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215讲:《诗经·陈风·墓门》(2017.03.12)
发布日期:2020-08-04   点击:

第二一讲:QQ群讲座稿:《诗经·陈风·墓门(2017.03.12

【学友好!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今日有240群,宗来亲手逐群分段贴文,约十五分钟一大段(第一段费时最多,故篇幅更大);所至之群,必是应邀;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待答,群中不答。此虽名为“讲座”,实是宗来自学所撰。敬学《毛诗诂训传》与《诗序》,不敢鉴评。文稿皆在121893048空间日志,任凭阅览、转贴。愿学者欢迎,不愿者请自便。此后,若非特殊情况,不再接受加群邀请。】

请先阅读诗序与原文三遍(建议背诵):

诗序:“《墓门》,刺陈佗(音陀)也。陈佗无良师傅(音富),以至於不义,恶(音饿)加於万民焉。

第一章: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音扶)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第二章:墓门有梅,有鸮(音消)(音翠)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音于)不顾,颠倒思予。

一、题解:

析而言之,地上隆起者为坟,地下存尸处为墓。生前富贵,且贪图享乐者,自修坟墓,欲将生前之富贵带至死后,故筑其墓如生前之宫殿宅第,而其入墓有路径、路径有门关,乃至设置重重机关,以保其尸身、财富,为此而不惜劳民伤财,祸国殃民。

自古人人皆有死,无论贫富贵贱;既死之后,其家人子嗣为之作棺椁、造坟墓、立碑铭,而以礼葬之,丧死之道也。圣贤君子,生前不务富贵享乐,有财货则富天下之人,居贵位则用心于成己成人,不以富贵为私有,更不贪图享乐于死后。

筑墓如宫殿宅第者,似乎入墓有门径,然而,须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上天无路”者,不可阶而升,而在与德行修为也;“入地无门”者,挖地成穴,葬而掩埋,皆由人以成之也。不务德行,而私心炽烈,如此即使自挖“入地之门”。

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而不顾生前之德行修为,可谓弃“天命”,亦弃其“上行”之路;故而营谋死后之坟墓,可谓专务生前之享乐,亦即“自我放弃”。更有甚者,生前而行邪恶之事,或可谓之“自寻死路”,或可谓“地狱无门自来投”。

《大学》曰:“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或“以身发财”,或“以淫丧身”,可谓“不仁”之至,可谓“自掘坟墓”。又曰:“富润屋,德润身”。竭力营造房屋宫殿或自身坟墓,皆可谓只知“富润屋”,而不知“德润身”,是开启入墓之门、断登天之路。

二、诗序讲解:

【1】诗序:“《墓门》,刺陈佗(音陀)也。陈佗无良师傅(音富),以至於不义,恶(音饿)加於万民焉。”所谓“刺陈佗”,所“刺”者广及“陈佗”之同类。陈佗是陈文公之子、陈桓公之弟,姓妫(音归),写作“陈他(音陀)”,又称“五父(音府)”。

陈佗有何行为?其一,郑与陈求和,陈桓公不许,陈佗谏之而不从,其后郑侵陈而陈败;其二,陈桓公欲与郑结盟,遣陈佗为使,前往郑国歃(音霎)血为盟,陈佗则毫无诚意而存心敷衍,郑国使者预言陈国将乱。

其三,九年之后,陈桓公病重,陈佗杀太子免,或曰陈桓公亦是因此而遇害,陈佗自立为君,《诗序》径称之为“陈佗”,是不以之为君;其四,陈佗娶蔡国淫女为妻,又屡次微服至蔡国与其他女子淫乱,陈桓公之公子跃联合蔡国而杀之。

【2】陈佗何以有此弑君淫乱之事?《诗序》谓其“无良师傅”。“傅”者,教之导之之人也。人生皆有善性,有良师教导则可以向善;无良师教导则私心私情如杂草生长于田间。杂草茂盛则田园荒芜,禾苗因此而必至于减产;私心私情既生,则善良心性受其蒙蔽。

