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说:“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天下之人,勇余敢者众,而勇于不敢者稀。因此,人见勇于敢者则交口称赞,见勇于不敢者常常视之为懦弱。
《中庸》第二十章说:“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论语·述而》中说:“ 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无论是谋事还是行事,目的都是为了成功,而更进一步来说,是为了成仁,因此,能够成功、成仁,需要智与勇,但从智的角度来说,“勇于敢”不一定合于智,“勇于不敢”而能成才合于智。
“勇于敢”,是出血气之勇,为了达到目的某个目的而无所畏惧,甚至为了一时之气而不惧死亡,虽非全无可取,但绝非上策。“勇于不敢”,是不受外物所左右,无论别人如何赞美或激将,都不背离道义,都能依据本性而行,才能成而不骄,败而不馁。
人们常常赞美“敢”,而对“不敢”颇有微词。“众人皆非我独是”的时候,“不敢”贬低众人而“独守其是”,究竟是勇还是不勇?众人要铤而走险的时候,坚持道义而“不敢”铤而走险,究竟是勇还是不勇?孔子提倡“强哉矫”,而不是提倡“强”,《周易》用“自强不息”解释“元亨利贞”,这里的“自强不息”,是顺应天道,是顺应四时,而非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
“勇于敢”好比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有武松的本领,能不被虎吃掉,虽然堪称为英雄,但是,那也是铤而走险。“勇于不敢”好比是“知进知退”,是“既明且哲”的体现,是“用则行之,舍则藏之”的体现。铤而走险,虽侥幸成功,不可作为表率,否则便是鼓励人们“侥幸以行险”;既明且哲,即使不能成功,也是“尽人事而听天命”,是“谋事在人而成事在天”。不鼓励人们冒险,更符合“仁”之正道。
《大学》第七章中说:“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当然,为成仁而不惜杀身,为取义而能够舍生,是鼓励人们成仁取义,而不是鼓励人杀身舍生;当仁,而不敢担其责;见义,而不敢为所当为,这不叫做“勇于不敢”。
(编辑:王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