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座稿195:《宪问》009(2019.04.09)
【学友好!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今日有QQ群微信群共计305个。各群皆由本人分段贴文,因群数众多,故篇幅大而间隔长。虽名为“讲座”,实宗来自学所撰;无意于传播,所至之群,必是应邀而来。若有垂询,随时可给我留言待答,不聊天,不辩论。所有文稿皆在121893048空间日志,任凭自愿阅览、转贴。贵群无人愿读,请将我移出贵群。】
【14.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说文解字注》曰|:“‘贫,财分少也。’谓财分而少也。合则见多,分则见少。富,备也、厚也。则贫者、不备、不厚之谓。‘从贝、分,分亦声。’”此是从“贫”之本义作解,谓贫乃是财物因分散而见少,富乃是财物因聚合而富有。
“贫”字“从贝、分”,则是会意字;又曰“分亦声”,则是会意兼形声字。“从贝”则“贫”与财物有关,“从分”则“贫”谓财物分散之果。“分亦声”谓“贫”之义重在财物分散之果。“贫”与“富”相对,由“贫”而言及“富”,则是财物聚合而成富有。
《说文解字》曰|:“富,备也。一曰厚也。从宀(音绵)畐(音扶)声。”由此而言,“富”谓田中所产足以供给一家之用也。由此引申,则财物足以供给一人、一家、一国之用。是故,由“富”而言及“贫”,则是“贫”乃是分一人、一家、一国之财富于众人、众家、众国。
【2】“贫而无怨”之“贫”,兼涵“分散财物”之事,与“因财物分散而财物不足”之果。何以有怨?视财物为私有,故不愿分与他人,更不愿因此而使自身贫穷也。虽父子之间,多有因分财物而生怨者,兄弟之间、朋友之间亦难免因此而生怨,况分之于他人乎?
是故,“贫而无怨,难”。“不怨”亦“难”,“无怨”则尤其“难”。“不怨”者,内心虽非“无怨”,而不将“怨气”呈现于情态、言行也;“无怨”者,内心本无“怨气”,因而其情态、言行亦“无怨”。如何能“不怨”?如何能“无怨”?
知礼知义,而后能“贫而不怨”,是以礼义自我节制也;内心无私,而后能“贫而无怨”。“贫而不怨”是修身之经历,“贫而无怨”是修身之成效。惟有能守“礼义”,然后能“贫而不怨”;惟有能成“仁义”,然后能“贫而无怨”。难固难矣,而君子勉为其难。
【3】“富”者,既饱且暖矣;“饱暖思礼义”,并非难事,但“饱暖思淫欲”者多。何以“饱暖思淫欲”?天地父母既生我身,而不知人心人性何以异于禽兽,是故,但以此身为私有,惟凭此身而求享乐、安逸,以为满足口腹之欲为当然也。
因“富”而“骄”者,亦“饱暖思淫欲”之类。财物多于他人,则轻视、、忽视、鄙视他人,则骄横以待人,以此而逞其“威仪”。此所谓“威仪”,非威仪也;“君子不重则不威”,其人不自重,岂能有“威”?人之言行合义方是仪,其人不知义,岂能有“仪”?
天地既生财物,固以养人之身也。然而,小人但知以财物养其身,而不知养其心性,何也?以其“不知命”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知命”,因而非惟能知养其身,而知养其心性尤为重要。善养其身者,须知礼义;善养其心者,须知仁义。
然而,“富而不骄”何以“易”?但能知晓“人与禽兽之异”,则不至于失“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如此则必能“富而不骄”,岂非“易”哉?夫子但言“不骄”,而未言“无骄”,但能知晓“人与禽兽之异”,以此自节,则能“不骄”。
【今天发布完毕。学不在多,而在思而躬行。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