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云尘子专栏】大学中庸说解(六)
发布日期:2011-04-29   点击:

原文:

《诗》云(1):“邦畿千里(2)惟民所止(3)《诗》云(4):“缗蛮黄鸟(5)止于丘隅(6)子曰(7):“於止(8)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注释:

(1)诗:指《诗经·商颂·玄鸟》。(2)邦畿(ji1):天子的京都,包括京城及其郊区。(3)惟民所止:民众所居住之地。(4)诗:指《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绵蛮》。(5)缗(mian,通“绵”)蛮:小鸟的样子。黄鸟:鸟名,即黄雀。(6)止于丘隅(yu2):停落在地势高而且草木茂盛的地方。(7)子:指孔子,讳丘,字仲尼。(8)於(yu2)止:在选择停落之处时。

译文:

《诗经》中说:“京都方圆有千里,此为民众所居处。”《诗经》中说:“微小黄雀停落处,选在茂盛山坡上。”孔子说:“在选择停落之处的时候,应当知道自己应该停落在何处。怎么能作为一个人却不如小鸟呢?”

说解:

此段一开始就引《诗经》中的诗句,说京都是民众所居之处,为什么?因为国君要使国家得到治理,必须施行仁政,使天下人自愿归附到京都之中;同时,有修养的君子,要为国家、百姓尽责,就应当从政施仁。鸟雀可以择枝而栖,树枝却不能择鸟雀。因此,是否有贤德之材前来归附,不是由国君选择,却只能由贤德之材自愿选择。在这一方面,国君所能做的,只有建立在自身修养基础之上的治政措施。

接着,又引《诗经》中的诗句,说小鸟在选择停落之地的时候,会选择草木茂盛的高地。为什么这里说的是“小鸟”呢?人的才能与资质是不同的,因此,必然有栋梁之材,也有可以成为椽子、砖瓦的小材。材有大小,但是,都不可缺少。这里所说的小鸟,就好比是有某方面才能的人才。他们虽然可能达不到国家栋梁的要求,但是,也必然会选择更好、更适合的地方。地方执政者对百姓的这种选择,不能怨百姓,只能从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治政的措施上来反省。

最后,又引孔子的话,点明“鸟择良木而栖”,人也必然会选择合适的地方。所以,作为执政者,不能不注意自己的修养和治政的措施。如果能够做到使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知情达礼,哪位百姓会舍得离去?哪位百姓不愿意前来归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百姓呢?只有真诚地把自己的本性修养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拥戴。

原文:

《诗》云(1):“穆穆文王(2),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4),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5)。

注释:

(1)诗:指大雅·文王之什·文王 。(2)穆穆:端庄而深邃的样子。文王:指周文王。(3)於(wu1):赞美之辞。缉熙(ji2 xi1):始终光明正大的样子。敬止:对于立足点和最高境界都非常谨慎小心。(4)为(wei2):作为。人君:他人之君。止于仁:立足于仁,而且以仁为言行的依据。(5)与国人交:跟国中的人相交往。

译文:

《诗经》中说:“端庄深邃周文王,始终光明谨慎行。”作为他人之君应当依仁而行,作为他人之臣应当立足于谨慎,作为他人子女应当立足于孝道,作为他人之父母应当立足于慈爱,跟国中的人相交往应当立足于诚信。

说解:

小人注意修身,便可以成为君子;君子注意修身,便可以成为贤人;贤人注意修身,便可以成为圣人;圣人仍然不断修身,便可以成为至圣。至圣之德,“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文王何以能够成为圣人?在于他始终注重修养,因此能够保证本性始终可以光明正大,即使是已经有很高的修养,仍然保持谨慎小心。这也就是“止于至善”。

所谓“为人君止于仁”,就是说国君必须立足于仁心。什么叫“仁”?如果说“仁者爱人”,便是告诉我们仁的途径。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必然会被触动,就在这动情之际,具有对人的爱护之心,也就不会有意损害别人。但是,有了爱心之后,并不是就达到了仁的境界,毕竟爱心与节制自己的情感还不同,有时可能会因爱而生恨,所以,“仁者爱人”是对一般人而言的实践“仁”的途径。如果说“仁者人也”,便是告诉我们去做一个符合我们本性本心的人,同时也是顺应他人的本性本心,这样,我们就不会有意地去爱人,也不会有意地去恨人,所以,“仁者人也”是对已经有修养的人所提出的进一步目标。国君能立足于本心本性对待百姓,便是心正意诚,何愁国家不能治理好?

