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云尘子专栏】《三皇时代略述》01
发布日期:2012-11-30   点击:

说明:以下说法,基本上都是从王大有先生《三皇五帝时代》一书中摘录整理而来,其中略有增删改变。

【1】自从天地生出人类之后,人类就懵懵懂懂地生活着,无知无识,不知天地之别,虽然生为人形,但一切行为跟禽兽也咩有多少区别。直到盘古氏判明了天地之别,由此而使人类明确了自己所处的地位,人之上有天,人之下有地,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这是关于人类地位、天地人三者关系、人类的职责的巨大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个开端,那么,一切文明、文化都无从说起。这就是所谓的“盘古开天辟地”。

【2】此后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千年、多少万年,也不知道曾经有过多少个族群,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其中的有巢氏和燧人氏对人类文明的功德是无法估算的。使人类知道了建造房屋,是有巢氏之功;使人类知道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结绳记事的方法,并开始观测天象,则是燧人氏之德。为什么说有巢氏有功、燧人氏有德呢?功是有形迹和数量的,德是超越形迹和数量的。燕子、蜂蚁也能筑巢,所以,人类能建造房屋并非区别于禽兽的关键所在,但能有益于人类;观天象、察天文,是“明天道”必不可缺的前提,所以,观天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文化,它已经超越了“形而下”的“器”,而开始向“形而上”的“道”迈进。

【3】据王大有先生考证,大约在距今1.2万-9000年前,燧人氏部落的族众在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地区及其南部的湟水流域、甘肃东部的六盘山地区得到很大发展,允姓、风姓、婼姓三族繁衍最快,从而又分化出众多分支,其中最重要的有: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燧人氏后裔的活动中心或观象祭天中心有三个:第一是古昆仑山脉(《山海经》中称之为“群玉之山”)主体的合黎山、龙首山,第二是湟中拉脊山,第三是六盘山。昆仑山上居住着九个以虎为神物的氏族,与后来的伏羲氏有渊源关系。昆仑山西部是“弇山”,又称“弇兹山”,在这一带居住的人,其宗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称为“弇兹氏”,分为青蛇部和红蛇部两支。在弇州西部的瓜州(允州),有华胥氏族群,是又华氏和胥氏联姻而成,他们在合黎山、拉脊善建立观测天象的八索绳表。此后,华胥氏在甘肃天水秦安地区化育出伏羲氏族。伏羲氏和女娲氏时代联姻,合成一族,以龙为宗神,后来,他们逐渐向东、向南迁徙。伏羲氏后裔又与雷泽氏联姻,其神物为龙人合体,后代称为“龙的传人”。他们有的仍然居住在允州、雍州,有的继续迁徙,或到了青藏高原而成为藏民,或到了山东兖州。盘瓠氏逐渐成为后来的羌人或藏民。

【4】燧人氏的后裔之中,后来最为兴盛的是伏羲氏,可以称之为“燧人伏羲族团”。这个族团主要分为两路,南路主要是黑虎支,北路是白虎支和牛羊支,其中的伏羲一族首先学会畜牧养殖、培植牧草和莱麦(野生麦),当他们来到中原的时候,把这一切传到了中原。中华民族把伏羲氏共认为人文初祖、百王之先,称之为“泰一”、“太乙”、“羲皇”。伏羲氏时代,从距今(2012年)9736年,到7020年,前后有77代君主。在这个时代里,他们最主要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畜牧业的发展,牧草的培植,莱麦的引种和改良;第二,“造书契”,即文字的发明与推广;第三,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遵照《河图》《洛书》创制《连山易》,明立天道,用于指导治国;第四,校订历法,以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颁行上元太初历,开始以寅月为正月,创制和确立天干地支,并且形成了天人交通的专职人员-巫觋(女为巫,男为觋);第五,开始设立以龙为名的各级官职,并制订婚嫁礼仪;第六,创造出琴瑟等乐器,并以《扶来》为国乐,遵奉天地之道、礼乐治国的原则得以确立。伏羲氏以木德王。

【5】距今大约7412年之后,洪水泛滥成灾,在这种情况下,居住在华北临海的伏羲、太昊-少昊东夷族群,被迫向南、向西、向北迁徙;居住在古昆仑山一带的燧人-赫胥-伏羲西羌族群,被迫向南迁徙。东夷族群的始祖是炎帝-神农氏、黄帝-天黿氏;西羌族群的始祖是太昊-少昊氏、蚩尤氏。他们共同的始祖则是燧人-华胥-伏羲女娲氏。伏羲氏时代的男巫群体形成了有典氏,女巫群体形成了有蟜氏。有典氏娶有蟜氏之女附宝,生下黄帝,姓姬,成为天黿氏首领,以黿鱼(鳖类)为标志,“黄”字即源于“黿”字。有典氏君主娶有蟜氏之女任姒,生下炎帝魁隗氏(也叫连山氏);又一位有典氏君主娶有蟜氏之女女登,生下炎帝烈山氏。也就是说,黄帝天黿氏和炎帝都是有典氏与有蟜氏联姻所生,魁隗氏和烈山氏分别是炎帝族群中的两代君主之号。有蟜氏的女登族善于种植粟、黍、稷等庄家,女登嫁个炎帝,把这种技术也带给了炎帝部落,后来,烈山氏在华山、王屋山、太行山南麓分化出了神农氏氏族,一直发展到鲁西、豫北,兴盛于山东曲阜。

