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诗经》第321讲:《小雅·鸿雁》(二)(2019.06.09)
发布日期:2020-08-05   点击:

《诗经》三二一:《小雅·鸿雁(二)(2019.06.09

【说明】宗来自学,此文自成,群主邀请,故发群中。今学诗经,回归正统;依据毛传,参照五经。不事创新,但求中正;不抑不扬,不作赏评。诗以言志,习必躬行;学而习之,修齐治平。扣扣微信,三百十六;时久字多,需静需恒。周二论语,周日诗经。

三、第一章讲解:

原文:“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音渠)劳于野。爰(音元)及矜(音金)人,哀此鳏(音官)寡。”《毛诗诂训传(毛传)》注:“‘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兴(音星)也。大曰鸿,小曰雁。肃肃,羽声也。鸿雁知辟(音僻)阴阳寒暑。之子,侯伯卿士也。劬劳,病苦也。矜,怜也。老无妻曰鳏,偏丧曰寡。”

【1】“鸿雁于飞,肃肃其羽”,谓当初天下混乱之时,犹如秋冬之初;而今天下复归正道,犹如春夏之始;秋冬之初,鸿雁感于严寒将至,而飞往南方;春夏之始,鸿雁感于生气来复,而飞翔归来;犹言庶民当初逃离而今日回归也。

《毛传》何以解“大曰鸿,小曰雁”也?雁分大小,小雁随大雁而飞,犹如庶民之儿女随其父母,犹如众人随其官长也。“于飞”,正在飞行之中也,兼言飞去与飞来,此则侧重于飞来,亦即雁归北方,民众归附于王者也。

“肃肃其羽”,其“肃肃”为羽声,亦即鸿雁飞于天,羽毛摩擦之声,以及鸿雁飞翔而羽毛破空之声。“肃肃”既有恭谨严正之义,亦有迅疾匆忙之义。何以恭谨严正?庶民归来乃是谨慎之举也;何以迅疾匆忙?庶民归心似箭也。

《毛传》所谓“鸿雁知辟阴阳寒暑”,是何义也?“辟”谓辨别而知其所宜也。秋冬之际,阴气主事而天气寒冷;春夏之际,阳气主事而天气温热;鸿雁能辨别之,且能准时以南飞北归而应对之。鸿雁能如此,民心于天下政治之“阴阳寒暑”,亦能辨而应之。

何以谓之“兴”?由正事而言正道也。鸿雁秋南飞,春而北归,顺应自然时序也;庶民于天下乱时而逃难,天下安定则民心思归,王者施政爱民则庶民归往,是自然之势也。庶民谁愿背井离乡,生死攸关迫之也;庶民谁不欲安居乐业,能安自然愿归也。

【2】“之子于征,劬劳于野”,谓王者之臣如“侯伯卿士”者,施政于民,足迹遍及城郭、郊外、荒野,虽疾病劳苦而不辞也。“之子”指诸侯、方伯、卿相、士大夫。“于正”谓行政教以正风俗。“劬劳”谓心力交瘁、勤奋劳苦。“于野”谓及乎郊野。

庶民之所以能归其故乡、田园,能归附于王者,在于王者之臣自身之公正无私,且为国民福祉而不辞劳苦。此如《论语》中夫子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也;此如《书经》中皋陶所谓“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也。

《郑笺》以为,此指当时庶民既已离散,邦国或毁坏或绝灭,以至于诸侯方伯长久中断向王者述职之礼,王者之使臣亦因此而荒废存问省察之礼,时至于此,诸侯方能再行其礼,故而作此诗以美之。此解虽能通,而于《诗序》之旨不合,兹不取之。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谓王者之臣,侯伯卿士,由其爱民之心,扶助慰问恶及乎可怜可悯之人,对于天下各地老年无妻之鳏夫、老年无夫之寡妇,皆用其哀闵之心,且以政教而使之皆有所养,皆得安宁也。王者如此,其臣如此,关爱庶民而无微不至,故庶民愿归附。

“爰”之义如“援”,上为“爪”,中为“舟”,下为“又”,“又”即右手;上有“爪”以扶助其下之“又”,或在上之人以舟济渡在下之人;在下之人,由在上之人援助、济渡,则可谓仁政爱民之实务也,既是“援之以手”,亦且“援之以道”也。

“及”者,无不及也;“及矜人”者,但凡可怜可悯者无不及矣。“哀”者,见人有丧失而谓之哀痛,进而抚慰救助之也。“鳏寡”者,虽在“矜人”之列,然而人常忽视之,王者以及臣吏亦必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安”也。王政如此,庶民因而归附也。

今日所学内容,已贴发完毕。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

上一条:《诗经》第322讲:《小雅·鸿雁》(三)(2019.06.16)

下一条:《诗经》第320讲:《小雅·鸿雁》(一)(201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