所谓“为人臣止于敬”,就是说身为臣子必须立足于敬。什么叫“敬”?一旦有了苟且之心,便不再符合“敬”的原则,所以,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以使自己的情感不至于远离本心本性,这样也就不至于因为个人的疏忽而祸国殃民。臣子应该是从有修养的庶民百姓中选拔推荐而来的,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举贤荐能”。这样的贤能,在从政的时候,究竟是唯国君之命是从,还是唯道义是从呢?必须是后者。臣子的言行,向上关系到国家民族,向下关系到庶民百姓,所以,不能不谨慎小心,恪尽职守。当国君的言行不合道义的时候,臣子有劝谏之责;当百姓的言行不合道义的时候,臣子有导引之责。假如臣子没有道义的修养,便无法规劝国君的错误,也无法导引百姓归于正道。因此,做臣子的怎敢不谨慎小心地修养自己?怎敢不谨慎小心地说话做事?

所谓“为人子止于孝”,就是说做子女的必须孝敬父母。什么叫“孝”?我们常常把它理解为只是晚辈对长辈的孝顺,这有没有道理呢?不能说丝毫没有道理,但是,只是讲孝顺却又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父母生育了子女,把子女养大成,子女才能知道怎么叫做孝顺。父母在养育子女的时候,一般来说,是丝毫不计较什么的,甚至会为子女付出生命。如此说来,子女长大成人了,为了让父母不生气,自己多少受一点委屈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毕竟天下父母没有几个是不爱自己的子女的。当时,我们也不能说天下父母都必然会爱子女,当父母之心受到名利欲望诱惑的时候,可能就会对子女不好,在此情况下,子女应当对父母进行耐心地劝说,否则,看着父母做错事却不劝说,叫做“陷父母于不义”。所以,只讲“孝顺”是不够的。实际上,没有私心的“孝”,只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自然关系。这个字的上面是一位长头发的老年人,下面是一个孩子,从中体现出来的意思是,当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照顾子女,当父母年老之后,子女照顾父母。做子女的能够在平时注意自己的修养,使父母生活的顺心如意;在特殊情况下用劝说的方式,以此减少父母的错误;在父母年老之后,能够使父母生活顺心、衣食无忧。这也就是“孝”的意思。

所谓“为人父止于慈”,就是说做父母的必须对子女慈爱。什么叫“慈”?此字由“兹”与“心”两部分构成,也就是“此心”。我们常常把它理解为“慈爱”之心,也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心,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毕竟还是“有意”的,实际上,父母对子女的情感往往基本上是来自本性和本能,父母并不想从子女那里得到什么回报。父母既然已经有了子女,就有责任和义务把他们抚养成人,并给以应有的教育,一般情况下,父母也不会逃避这种责任和义务。对于某些没有认识到自己本心本性的父母,可以用“慈爱”之心来加以劝导;对于已经有修养的父母来说,则应该从本心本性出发,尽量不受名利欲望的干扰。

所谓“与国人交止于信”,就是说任何人都别人都必须坚持诚信的原则。什么叫“信”?也就是说话时发自自己的本心,然后把所说的话落实到实践之中去,换个说法就是心口统一、言行一致。欺骗别人,实际上也就是欺骗自己的本心本性。凭借着欺骗的方式做事,哪怕只有一次,也将失去别人的信任,由此而带来很多的恶果。当我们总是想着互相欺骗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受害者,我们的社会人生都将陷入虚伪和尔虞我诈之中,谁还能生活得幸福安心呢?失去诚信的政府,终将自取灭亡。

所谓“仁、敬、孝、慈、信”,看起来是五个词语,但是,它们也只是从本心本性所生发出来的五个分支。假如不知本心本性,这五个分支便也必然出现病态。“君、臣、子、父、国人”看起来是不同的级别,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他们并非截然非开的,因此,一个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多次的角色变换,或者同时担任着几种角色;而且他们首先都是彼此相同的“人”,只是各自的责任与作用不同而已。如果不知道“仁、敬、孝、慈、信”的分别,不知道“君、臣、子、父、国人”的不同,我们就难以符合“礼”的原则;如果只知道它们的区别却不知道其根本,我们能说自己知道本性吗?能说自己知道怎么“做人”吗?

(责任编辑:杨霞)

上一条:【云尘子专栏】大学中庸说解(七)

下一条:【云尘子专栏】大学中庸说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