【6】炎帝和神农氏是两支,同时并存,各有君主世系。第一支,炎帝魁隗氏,也叫连山氏,继承伏羲氏《连山易》,但改用火名来设置官职,各种官职都与天上星宿相对应,分别是春官大火(对应心宿二)、夏官鹑火(对应荧惑火星)、秋官西火(对应参宿和觜宿)、冬官北火(对应辰星水星),中官中火(对应太一极星);他们承袭伏羲氏测算天象之法,擅长勾股历算;为了使百姓互通有无,而设立了“日中为市”的方式,就是在中午的时候设立集市进行交易。炎帝以火德王,传承燧人氏钻燧取火之法,火种流传于天下;制订太阳历,发现太阳之中有日乌(三足鸟);制订荧惑火星历,重视对南方朱雀七宿的观测;发明刀耕火种之法,以刀割草木加以焚烧,以草木灰做肥料,以耒耜耕种;发明烧陶之法,创造彩陶礼器文明;用陶器作模范铸造工具,融化石头做成琉璃;在风俗上,以红色为贵,崇尚黑色,施行火葬。炎帝时代的世系如下:第一世是炎帝(生于距今7015年),第二世是炎居(6977年),第三世是节并(6941年),第四世是戏(6829年),第五世是祝融(6783年),第六世是共工(6742年),第七世后土(6698年),第八世是唭鸣(6678年),第九世是夸父(6645年),第十世是祝融氏的赤召(6664年),第十一世是共工氏的墙夷(6628年),第十二是夸父族的捷个(6605年)、第十三世是夸父族的大笪(da2,6537年),第十四世(末世)是大汉族的戈(6566年生,6517年卒),炎帝时代结束。

【7】第二支,烈山氏(也叫厉山氏),本是盘瓠族后裔,身在有典氏中的大典族中,娶有蟜氏之女,生下儿子名叫“柱”,居住在伊川,因此也叫伊耆氏,担任大典氏的司天大巫、柱下史,能养殖百谷和百蔬,并且以此教导百姓,因此也被尊为稷官田正,守候在羊角华表柱前面,功德很大,在世时人们称之为农官,死后被尊称为神农,由此而确立神农氏之名。柱生下长子名石耳和次子名农。农以及其后的两代都是作为炎帝时代之下的田正,对炎帝时代的农耕繁荣贡献很大,但都不在君主之位。在炎帝的第五世,祝融和共工相争为君,祝融获胜;其后,共工夺会失地,而成为炎帝时代第六世君主,从此以后,炎帝族内乱,柱的孙子临魁得到人们拥戴而称帝,向上追封一位而称之为神农。炎帝虽然没有从此灭亡,但是,炎帝百姓却有很多归附神农,炎帝名存实亡,分裂为东西两部。但是,炎帝和神农的后裔从此冲突不断。神农氏时代,继承炎帝时代的火德太阳历;继《连山易》之后,创立《归藏易》,重视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繁殖之道;重视对东方青龙七宿的观测,制订出兼顾日月运行的阴阳合历(后称为夏历),并确定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耕;考察万物的性味,用来养生治病,编成《神农本草经》,后世经李时珍增订成为ie《本草纲目》。神农氏世系如下:第一世是神农(生于距今6785年),第二世是临魁(6758年),第三世是帝承(6713年),第四世是帝明(6675年),第五世是帝宜(6650年),第六世是帝来(6613年),第七世是帝克(6585年),第八世(末世)是榆罔(生于距今6573年,卒于6496年),神农氏时代结束。

【8】神农氏时代,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在炎帝时代中期开始,因为祝融氏和共工氏争位,已经开始了乱象,而神农氏本来是炎帝之下的田正,虽然得到天下许多人的拥戴,但祝融与共工等族的一些人却认为神农氏是夺权篡位。炎帝部落分裂为东西两部之后,西部称谓炎帝本部,以华山为中心,祭祀炎帝诸祖先;东部为神农氏本部,在太行山南麓,开始时与祝融、共工相邻而居,后来到了博山、历山等地,建都于陈留,再后来又到了大庭氏共工的故居曲阜,最后称霸于三苗九黎。蚩尤拥戴炎帝,视神农氏为敌,他们把神农氏所崇奉的三足乌蔑称为“黑乌鸦”,把神农氏驱逐出了三苗九黎,灭掉了神农氏的很多支裔,迫使神农氏退回了陈留。

