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座稿190:《宪问》005(2019.01.22)
【学友好!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今日有QQ群微信群共计298个。各群皆由本人分段贴文,因群数众多,故篇幅大而间隔长。虽名为“讲座”,实宗来自学所撰;无意于传播,所至之群,必是应邀而来。若有垂询,随时可给我留言待答,不聊天,不辩论。所有文稿皆在121893048空间日志,任凭自愿阅览、转贴。贵群无人愿读,请将我移出贵群。】
{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上一章为“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其中,言其“邦”则分为“有道”与“无道”;《礼记·中庸》有言:“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既然“道不可须臾离”,何以有“无道之邦”也?非“道”弃其“邦”,而是其“邦”弃“道”也。
此章但言“有德、有仁”,而不言“无德、无仁”,何也?天下古今,凡是生而为人者,无不既得天赋之“善性”,则岂有“无德”者?无不既有“恻隐之心”,则岂有“无仁”者?惟蒙昧无知或蒙蔽不见而已,如玉埋地下不可谓之无玉,珠沉沧海不可谓之无珠。
有人则必有人道,若人遵人道则谓之“有道”,若人弃人道则谓之“无道”。人人皆“有德、有仁”,虽有而不自知则谓之“蒙昧”,虽有而被情欲掩盖则谓之“蒙蔽”。然而,人人皆有之“德”,谓之“先天之德”,后天能学而知之、修而养之,然后方谓之“实有”。
“仁礼义智”,谓之“四德”,皆蕴于“善性”之中,一旦遇事遇物,则呈现为“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然而,此是“四德”之“四端”,有此“四端”则不可谓之“无”,但必修养充实,而后方可成就“四德”。
“四德”皆“诚”且完全,则谓之“成德”,“信”在其中矣。既已言“德”,何以又言“仁”?“德”中涵“仁”,而不局限于“仁”;“仁”乃是“人之德”,可以通达“天之德”,但“天之德”不局限于“仁”;“仁”既完备则“人之德”兼全。
【2】“有德者,必有言”,此所谓“有德者”,是得善性于天如源之有道,出于其心如源之出泉,显于言行如泉流而无染。所谓“必有言”,是必然“有言”。然而,此所谓“有言”,兼指“已出于口者”与“未出于口者”,如源泉之“必有水流”也。
“邦有道”则“危言”,如源泉可以流通于外也;“邦无道”则“言孙”,如源泉之水流遇阻而非不流也。纵然水流一时遇阻而不得出,而源泉既在,则水流不竭。纵然流出而受污染,非源流之过也。是故,朱子曰:“有德者,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有言者,不必有德”,何谓也?此所谓“有言”,固然包括“有德者”之言,亦包括“无知之妄言”、“虚伪之谎言”、“违心之谄媚及谗言”,故曰“不必”。“不必有德”者,或“有德”,或“虽有德而蒙昧不知”,或“虽有德而受蒙蔽故悖德”也。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学者学此,须重在修己之德而“有言”;为政者学此,须知任人当任贤德之人,须知人之所言有可信者与不可信者,不可以言举人,亦不可因人废言。学者孝悌忠信亦是为政者,为政者亦是终生之学者。
【3】“仁者,必有勇”,此所谓“仁者”,不仅既有“仁之端”,且能“达仁”以“成德”。天赋之“善性”之于人也,如天生种子;“仁之端”如种子之发芽,“达仁”如成熟之果实。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茍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仁者”何以“必有勇”?“仁者”,人心既正,通达人性矣;心正而性善,则于“仁之所在”则“不让”,则于“义之所在”则“不辞”。是故,朱子曰:“仁者,心无私累,见义必为。”此所谓“勇”,若能“无可无不可,惟义所在”。
“仁者之勇”,必是发乎仁心,见义勇为。“勇者,不必有仁”,何谓也?此所谓“勇”,兼言“仁者之勇”与“血气之勇”、“鲁莽之勇”、“被迫之勇”。“不必”者,其“勇”未必是“仁者之勇”,甚至或许是“不仁不义之勇”。
《中庸》载“子路问强”,夫子告之曰:“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此所谓“强哉矫”,是“自强不息”之“强”,非“富强”、“强悍”之“强”,可用以解“仁者之勇”。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学者学此,当知所重在“成仁取义”,如此方能“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且平常行之而无所改易。为政者学此,须知亦是学者,且须知辨明自身与他人之“勇”究竟是否“仁者之勇”。
【今天发布完毕。学不在多,而在思而躬行。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