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论语》讲座稿228《宪问》042(2019.12.24)
发布日期:2020-08-04   点击:

《论语》讲座稿228《宪问》042(2019.12.24

【学友好!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今日有QQ群微信群共计346个。各群皆由本人分段贴文,因群数众多,故篇幅大而间隔长。虽名为“讲座”,实宗来自学所撰;无意于传播,所至之群,必是应邀而来。若有垂询,随时可给我留言待答,不聊天,不辩论。所有文稿皆在121893048空间日志,任凭自愿阅览、转贴。贵群无人愿读,请将我移出贵群。】

14.43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1】“子路问君子”,所问者乃是君子所行之路途、法则。学圣贤君子之道者,必有躬行践履之路途、法则,其路途与法则,惟在“修己以敬”而已。然而,学者往往误在“安人”、“安百姓”,乃至为此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修己”者,何谓也?修己之心以帅其身、立己之志以帅其气也。《大学》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条目”,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且“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以修身为本”者,泛言之,“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析言之,则“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其“身”不“修”,而欲达“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效,如本浅且弱而欲枝繁叶茂,如源小且浊而欲流远且清,其可得乎?

“身”者,兼言“身心性”,而侧重于“身”。然而,“身”不听从其“心”之帅,而为“物”所役使,则其“身”之“言行举止”必违其“心”,犹如风筝在天随风飘摇,而人不能掌控之。然则,此章何以不言“修身”而言“修己”也?盖其因有二焉。

一者,于“身心性”三者而言,本是一体,而“心”通乎“身”与“性”之中,“修己”侧重于“心”。心为身之君,身为心之臣;性为心之君,心为性之臣。当学者未能“见性”之时,则但告之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而不言“性”,以免使人“空谈心性”。

君为臣纲,臣以道事君,若君不正而不遵道,则与以道事君之臣不能志同道合,则君不足以为臣之纲矣。其心不正者,其身不为外物所役使,难矣哉!是故,“修己”必修其心以帅其身,“心正而后身修”是也。“身修”则谓心正且言行无违于其心也。

再者,前后、左右、上下之分,因“己”在“中”而别之。夫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学》云:“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所恶於前,毋以先後。所恶於後,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

此所谓“己”,在于心正而能帅其身,由此而身心一致也。何谓“修己以敬”?凭其“修己”而能成其“敬”也。敬者,不敢苟且之谓也;“修己以敬”者,不敢苟且于言行,而唯恐有违于正心也。“修己”者,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能成;“敬”者,必“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后能之。

【2】夫子既告知子路“修己以敬”矣,而子路再三而问及“如斯而已乎”,何也?如朱子所言,是“子路少之”,亦即子路以为,只是“修己以敬”,则仅仅“自正”而未及“正人”,仅仅“己欲立”、“己欲达”而未及“立人”、“达人”也。

子路之疑思,是学圣贤君子之道者所常见,亦即将“自正”与“正人”、“己立”与“立人”“己达”与“达人”截断作两事,故而欲分其心而用于两事;更有甚者,稍稍有得于学,则务于“正人”、“立人”、“达人”,乃至“尤人”、“责人”。

真一道子先生尝再三启示于宗来曰:“君子务本,圣人务何?”宗来思之,其义盖有二焉。一者,本末一体,君子务本而由本及末,圣人则非惟务本而亦务其末,然皆自然而然方可;再者,本本不同,身、家、国、天下之中,前者为后者之本,天地之道以人道为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是未得道者之途径、法则;圣人既已得道,则本末兼赅而统摄矣。然而,圣贤君子之境界虽殊,亦皆如日月之自明,自然所照由近及远,所务在于自明,而不务于必照或必不照也。自明如灯烛,则所照者近;自明如日月,则所照者远。

“安人”、“安百姓”、“安天下”,可谓君子之宏愿,而不可“意必固我”。无此宏愿者,则无志可言;有此宏愿,又必以己之明德而自然成就之。是故,有如子路之疑思者,不可因此而轻鄙之,亦不可不诲而使之明。

夫子因其晦而诲之,以使之明通,是故,继而言及“安人”、“安百姓”,然皆以“修己”为凭依。此如“君子务本”、“君子求诸己”、“反求诸己”、“恭己正南面”、“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皆是“允执厥中”心法之呈现也。

夫子何以言及“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日月之明,虽所照广远而无垠,而必有所不照,尤不足以使其所照之明亮尽同。日月之明,不自设限域;“修己”者,不自设藩篱。然而,“修己”有境界,其德有小大,其效必自然随之。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可欲之谓善,人也。有诸己之谓信,善人也。充实之谓美,君子也。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贤人也。大而化之之谓圣,具圣人之一体者也。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得道之至圣也。

【学不在多,而在思而躬行。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

上一条:《论语》讲座稿229《宪问》043(2019.12.31)

下一条:《论语》讲座稿227《宪问》041(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