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175:《论语·子路》020(2018.10.09)
发布日期:2020-08-04   点击:

QQ群讲座稿175:《论语·子路》020(2018.10.09

【学友好!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今日有QQ群微信群共计290个。各群皆由本人分段贴文,因群数众多,故篇幅大而间隔长。虽名为“讲座”,实宗来自学所撰;无意于传播,所至之群,必是应邀而来。若有垂询,随时可给我留言待答,不聊天,不辩论。所有文稿皆在121893048空间日志,任凭自愿阅览、转贴。贵群无人愿读,请将我移出贵群。】

{13.21子曰“不得中行(音形)而与(音羽)之,必也狂狷(音捐)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音围)也。”}

【1】何谓“中行”?得“中道”而行之者也。何谓“中道”?一者,既能上通天理,又能下合人情;执于天理而不顾人情,或惟知人情而偏离天理,则非“中行”者。再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偏其性,不倚于外,合乎时宜谓之“中行”。

由为人处世、施行政教而言,不可不既通天理,又合人情。通天理者,己言己行必居仁由义,不可违背、偏离;合人情者,世人必有不同,世事亦必有不同,不可知其同而不知其异,亦不可知其异而不知其同,不可待人处事“一刀切”。

譬如,“三年丧”之礼,据天理与人情而定者也,使孝子有所节制,使不孝者有所制约;譬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譬如,“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通天理”且“合人情”,乃是“中道”,但非“圣人境界”,而是“贤人境界”或“大人境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乃是朱子注解“中庸”之“中”者。“不偏”者,不偏离“天命之性”也;“不倚”者,“素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也。

“无过不及”者,如《易》之所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如此如此,方能上进而臻于“圣人境界”。

【2】“不得中行而与之”者,朱子解释为“盖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却不可得。此将“与”解作“教”,《论语注疏》中邢昺疏则解为“与之同处”。两解不同,但非必于两者之间做选择,而应体会圣人之心、通上下文之意。

此章在《论语》下篇之中,且《子路》一篇非“教学”或“传道”之事,而是侧重于“为政”之事,是故,解此章之旨,当从“为政”之事而言,但不排除“教学”与“传道”之事。由“为政”之事而言,“王者”之“为政”,当与“中行者”同行共商。

夫子之心,盖惟愿道行于天下而已,至于“教学”与“传道”皆为此,而所务非专于“教学”与“传道”也。再者,从“教学”与“传道”而言,“中行者”固然或可由“贤”而至于“圣”,然而,岂可预先认定“狂者”与“狷者”不能成“贤”而趋“圣”?

圣贤君子“素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谓“君子务本”,其“本”在于“素位而行”。真一道子先生尝问宗来曰:“君子务本,圣人所务者何?”盖圣人非惟务本,且由本而末以期其全,犹如“标本兼治”;是故,圣人既“素位而行”,亦“愿乎其外”也。

圣人之“愿乎其外”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人则“举贤任能”,育人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各正性命。“王者”能得“中行者”以“为政”,“圣人”能得“中行者”以“行道”,但未必然,故而此后言及“狂狷”。

【3】能得“中行者”固然最佳,然而,未能必得,如此则当如何?“必也狂狷乎”。狂者与狷者,皆未达乎“中行”者也,然而,虽其未达,却非偏离“中道”,只是于“中道”之所“行”而“各有过、不及处”,不可以为“中行、狂、狷,如三叉路”。

所谓“狂者进取”,谓既知“中道”,则虽“时之未至”而必“行进以取之”,如所谓“不达目的不罢休”也。其志高矣,不求他人之可否,但必行其志;其行坚矣,不隐不藏,但以为其所当为则必为之,虽天下之人以为其疯狂亦不辍不弃也。

所谓“狷者有所不为”,谓既知“中道”,则“时之未至”而必守“中道”,于生死、得失之际,置生死于度外,不患得患失,非仁非义则必不为之,亦即“虽困穷而不滥”,虽处夷狄之中而不失善性,虽不为人人所理解亦不弃其所守也。

《中庸》有论“强”之言,可做参考:“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此如“狂者”;“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此如“狷者”;“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此如“中行者”。

“王者”之“治国平天下”,圣人之“教学”、“行道”,能得“中行者”为上,能得“狂者”为次,能得“狷者”为再次。“狂者”与“狷者”,皆有所未达,然而,若必欲“得中行”而方“与之相处”,是求全责备于人矣。

【今天发布完毕。学不在多,而在思而躬行。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

上一条:《论语》讲座稿176:《子路》021(2018.10.16)

下一条:QQ群讲座稿174:《论语·子路》019(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