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诗经》第316讲:《小雅·吉日》(一)(2019.05.05)
发布日期:2020-08-05   点击:

《诗经》三一六:《小雅·吉日(一)(2019.05.05

【说明】宗来自学,此文自成,群主邀请,故发群中。今学诗经,回归正统;依据毛传,参照五经。不事创新,但求中正;不抑不扬,不作赏评。诗以言志,习必躬行;学而习之,修齐治平。扣扣微信,三〇五群;时久字多,需静需恒。周二论语,周日诗经。

一、请先阅读原文三遍以上:

诗序:《吉日》,美宣王田也。能慎微接下,无不自尽以奉其上焉。

第一章:吉日维戊(音物),既伯(音博)既祷(音导)。田车既好四牡孔阜(音富)。升彼大阜从其群醜。

第二章:吉日庚午既差(音插)我马兽之所同(音优)鹿麌麌(音羽)漆沮(音举)之从天子之所

第三章: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音标)俟俟(音四)或群或友悉率(音帅)左右以燕(音艳)天子

第四章:既张我弓既挟(音协)我矢发彼小豝(音巴)(音意)此大兕(音四)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音浊礼)

二、题解与诗序讲解:

上一篇《车攻》,谓“宣王复古”,恢复自古相传之正道也;若能“复古”,则必有“吉日”。如何能“吉”?《易》曰:“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此所谓“得失”,非名利之得失,而是道义之得失,即孟子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

是故,“吉日”者,既能恢复自古相传之正道,则必能多助。多助者,得天地之助,得鬼神之助,得人民之助。得天地之助则民物生生,得鬼神之助则风调雨顺,得人民之助则国泰民安。人民衣食无忧而身心安宁,则民心归往之,君子赞美之矣。

是故,《诗序》曰:“《吉日》,美宣王田也。”其所谓“美”,在于美其所当美,非其人自美之,而是他人愿美之。王者能德泽及于民,则民自然愿美之;王者若无其德,泽不及民,竟自以为美,非惟不能取信于民,却必失信于民,招致人民厌烦。

《诗序》何以言“美宣王田”,而非“美宣王”?一者,此诗所叙者,是宣王田猎之事,而非政教之事也;再者,宣王于田猎之事能如此,则于政教之事亦当如此,然而,应当如此而未必确实能如此,惟望其于政教亦如此也。

“宣王”若“能慎微接下”,则其下“无不自尽以奉其上焉”。何谓“慎微接下”?于政教则真诚仁敬,居安思危;于其臣民,则无私无偏,思虑周全,无微不至。王者如此,则其下之臣民感恩而知义,故能各自尽心尽力而尽职尽责。

“吉日”之“日”,或寓二义。一者,如“日月”之“日”,喻王者如天日,“日月无私照”而人物自然生生不已;再者,如“日期”之“日”,喻王者如天日,仁泽及其民;臣子如大地,敬忠以载民;君臣如此,则万民得以平安度日矣。

三、第一章讲解:

原文:“吉日维戊(音物),既伯(音博)既祷(音导)。田车既好,四牡孔阜(音富)。升彼大阜,从其群醜。”《毛诗诂训传(毛传)》注:“维戊,顺类乘牡也。伯,马祖也。重物慎微,将用马力,必先为(音位)之祷其祖。祷,祷获也。”

【1】“吉日维戊”之“吉日”,有别于题目之“吉日”。题目之“吉日”,是从“天道”所言之“吉日”;诗中之“吉日”,是从“天时”所言之“吉日”。“天道”之“吉日”,在于“遵道”而行事;“天时”之“吉日”,在于“顺时”而“与时偕行”。

何以言“维戊”?《毛传》解为“顺类乘牡”。《郑笺》以为,“戊”为“刚日”,田猎须用雄马,“刚”与“雄”皆属“阳类”。然而,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皆为“刚日”,“乙丁己辛癸”皆为“柔日”,何以唯独用“戊日”?其中当有缘故。

戊己,于方位则在中央,戊是帝座之所居,犹如王者之京畿;于五行之中皆属土,戊是城墙堤坝土,犹如王土之疆域;于五常为诚信,戊是至诚而可信,犹如王者之德行。“吉日维戊”者,王者正其心而谋其政,修其德而在其位,则民必信之,疆域必坚固。

《说文解字》曰:“维,车盖维也。从糸(音思),隹(音追)声。”此所谓“车盖维”,殆非“维”字之本义。其字“从糸”,而以“隹”为表音之象,“隹”乃是短尾鸟之象,由此而言,盖“维”之本义为编丝成罗网,以捕获鸟雀。

“车盖维”者,车上之盖,以及周围之帷幕;以其形如捕雀之罗网而用“维”字表其义,其后,渐变为以“帷”代“维”。进而,车盖以及车帷有围护之用,故而“维”又有“维护”之义焉。能维护王者之位、信、境者,王者须遵道而行、德如天日也。

