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讲:QQ群讲座稿:《诗经·唐风·有杕(音帝)之杜》(2016.09.11)
【学友好!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今日有205群,宗来亲手逐群分段贴文,隔十分钟一大段;所至之群,必是应邀;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待答,群中不答。此虽名为“讲座”,实是宗来自学所撰。敬学《毛诗诂训传》与《诗序》,不敢鉴评。文稿皆在121893048空间日志,任凭阅览、转贴。愿学者欢迎,不愿者请自便。此后,若非特殊情况,不再接受加群邀请。】
请先阅读诗序与原文三遍(建议背诵):
诗序:《有杕(音帝)之杜》,刺晋武也。武公寡特,兼其宗族,而不求贤以自辅焉。
第一章: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音事)肯适我。中心好(音浩)之,曷(音合)饮食(音印四)之。
第二章: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一、题解与诗序讲解:
【1】《唐风》之中,已有一篇《杕杜》,其首句即“有杕之杜”;此诗之题为《有杕之杜》,与其首句相同,盖有避免重复之意焉。《杕杜》之所“刺”,在于“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而《有杕之杜》与此亦有相通之处。
《枤杜》之“君”,“唐昭侯(晋昭公)”也;《有杕之杜》之“君”,“晋武公”也。二人相同之处,在于“不求贤以自辅”;其不同之处,在于“唐昭侯”对其宗族、兄弟亦不亲近,“晋武公”却能“兼其宗族”。何谓“兼其宗族”?
《说文解字》曰:“兼,并也。从又持秝(音历)。兼,持二禾;秉,持一禾。”是故,“秉”字之本义,是“一手握一禾”;“兼”字之本义,是“一手握两禾”。由此引申,“兼其宗族”是将“宗族之权”与“晋国之权”同时掌握在自己手中。
“晋武公”获得“晋国之权”,是以强取豪夺方式;其获得“家族之权”,必非其宗族之人自愿公推,亦非其“礼应如此”。“兼其宗族”之时,“晋武公”或许分一点“权”与“利”于其族人,然而,纵然其族人有因此而“亲近”者,亦非因为“亲情”与“心服”。
由此而言,“晋武公”与“唐昭侯”之不同,只是貌似不同,其实则无不同也;其“不求贤以自辅”,则完全相同。然而,《枤杜》之所“刺”,侧重于宗族不亲,骨肉离散;《有杕之杜》之所“刺”,则侧重于“不求贤以自辅”也。
【2】“枤”,大木也;“杜”,杜梨也。“有杕之杜”,谓“有一大木,其木为杜梨”也。“杜”,又名“甘棠”或“棠梨”,《召南·甘棠》称之为“甘棠”,含有褒义,而此称之为“杜”,则含有贬义,而有“阻塞”之意焉。所阻塞者,贤人也。
为何会“阻塞贤人”?因“晋武公”虽兼得“宗族”与“晋国”之权,似乎能使其族人分得一点“权”与“利”,便能使族人拥戴之;族人拥戴之,则能巩固其权利,其如此作为,皆是出于“私心”、“私欲”。既是出于“私心私欲”,则必不识“贤”。
“贤”有二,“贤妻”、“贤臣”之“贤”,善良者也,未必有“君子”之德;“圣贤”、“贤人”之“贤”,成德而遵道者也,近于“圣人”之德。“自私自利”、“利欲熏心”者,则以能为其谋求私利、满足其私欲者为“贤”,而以“善良”、“道德”为“迂腐”。
“晋武公”以为,其族人已在其掌握之中,邦国之政权、兵权、财权亦已在其掌握之中,可谓在“晋国”已大权独揽、独一无二,故谓之“特”。“特”者,与众不同,如同公牛独来独往、自恃其能而不成群也。
【3】以利诱人,来者必是谋利者,利尽则去;因利而聚合者,利同则苟合,利不同则相争,利相反则离散,乃至背叛。孔子曰:“放【通仿】于利而行,多怨。”孟子曰:“苟为(音围)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音厌)。”是故,“国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也。
“晋武公”以利诱人,而谋求其私利、私欲,必不得族人之心,必不以贤为贤,必不得国民之心,故谓之“寡”。“寡”者,无亲可依,无贤可倚,貌合心离,孤独无靠也。天下如“晋武公”之“寡特”者,岂能“国泰民安”?岂能“长治久安”?
