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云尘子专栏】澄清对孔子的错误认识
发布日期:2009-12-14   点击:

孔子学说完全体现在《论语》之中吗?

《论语》是孔子的一部分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编订的孔子的一部分言行,因此,其中所记载的内容,是孔子的部分弟子所接受、理解、整理的,虽然它本身自成体系,却不能说是孔子学说的体系,代表孔子学说体系的是“六经”。它的地位得以大幅度提高,是从宋朝开始的,从汉朝开始,虽然《论语》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更重视的还是“六经”。从宋朝开始,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在一起而被称为“四书”,也被列入到了《十三经》之中,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四书”是“六经”的阶梯,“六经”才能代表孔子学说体系和中国文化的最高水平。《论语》中包含着孔子学说的最主要的部分,但并非孔子学说的全部,因此,我们说,《论语》是学习孔子学说的重要典籍,却不能把孔子学说限定在《论语》的范围之中。

孔子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吗?

只要我们自己去翻开“四书”、“六经”读一读,我们就可以知道,其中完全体现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原则。孔子编订的“六经”是孔子之前的圣贤们的修身、治国之道和事迹,因此,孔子是一个“传道者”,是“天之木铎”,传道的目的是让当时以及后世的执政者把天下治理好,最终使国泰民安;孔子站在“道”的高度来称道前代圣王贤哲,告诫当时以及后世的执政者,贬低那些不能仁民爱物的任何阶层的人。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从来没有对当时的执政者违背原则地阿谀奉承,始终坚持“名正言顺”,而且有意地在“滔滔之世”中推行仁义道德,救民于水火。因为孔子站在“道”的高度看问题,所以,孔子学说对有道者加以赞美,号召后世执政者效法;对无道者加以贬斥,希望后世执政者引以为戒。所以,孔子不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而是站在“统治阶级”之上来做“帝王之师”,是超越具体的现实政权来“传道”。

孔子是要恢复周礼吗?

周朝前后延续了700余年之久,一个朝代能跨越如此长久的时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周朝能够如此,与周文王的仁义之道和周公制礼作乐有密切关系,因此,周礼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是比较完善的,所以,孔子非常重视周礼。但是,孔子所提倡的是“礼”,而不仅仅是“周礼”,他把周礼之中可以通行于天下的“达礼”编辑在一起,而形成了《仪礼》,而不是直接照抄周礼的全部内容;而且孔子说过,如果没有“仁”作为前提,那么,礼和乐就都只是外在的形式,所以,孔子更重视的是符合“道”的“仁”,“礼”反而在其次。在孔子学说中,主张“通三统”,也就是要综合前三代的文化成果而加以损益变通。《仪礼》已经是经过了损益变通之后的“礼”了,所以,我们不能说孔子就是要“恢复周礼”,更不能说孔子是主张复古倒退。

孔子所重视的只是道德教化吗?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孔子重视德,老子重视道,韩非子重视法,实际上,这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孔子学说修身方面的“内圣”之学,和治国方面的“外王”之学,当然,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内圣”方面来说,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这种道德修养永远不可能通过强制性力量来实现,而必须是自觉自律的,是对君子的褒扬;从“外王”方面来说,强调的是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要求外在制约的,是对奸邪的控制。《礼记·乐记》中说得非常清楚:治国必须把“礼(秩序)”、“乐(和谐)”、“政(行政)”、“刑(刑罚)”四个方面结合起来。在这四个方面中,“礼”和“乐”是用于道德教化的,是“内圣”之学的方式,也是“外王”之学的前提;“政”和“刑”是用于制约或制裁不受道德教化者的,是“内圣”之学的保障,也是“外王”之学所需要的硬性方式。但是,因为人们把“乐”的“和谐”精神(无为无不为)划给了老子,把“礼”的“秩序”原则(守本分、尽责任)划给了孔子,把“政”和“刑”(行政手段和刑罚手段)划给了韩非子,于是,就有了所谓“外儒内法”、“儒道互补”之类的说法,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对孔子学说极为不利的印象:好象孔子学说本来就不全面、不系统,必须要靠老子学说和韩非子学说来补充、改造。有了这种印象之后,孔子学说想要立稳脚跟就很难了。

(责任编辑:黄晓飞)

上一条:【陈晓洁专栏】非洲的蛊惑之二 《追风之旅——小记肯尼亚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非洲猎豹》

下一条:【路也专栏】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