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第三五二讲:《小雅·无羊》(2020.02.09)(一)
【说明】宗来自学,此文自成,若非邀请,绝不妄呈。今学诗经,回归正统;依据毛传,参照五经。不事创新,但求中正;不抑不扬,不作赏评。诗以言志,习必躬行;学而习之,修齐治平。扣扣微信,三百卌六;时久字多,需静需恒。周二论语,周日诗经。
一、先阅读诗序与诗文至少三遍:
诗序:《无羊》,宣王考牧也。
第一章: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音润二声)。尔羊来思,其角濈濈(音及)。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第二章:或降于阿(音额一声),或饮于池,或寝或讹(音额)。尔牧来思,何蓑(音梭)何笠,或负其糇(音侯)。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第三章: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音金)兢兢(音精),不骞(音迁)不崩。麾之以肱(音功),毕来既升。
第四章: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音照)维旟(音舆)矣。大人占(音沾)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音真)。
二、题解与诗序讲解:
【1】关乎宣王之诗,始于《六月》,终乎《无羊》;前后十四篇,四篇在《南有嘉鱼之什》,宣王之行虽非得道,而可谓不失道者也;十篇在《鸿雁之什》,宣王虽欲治国平天下,然而终究未能得道,十篇经文无不告之以道,奈何宣王自以为是而一意孤行。
十四篇诗,两两一组。《六月》《采芑》,宣王北伐南征也;《车攻》《吉日》,宣王复古田猎也。此四篇所言,乃宣王以救厉王之谬、复立天下根基之行也;无根则草木不能生,无基则宫室不能建,然而,徒有根基亦不足以谓之草木宫室。
《鸿雁》《庭燎》,宣王安民勤政也。王者有安民之心、勤政之意,故能使百废可兴,于天下初定之时,固可显其事功,然而,鸿雁为候鸟,时来时去,若臣民如候鸟之来去,天下岂能长治久安?庭燎为巨烛,所照有限,王者德如巨烛,燃尽不足以照亮天下。
是故,继之以《沔水》《鹤鸣》;此二篇者,规诲宣王也。规以使其圆满也,奈何宣王有规而不用,但随手画圆、随意测圆,其所画所测者如何,可想而知矣。诲以使其明晓也,奈何宣王生具其德而不明,岂能明明德于天下?有道而不信从,心性岂能不陷于晦昧?
欲安民而弃规矩不用,能勤政而不明德遵道,虽或小有所得,而终究得不偿失,故而继之以《祈父》《白驹》。此二篇者,刺宣王失礼失贤也。《祈父》之言失礼,识人不辨、用人不当、职责不明也,如此如此,民所祈望之父母官岂能不辜负庶民?
《白驹》之言失贤,有贤不识、有能不用,竟使贤能流落民间草野,岂能不使小人、谗佞、奸邪之徒占据君子之位?岂能不使贤者有志难伸、报效无门?岂能不使能者技艺能力不得其用,乃至用于邪恶之途?是故继之以《黄鸟》《我行其野》。
《黄鸟》《我行其野》者,刺宣王失政失教也。鸟亦有心,择木而栖;民有善性,择地而居。王者之政失,则亲者不亲,虽父子、夫妇、兄弟亦不亲不睦,庶民由此而必思去其邦国而寻觅乐郊。王者之教失,则天下非惟不仁,亦且不义,则天下如荒野,人类如禽兽矣。
上天无绝人之路,圣人有仁民之心。若宣王者,非无所建树也,非不欲安民勤政也,是故,事至于斯矣,仍垂道于若宣王者或其后继者,故继之以《斯干》《无羊》,此犹《易经》之卦以《未济》为殿、《书经》之文以《秦誓》作结也。
【2】上篇《斯干》,意谓此涧本可纳百川,为何贤能纷纷离去?其言“考室”,似知家为邦之本,须知家和万事兴。“考室”岂能仅仅考察房屋建筑,更须注重民生以及礼义;“考室”岂能只顾王室之宗庙、宫殿、子孙,更须关注庶民衣食住行。
此篇《无羊》,意谓渴欲牛羊群千万,然而终究无牛羊;其言“考牧”,似知经邦济世之重,须知德为财之本。“考牧”岂能仅仅考察牛羊多寡,更须注重牛羊为谁所有;“考牧”岂能只顾缴税敛财以富国、强兵,更须知百姓足则君孰不足。
由史实而言,“无羊”谓厉王之时无羊,宣王始兴而欲有羊也;经宣王之治,今而有羊矣;然而,既已有羊,为何此诗以“无羊”为题?一者,羊为资财之象,资财之本在于德,德不足则资财不恒;再者,羊之为言祥也,祥瑞之来在功,功不至则祥瑞不永。
宣王在世时,若闻此而勤行之,可挽狂澜而复兴;世上若宣王者,若闻此而勤行之,可免违道而蹈覆辙。然而,有启蒙之书在,奈何世人或甘于蒙昧而不自启;有《孝经》“四书”在,奈何世人或甘做小人而欲学君子之道;有“五经”在,奈何世人或轻鄙而自是哉!
【今日所学内容,已贴发完毕。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