善良心性受蒙蔽,为何能“至于不义”?为何能至于有“弑君淫乱”之实?人皆有遇名利美色之时,若遇此则私心私情萌动,但尚知良心良知,亦不至于有“弑君淫乱”之实;然而,若名利美色之得失足以蒙蔽其良心良知,则如洪水猛兽而无所不至矣。

良师之于人,使人能知修心养性、向善去恶,然而,良师可以教导之,而无法强迫之,更无法代替之。倘若有良师而不受教,纵然有圣人为其师,亦如日月之与盲人、雷霆之与聋子;然而,可悲可叹者,其人非盲非聋而如盲如聋。

【3】盲人聋子,是欲见欲闻而不能见、不能闻;如盲如聋者,是可见而不见、可闻而不闻。推而言之,有良心而不知守,竟听凭名利美色之驱使,则心非己心矣;有善性而不养,竟任凭私心私情层层蒙蔽之,则人之善性不见矣。如此者,是自戕“人之心性”。

听凭名利美色之驱使,任凭私心私立之蒙蔽,面对得失则不仁,面对生死则不义;心性全失,则或至于胡作非为、无恶不作,此本是其个人之恶,然而,既然是恶,则必然伤害他人,其权威愈高、名声愈大,则其所伤害亦愈众,身为国君,则“恶加于万民”。

如陈佗之类者,其“弑君”而自立,兄弟相残,杀其子侄,其心已是“狼子野心”,岂能“为人君,止于仁”?心非人心,则如禽兽,乃至禽兽不如矣。背弃上天好生之德,是逆天矣。杀一人,与杀十百千万人,皆为“杀人罪”,同时,社会风气亦必因此而受败坏。

如陈佗者,恋色纵情,荒淫昏聩,毫无礼义廉耻可言矣。身为丈夫或妻子,既已有妻或夫,仍然与他女或他男苟且淫乱,何异于禽兽?风气由国君而开,则如邪风淫雨从上而下,万物受其侵害;如阴霾瘴气弥漫人间,人人受其毒害。

一人放弃礼义廉耻,弑君淫乱,无恶不作,是自身挖墓且自开墓门;其政不正,其教不孝,国君自身“无良师”而成邪恶之行,然而,国君如此则使万民不仅“无良师”,且“有邪恶之师”矣,从而其国如丛林,是国君为其国挖墓且开其墓门矣。

三、《墓门》第一章讲解:

第一章原文:“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毛诗诂训传》(毛传)注曰:“兴(音星)也。墓门,墓道之门。斯,析也。幽间【同闲】希【同稀】行,用生此棘薪,维斧可以开析之。夫,傅相也。昔,久也。”

此诗径以“墓门”言之,可谓“陈佗”邪恶淫乱之行,已是即将入墓之人,其人虽尚在,其不得善终已是必然。既然如此,何必再作此诗也?因尚有一线之希望,而贤德君子不忍坐视而不救也。幡然悔悟,尚能救其人之心性而不至于终成禽兽。

己或能救之,非救其身也,乃救其心也。弑君篡位者,其罪在当诛,是“自作孽,不可逭(音换)”也。纵然未能死于非命,其天诛天罚必不可免。然而,身死而心性不死,仍不失其为人;心性既死而身纵不死,亦已非人矣。救其心性而不能获救,则必至于入墓矣。

墓者,只是人身之归宿,非心性灵魂之归宿也。人身,始于成孕,而终于入墓。天地既生人身,本已同时赐予身体心性,且使人以此身体心性而完成上天赋予之使命,陈佗之流,舍弃心性,不知天命,且以身体肆意追逐名利权位淫欲,非“自作孽”而何、?