【2】“既伯既祷”,何谓也?于田猎而言,“既伯”谓既已恭敬祭祀马类之祖也,“既祷”谓既已恭请马神而祝其强健也。“伯”谓“马类之祖”,统摄马类者也。田猎须凭马之力,田猎之前必先祭祀之,以示敬马之心也。“祷”谓敬马之神,祝马之强健且长寿也。

于经义而言,王者如天之日,诸侯、贤臣如“御日之六龙”;王者平治天下,须赖其诸侯、贤臣;田猎之前须敬祭马类之祖,平治天下须敬待其诸侯、贤臣;田猎之前恭请马神而祝祷,祝其马之强健而长寿,平治天下则信任诸侯、贤臣,愿诸侯贤臣皆贤能而久安其位也。

《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注云:“马祖,天驷。先牧,始养马者。马社,始乘马者,马步,神为灾害马者。”由此可知,仅就祭马而言,四时皆有祭祀之礼,非惟祭祀于田猎之前;所祭者非惟马类之祖,且祭与马相关者。

是故,王者之敬诸侯、贤臣,非惟诸侯贤臣任事之事,时时无不敬之也。临时临事方显其敬,如世俗所谓“临阵磨枪”,岂其可乎?“祷”既“从示”,则谓敬祭其神,既以“寿”为表音之象,则是祝愿所祭者之长寿,而非祈求行祭者之长寿,是敬鬼神而非求获于鬼神也。

倘因“田猎当用马力”而“为之祷祖,求其马之强健”,则非“爱物”之心,而是“用物”之意。王者岂能视诸侯贤者为“为我所用”之“器物”?若其“祷”是为“我”之健寿,则视神灵为“利我者”,而不“敬”矣。王者岂能“私用”诸侯贤臣而不素位而行?

《毛传》称“重物慎微”,所谓“重物”,亦即爱重其物,如爱惜其马;所谓“慎微”,亦即对隐微之事不敢苟且,如神灵虽隐微而难见,但祭祀不敢不诚敬。孟子曰:“仁民而爱物。”君王与君子,但“止于仁”,对“天民”则为“仁”,对“天物”则为“爱”。

【3】“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何谓也?于田猎而言,意谓田猎之车既已备好,四匹雄马甚为高大健壮。于平治天下而言,载君臣民之疆域既已安定,四方诸侯与众臣悉皆贤能。以田车喻疆域内之土地,以四牡喻四方诸侯与众臣;孔,甚也;阜,马健壮喻人贤德。

何以言“田车既好”?《六月》言讨伐外寇,则攘外之功既毕矣;《采芑》言征服内乱,则域内之乱既平矣;《车攻》言恢复古道,则政令教化既兴矣。攘外之功毕,域内之乱平,政令教化兴,则庶民度日行事如安坐于马车之上矣。

何以言“四牡孔阜”?王者平治天下,必任贤举能也。《易·系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王者守位必以仁,聚人、理财、成义则必以任贤举能。

《说文解字》曰:“孔,通也。从乙从子。”盖此字为商超所用。何也?商王姓“子”,且以“燕”为祖,即“玄鸟生商”之义;“乙”即“玄鸟”,“玄鸟”即“燕”也。然而,“孔”何以解为“通”?玄鸟通天人,燕子通南北,洞穴通内外也。能“通”故能“甚”也。

《尔雅·释地》:“大陆曰阜。”《说文解字》:“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高平之地谓之阜,喻贤能之人,德大、醇厚、心平、气和者也。贤能,必以贤为先务。贤者,遵道义而行其志、用其才者也。

【4】“升彼大阜,从其群醜”,何謂也?于田猎而言,谓田猎者升上高丘大陵,驰逐成群之众兽类。升者,自下而上、由低而高也;大阜,既大且高之地也;从者,随之于后而追逐也;群者,成群也;醜者,众多也。

《车攻》之田猎,犹如演练于猎场,猎场或在平地;《吉日》之田猎,犹如实战于战场,猎场或在大陵高丘,故曰“升彼大阜”也。“从”字,由左侧之“人”而言则是率领者,由右侧之“人”而言则是随从者。“醜”字“从鬼,酉声”,鬼言异类,酉言既成者。

于平治天下而言,“升彼大阜”者,王者升坐朝堂之上,如日之东升而至于中天,如“龙”从“潜龙在渊”而“见龙在田”,进而“飞龙在天”;“大阜”以喻贤臣,王者由贤臣中升上朝堂,非独断专制也;王者在上,贤臣在下,君臣有礼有序也。

“从其群醜”者,君为臣纲,纲举目张;君王能德配其位,则众臣乐从之;众臣能德配其位,则庶民愿服从之。如此作解,则“从”为臣从其君王,庶民服从于政教;则“群醜”为群臣,为群众。得民心者得天下,其所谓“民心”,是天下子民之心,凡天地所生之人皆是也。

今日所学内容,已贴发完毕。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

上一条:《诗经》第317讲:《小雅·吉日》(二)(2019.05.12)

下一条:《诗经》第315讲:《小雅·车攻》(八)(201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