【9】蚩尤属于东夷的人方,是人方的阳夷、风夷中的黑蛇支,是伏羲氏的后裔修族的嫡系传人,所以姓风,以枫香树为社树。“蚩”字又多重涵义,一事指修族黑蛇部的栖息之地,是一种土城;二是华胥氏、赫胥氏“步天”的观测天象方式,丈量土地时,以指为寸,以掌为尺(一掌五寸,两掌一尺),以步作里程(一步六尺),立表竿测天象为步天;三是由“虫”和“止”构成,“虫”是蛇之象,“止”是日光和鸟首所构成的首领所戴的皇冠之形;四是后来在蚩尤被灭之后所加的意思,即丑陋。“尤”字也有多重涵义,一是与所尊崇的蛇相对应,“虫”、“尤”、“九”都来自《山海经》中的“肥遗”;二是蚩尤后裔的三苗的象征,表示三个分支,他们当初主要生活在冀州一带;三是“異”的意思,是其首领的所戴的皇冠上的三道五根鸟羽加上人形而构成的,“田”字来自“苗”、“冀”、“翼”,其中的“艹”、“北”、“羽”都是从鸟羽变化而来,“共”字则是人体的形状;四是后来所产生的“最”的意思。蚩尤还继承了女娲氏黑虎族对黑虎的崇拜,把与“黑蛇”相关联的“九”、与“黑虎”“黑牛”、“黑羊”相关联的“黎”联系在一起,于是,蚩尤又可以称为“九黎”。他们在所生活的地方,经常使用黑色水牛来犁地耕田,种植黍稻,黑水牛还可以作为涉水的坐骑,用牛角作为攻击敌人的武器,因此,蚩尤九黎族人又尊崇水牛为圣牛。他们在作战时,身披牛皮,头戴牛头,远远望去,好比是牛首人身,有四目(人的两目加上牛或羊的两目)、六手(人的两手加上牛或羊的四足)、八手八足两首(三层牛皮有六手六足三首,加上人的两手两足为八手八足,有两张牛皮去掉牛首留一个,加上人自己的头颅便是两首)。三苗可以从先祖三苗、蚩尤三苗和今之三苗这三方面来说。先祖三苗应该是从祁连山、古昆仑山而进入了大地湾的;蚩尤三苗包括银平坝的张姓苗支、金平坝的杨姓苗支、锡平坝的罗姓或李姓苗支,后来在与轩辕黄帝交战中,张姓和杨姓失败,剩余的三苗九黎族人向南迁徙;今之三苗主要有生活在湖南西部、贵州东北部的东部苗支,生活在贵州西北部的中部苗支,还有生活在云南的西部苗支。

【10】蚩尤完善了二十八星宿体系,把伏羲女娲时代的绳表观测法改变为髀骨纪历法,将“天主”和“人主”同一,设立了“八主”,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而蚩尤自身为兵主,长官其它七主。奠定了筑城的规制和方法的基础,用夯筑基,用版垒墙,屋有明堂,城有城郊,以祭坛为城镇中心。发明了水田牛耕的水稻耕作方式,并在兴修水利方面很有造诣,发明了舟船以便交通;把把有八十一个分支的一的三苗九黎组成了一个统一的东夷联盟。制订了中国最早的刑罚——五刑,如割鼻、割耳、刺面等,用来惩罚罪犯。使族人采矿石与水砂炼制金属,创造了金属兵器,如剑、矛、戟,还制作了铠甲、头盔等物,因而有“食沙石子”、“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之说。首次举行会盟大典,有了注重武力而称帝号的严格形式:角牴斗牛(大概是通过公牛相斗或人与牛相斗,以得胜者为帝),履虎尾(大概是脚踏老虎尾巴以示获胜),执铜钺(手持铜制的斧钺以示威武),践帝位(登上帝君之位),号帝尤(大概是最早自定帝号者),全称“灵威仰苍帝”(通天达地位灵,冶金制兵执钺为威,仰观俯察传天数为仰,承袭东方太昊之德为苍),而且还横戈明志。首次设计制作了合“天、地、日、月、时、人、神、宗、祀、巫、军”于一体的皇冠——“異”,像玉钺之形,上游太阳鸟,上弧像天穹,中间凸起像天中心(天齐),下弧像斧钺威仪;天齐两侧共插八支羽毛以象八方,戴二十四个羽绒球以象二十四节气;三颗红宝石镶嵌为望月,望月两侧各有蚩尤族徽;另外还有灵台红日纹、表示领土社稷的“田”字纹、表示祖先的十个箭头。在冀州北部设立天文灵台中心,开辟了冀州西部汝水上游流域。总之,蚩尤氏的这些“贡献”,与伏羲氏、炎帝所奉行的正道不同,可谓霸道的做法。蚩尤始祖的世系如下:第一世是虺(huī生于距今6611年),第二世是吼(6590年),第三世是尤(蚩尤,6560年),第四世是蚩啄(6547年),第五世是回虻(6526年),第六世是{上Υ下Ω}(6487年),第七世是{上山下几}(生于6463年,卒于6407年),蚩尤称君的时代到此结束。

(责任编辑:薄其一)

上一条:【夏秀专栏】飞扬青春   风华济大(上)

下一条:【云尘子专栏】《三皇时代略述》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