“枤”固然是“大木”,然而,只是自高自大之木,纵然并非枝杈稀疏,而是枝繁叶茂,终究“独木不成林”,终究“独木难支”。何也?不得族人之亲情,则如枝叶虽多,而生机不能贯通;如众多杜梨,而各怀心腹事、各行其是矣。
“党同伐异”、“排斥异己”,则如只认“杜梨”,而排斥其他树木。若“晋武公”者,既不识贤,必不求贤,而贤者亦必不前来。得贤者辅之,则有“诤臣”;无贤者辅之,则难免“奸佞当道”。如此如此,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矣。
二、《有杕之杜》第一章讲解:
第一章曰:“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音事)肯适我。中心好(音浩)之,曷(音合)饮食(音印四)之。”《毛诗诂训传》曰:“兴(音星)也。道左之阳,人所宜休息也。噬,逮(音待)也。”下文据此而予以讲解。
【1】其意曰:“有株大树,其名为杜;生长之所,道路左侧。邦国内外,必有君子;德之所及,必来归我。君心真诚,喜好贤者;必能信任,宴饮相悦。”由此可见,此章所言,皆是君主求贤之正道,而不见其中有“刺晋武公”之意。既如此,《诗序》何以谓之“刺”?
陈述“求贤之正道”,则犹如告之以尺度,若君主能以此尺度衡量自我,则能知其偏邪之所在。此正是“思无邪”、“温柔敦厚”、“怨而不怒”之义也。君主有所偏邪,而不攻讦(音杰),而示之以正道,期其自正,故谓之“兴”,是“诗经六义”之一。
详言之,有枝繁叶茂之大树,生长在道路左侧,为何可以成为“人所宜休息”之处?中华传统,人坐北朝南为正位,由此而定方位,则左侧为东,右侧为西。按五行方位,东方为日出之方、木旺之处,树木生长于此,可谓得其位;东方对应仁,君主能仁,则臣民安乐。
【2】然而,如果君主之德不配其位,犹如大树之位不正;如果君主不仁,则臣民不得安乐,犹如大树遮蔽日光,而使道路黑暗难行。倘若如此,则君主因此而成为阻塞贤人君子之人矣,犹如大树成为遮蔽日光之物矣。
君主有德,必然求贤;但能有求贤之心,则传闻所及之处,国内外之君子皆能慕名而来。“噬”何以解为“逮”?“噬”者,食物全入口中也;“逮”者,追及在前之人而执之也;君主求贤之名入于君子之耳,犹如食物入口、追捕获人也。
“肯适我”,谓心甘情愿到我国来。“适”者,“前往某地”之义也。所谓“中心好之”,谓君主发自内心、诚心诚意而喜好贤人君子也。“曷饮食之”,“曷”者,何也,有“岂止”、“不止”之义;以酒水待人谓之“饮(音印)”,以饭菜待人谓之“食(音四)”。
有心求贤之君,必敬之爱之、信之任之,使之可以行君子之道,而不可仅仅以高官厚禄而使之“尸位素餐”,却不使之行君子之道。贤人君子之前来归附者,非贪图高官厚禄而来,否则,岂可谓之“贤人君子”哉?
三、《有杕之杜》第二章讲解:
第二章曰:“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毛诗诂训传》曰:“周,曲(音屈)也。游,观也。”此章与前一章,只有两字之不同,即“周”与“游”。亦是示其君以正道,而期其君能自正之,但意承前章而略有不同。
何谓“道周”?孔颖达先生《毛诗正义疏》曰:“言道周绕之,故为曲也。”是故,“有杕之杜,生于道周”,意为“杜梨之木,既高且大;四周皆道,环绕其旁。”从正面而言,“枤杜”如“晋武公”,其政教如何,四周道路上之行者无不可见之。
倘若“晋武公”有德行仁,思贤若渴,则道路之上过往之君子见之,必愿止步而来归附;纵然无法前来归附,亦必愿止步而观摩学习,以期效法。由此而言,则“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之意为:“道路之上,必有君子;既能见之,必来观赏。”
君主若真心诚意以求贤,则当礼贤下士,不求贤者必来辅我,但表达其礼贤之心,纵然是对待前来游观之贤人君子,亦必殷勤款待,以酒食示其尊贤之情。由此而言,则“中心好之,曷饮食之”之意为:“君之求贤,若是诚恳;必以礼待,酒食宴享。”
由所“刺”而言,“晋武公”犹如道路环绕中之“枤杜”,自高自大,不可一世,心中但知“权”与“利”,纵然四周道路之上君子众多,“晋武公”亦不屑一顾;君主如此,贤人君子非惟不来,且唯恐避之而不及矣。
【今晚讲学已毕。多谢诸友。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所答仅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将立即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诸君再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