

第一章原文: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同汝】。叔兮伯兮,倡予(音于)(音贺)女。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毛传》曰:“兴也。萚,槁也。人臣待君倡而后和。”何以谓之“兴”?谓此句乃是从正面而言,意思是说,秋季到来,草木生机敛藏,然而树叶尚在树木之上,必有风吹之,然后树叶随时而落。“女”是指枯槁之叶。

其内在涵义,在于以树叶之落,喻朝廷之政令得到众臣奉行,是“臣和于下”;秋季到来,是万物生机休歇之时,也是万物成熟季节,是以“秋风”喻“君倡于上”。君倡臣和,则如万物有秋风而自然成熟,如树木有秋风而自然叶落。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毛传》曰:“叔、伯言群臣长幼也。君倡臣和也。”由此而言,此二句意谓,只要君有所“倡”,则群臣无论长幼,皆能“和”之。君臣之正道,礼当如此,如若“郑忽”与群臣确实如此,则郑国有望。可叹“郑忽”与群臣并非如此。

“郑忽”可谓“君不君”,因此,其所“倡”本来不正;纵然所“倡”有合乎正道者,亦难以得到众臣之“和”。“郑忽”之臣,可谓“臣不臣”,何以“不臣”?贤臣已不为“郑忽”所用,在臣之位者,已非贤者,各怀私心,岂能“和”君之所“倡”?

第二章原文: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音耀)女。

《毛传》对此章,注解极少,《毛诗正义》亦未多作解说,惟《毛传》所注两条,一曰:“漂,犹吹也。”一曰:“要,成也。”似乎此章与前一章之义相似,假若如此,则《萚兮》何必赘言而再有此章?是故,不宜如此简单看待。

前一章可谓全从正面而言,此章固然亦可从正面理解。由此而言,所谓“萚兮萚兮,风其漂女”,是说树叶虽枯槁而未落,但遇秋风,则枯叶被吹而飘零;其深意在于,君主之政令能正,众臣能贤,则君主一“倡”而众臣必“和”之。

由此而言,“叔兮伯兮,倡予要女”,是说各位叔伯指众臣,君主既“倡”,则我众臣愿奉行而成就君主所倡之事。如此理解,是从正面而言,是解“漂”为“风吹而树叶飘零”,解“要”为“奉命而成之”,读“要”之音为“耀”。

然而,若从《毛传》所谓“刺忽”而言,则可另外作解说。由此而言,“萚兮萚兮,风其漂女”,是说树叶飘零而落,乃是风吹拂而使之如此,未必是树叶自然飘零之秋季,未到飘零之时而竟然飘零,是其风不正。风自何来?来自“郑忽”所发布之所行。

由此而言,“叔兮伯兮,倡予要女”,是说各位“叔伯”虽在臣位,然而,不以“郑忽”为君,同时亦可谓“不自以为臣”;“众臣”既然结党营私,则同党之间有“唱和”,而“倡”之者非其君,“和”之者非其臣,此即《诗序》所谓“臣强”。

如此说来,则“倡予要女”,可谓一臣有所“倡”,则他臣“应和”而成就其所“倡”。众臣不与其君主“唱和”,却相互“唱和”,则君臣闭塞不通,犹如“天地闭”之象。既然如此,则树叶飘零是生机遭受摧折,损伤树木之元气,犹如春夏而行秋季之令。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君不君,臣不臣”,则国家政令不通;如果“父不父,子不子”,则家庭关系不和。“家和万事兴”,家不和则万事废;政令通则国安,政不通则国家危。

请再把《萚兮》诗序与原文阅读一遍:

诗序:《萚兮》,刺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音贺)也。

正文: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同汝】。叔兮伯兮,倡予(音于)(音贺)【同汝】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音耀)女。

【今晚共学,到此结束。谢谢诸位群友,及群主、管理员!群友若有疑问,敬请打开宗来个人窗口直接留言,等待参考性答复。不再在各群窗口内做答,谢绝闲聊和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诗经》和《论语》共学,敬请告知,宗来将立刻停止贴文。再见!晚安!】

上一条:QQ群讲座稿154讲:《诗经·郑风·狡童》(2015.11.22)

下一条:QQ群讲座稿152讲:《诗经·郑风·山有扶苏》(201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