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云尘子专栏】尊经,用经与反经
发布日期:2010-11-20   点击: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文化选择时期,我们究竟是选择继承民族文化还是用西方文化取代民族文化,取决于我们这几代人的思想观念。在这个选择时期之中,出现了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所谓“文化保守主义”,主张“尊经”;第二种是所谓“文化实用主义”,主张“用经”;第三种是所谓“文化自由主义”,主张“反经”。本人不主张用“某某主义”的说法,因此,在这里只讲“尊经”、“用经”与“反经”的问题。

所谓“尊经”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经典神化,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形成一种思想上的独尊与专制,这是本人所反对的。另一种情况是把经典中所体现的原则用来指导、批评现实政治,以便矫正现实的弊端,使现实更趋完善,这是本人所主张的。

所谓“用经”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对经典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把今人认为与现实不适用的内容抛弃,而只选取经典中适合于现实的内容,这种情况的问题在于,说是“去粗取精”,但是,在当前社会已经严重西化的情况下,势必不可避免地用西方文化的标准来衡量“精华”与“糟粕”,结果会把“精华”当作“糟粕”,而把“糟粕”当成“精华”,使之因此而失去矫正西方文化和现实社会弊端的作用。另一种情况是对经典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能够为我们所用的就直接用,如果不能为我们所用,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而加以改造,使之符合我们的需要,这样很容易把经典变成我们手中可以任意解释的东西,我们所尊重的已经不是前人的文化成果,而是只尊重我们自己的需要,是最典型的“实用主义”做法,其害处比前者更大。

所谓“反经”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反对把任何思想作为“经”,而把各种思想观点都一律平等看待,让它们公平竞争,不分主次,这种情况看起来好象很“自由”,但是,会使文化成为一种拼凑,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道菜都会有主菜和配菜,即使是拼盘也要有主次,如果没有了主次,也就像是要把房屋建筑中的栋梁、椽子一样看待。另一种是否定华夏民族自己的“经”,而把“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博爱”当作“经”,实际上也就是要用外来的“经”取代华夏民族的“经”,其结果将是“全盘西化”,断送华夏文化的传承。

什么叫“经”?它是与“纬”相对而言的。我们织布需要有经线和纬线,经线是纵向而贯通整匹布的线,纬线是横向而左右反复穿梭的线。如果没有经线,也就无所谓纬线;一种没有自己的“经”的文化,是不可能长久传承的;一个没有长久传承的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不中断的。华夏文化能够传承近万年而不绝,就在于我们有自己的“经”。

“六经”为什么是华夏民族的“经典”?因为它承载着天道、地道、人道,它贯穿着华夏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因为它是孔子所传承的其前几千年圣贤智者所创造的文化的精选和集萃,它是孔子之后两千年余年华夏文化的主干。我们为什么要“尊经”?因为我们如果使华夏文化在我们手中中断了,我们将对不起我们的祖先,更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因为我们的现实社会如果失去了“经”,我们也就失去了根基,也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因为我们如果没有了自己的经典,我们民族的文化也就没有了自身的特色,没有特色之后也就失去了自我;因为我们民族的文化仅仅属于我们民族,也属于全人类,失去了民族文化将是全人类的一大损失。

“尊经”会束缚我们的思想、会影响我们的进步吗?不会。因为经典所告诉我们的只是原则,所有具体的事情还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设计与实施,就好象有了经线之后还需要我们自己去织上纬线;因为经典的原则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可以减少我们的时代局限,它就像建设未来的蓝图或设计蓝图的指导思想而不是现成的大厦。

“尊经”与我们今天所奉行的马克思主义冲突吗?不冲突。因为马克思主义强调“事物是发展的”,情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相适应;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其最根本原则是人类的幸福,而“六经”的“王道仁政”精神正是与此相一致的;因为一代政府可以有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一个民族也应该有能够超越具体朝代的文化传统。

(责任编辑:郑忠伟)

上一条:【夏秀专栏】读书不可勉强

下一条:【云尘子专栏】解释方向不变,华夏文化无法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