所谓“墓门有棘”,是其墓早已修造而成,故而墓门之前已生荆棘也。然则陈佗何时开始修造其墓也?当其发心密谋弑君夺位之时也;何时修造而成也?在其谋杀陈桓公、公子免成功之时也;何以谓之早已修造而成也?历时九年而弑君、淫乱也。

何谓“斧以斯之”?“斯”与“析”之义相似,其中之“斤”为“斧”,“其”则可以是“木”之类“有形体者”,亦可以包含“无形体者”,合之,则谓“以斧断之”。“之”谓“墓门”之荆棘也。其墓已成,不必毁,亦无须毁也。然而,其“荆棘”当砍伐之。

此所谓“荆棘”,一者,喻“恶师”;再者,喻陈佗之私心私情、邪念淫欲。陈佗之流,至于入墓,首先在于“无良师”,其次在于个人之私心私情、邪念淫欲;既已如此,却仍旧不罢黜“恶师”,不斩断私心私情、邪念淫欲,则其心性不得而救矣。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其所谓“夫”,是指“彼”,即“陈佗之师”。其师不良,陈国之人无不知之,然而,陈佗竟然不知其“不良”,反而信之从之,何也?是陈佗之流,其良知早已被私心私情所深深蒙蔽,沉溺于邪念淫欲之迷津而仍在梦寐之中。

“知而不已”,谓陈佗之流,倘若已知其师不良,却仍旧不知罢黜,不幡然悔悟而停止淫乱之行。“谁昔然矣”,其所谓“谁”,可解为“任何一人”;“昔”,谓“以往”、“自古以来”;“然”,谓“必然结果”。此句意谓“自古以来无人能免其应得之报应”。

三、《墓门》第二章讲解:

第二章原文:“墓门有梅,有鸮(音消)萃(音翠)止。夫(音扶)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音岛)思予(音于)。”《毛传》注曰:“梅,柟【同楠】也。鸮,恶(音饿)声之鸟也。萃,集也。讯,告也。”

所谓“墓门有梅”,何以不直言“墓门有楠”?盖“梅”必有寓意。“梅”者,谐音为“媒”。陈佗之流,至于弑君夺位,何为其“媒”?私心私利、权位之欲也;其淫乱众女,何为其“媒”?私情私欲也;不良之师在其身边,何为其“媒”?心性不明也。

既然诗句用“梅”,为何《毛传》解之为“柟”?或陈佗墓门前确有楠木,因而据实而解;或喻陈佗生来不与众人之有善性相同,而渐渐因所受洗染而至于此也。“柟”者,从“木”则当有仁善之心性;“冉声”,则含有“渐渐”之义。

所谓“有鸮萃止”,其中之“鸮”,指“鸱鸮”之类,其声邪恶,喻“不良之师”言语邪恶也;“萃”者,其本义谓众草丛生,引申为相聚而居;“止”者,犹言“长久栖息”。此句意谓“有众多如鸱鸮般‘不良之师’长久聚集栖息于陈佗身边”。

陈佗之流,其身边何以有如此众多“不良知师”?且何以至于“长久栖息”?由众多“不良之师”而言,则如《易·系辞传》之“方以类聚,人以群分”。然而,究其根源,则在于陈佗之流自身之私心私利、权位之欲也,私情私欲,心性不明。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意谓彼人不良而邪恶,国人高歌而告知陈佗之流,而使之尽快警醒。“歌”者,其声音高且长,以使人足以听也;“讯”者,兼有“言”与“问”二义,“言”则是“告知”之义,“问”则有“质问”之义。

“讯予不顾”,犹言“讯不顾予”,意谓“我虽告知实情,且欲使之警醒,然而,陈佗之流竟不回头看我一眼,岂能幡然悔改”,是国人失望之情也。先言“讯”,而后言“不顾”,既是自然之序,亦有使人重视所“讯”之义。

“颠倒思予”之“颠倒”有三解。一谓当再三反复思虑我之所言,切莫轻忽也;二谓意谓时至被颠覆倾倒之日,虽欲反思我之所言亦无法挽回矣;三谓如今忠奸颠倒,但终究邪不胜正,等到回归正道之时,再思我今日之言,岂不悔愧之极?

【今晚讲学已毕。多谢诸友。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所答仅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将立即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

上一条:QQ群讲座稿216讲:《诗经·陈风·防有鹊巢》(2017.03.19)

下一条:QQ群讲座稿214讲:《诗经·陈风·东门之杨》(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