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轩辕称帝之后,对于当初的蚩尤族人采取了分流的措施,把他认为善的迁移到了“邹屠之地”,把他认为恶的流放到了“有北之乡”。“邹屠之地”是什么地方呢?当初刑天氏把蚩尤遗体转移到邢台之后,让阚姓族人秘密转到了河南濮阳西水坡下葬。当时负责此事的有两族,一个是屠龙氏屠比夷族,另一个是蚩尤的亲家{女+取}訾氏常羲(或者叫常仪、昌意)。屠龙史奢比夷族,《山海经》中称之为“奢比之尸”,“屠”字就是来自“奢尸”二字的合体,即蚩尤族民众的阚姓族人,他们在东平湖梁山北面的黑虎庙和台前村的阚乡城内立了一个高达七丈的蚩尤冢,每年十月举行祭祀,他们为了给蚩尤守陵,所以假意答应归顺轩辕,表示自愿留在河南濮阳附近,而成为屠龙氏屠比夷族,他们居住的地方也就被成为“屠”。{女+取}訾氏常羲又在山阴巨野县建造了蚩尤的肩髀冢,他们就居住在山东兖州南的邹县、西南有个邹邬,还有青州淄博的邹平,他们与少昊青阳氏联姻。因为他们的祖先{女+取}訾氏发明了十二月历法,正月叫做孟陬,这个“陬”字就是“蚩尤”二字的“急读”之音,转而成为“邹”字。他们也在十月祭祀蚩尤,但是,他们知道蚩尤的真身葬在河南濮阳,在这里所建的肩髀冢是为了寄托他们的哀思。以上两族的后人就世代居住在“邹屠之地”。他们后来形成了豫地的三苗,到了五帝时代的少昊、颛顼、帝喾时期再次兴盛起来。“有北之乡”在哪里呢?肯定是在当初蚩尤族最盛的冀州和幽州更北面很远的地方,应该是在辽西走廊以北。在与轩辕交战过程中誓死不降的蚩尤氏部分族人,被轩辕认为是恶人,所以被流放到这里。他们这一支是蚩尤族的骨干或精华,被流放到了会龙江、松花江流域,后再再迁徙道外兴安岭,最终甚至与轩辕氏的部分族人迁徙道了东北亚、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分布在田纳西州、俄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有阿尔堪萨斯大学博物馆收藏的斯毕达·蒙特的贝雕为证。
【22】蚩尤军民被黄帝轩辕氏分流为三部分,其中战败的蚩尤主力被遣散到“有北之乡”,一部分被留居“邹屠之地”,除了这两部分之外,还有大批军民向南逃亡。向南逃亡的又分为两支,一支从兖州向南,顺着涡水、潍水、淮河向东迁徙,在扬州地区落脚,以苗山(茅山)为灵山,与南方太湖地区河姆渡-崧泽居民隔长江而居,成为扬州居民。另一支自兖州、豫州南下,渡过洛水、汝水、{氵+蚩}水,从南阳盆地翻过桐柏山、大别山,在这里留下了夸父桐柏支的巫支祁,在浠水流域有封豨氏,在巴水有蚩尤修氏,在举水有夸父崇吾山宗支;鸡公山南的滠水有聂耳国,西部澴水有从泾河迁来的共工氏;桐柏山南的涢水上游有天吴虞氏,中有有历山氏,下游有祁姓神农氏后裔。第二支的一部分进入荆山、大洪山区,共工氏的一部分留在了大红山区,汉水襄阳有朱襄氏,宜城有常宜氏,钟祥有祝融的分支钟山氏;漳州、朝阳、漳水一带,有太昊句芒重氏,沮水有女娲后裔,沮漳河则是句芒重氏和女娲氏的合居地;黄柏河有柏皇氏后裔,长江西陵峡有与蚩尤和少昊联姻的{女+取}訾氏常羲,以宜昌为都邑,又迁到宜都。就这样,他们在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重建了炎帝祝融三苗九黎的三苗国。把东夷的大汶口文化、炎姜的仰韶文化带到了淮河长江流域,由此儿诞生了太溪文化、区嘉陵文化。后来,桐柏山、大别山水系的氏族繁衍生息,一部分继续南迁,进入荆州水乡的鄱阳湖、洞庭湖一带。因此,炎帝时代虽然过去,但是,他们并未断绝,而是和黄帝氏族的人一起生活在中华大地,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
【23】神农氏榆罔退位之后,在卢氏城思前想后,黯然神伤,终于明白了天道退行之理。天道无私,人道重德,如果纵欲极私,则互相杀戮。卢氏城在华山,这里本来是祖先华胥与兄弟夸父的故乡,如今却都已人去地孔,他认识到,若不是当初自己争强好胜,自己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此地也不至于道这个地步,虽然说天灾是一个原因,但是人祸也是一个原因。于是,他决定离开卢氏城,沿丹水南行,到了谷城,去传播谷物种植之术。此地其后潮湿闷热,疫气瘴气很重,随他而来的神农氏族人水土不服,病死众多。于是,榆罔到仙人渡寻找药物。他用赭红色的药草做成一条鞭子,涂上从丹水河中采来的朱砂,用来鞭打百草,这样既可以驱赶虫蛇,又可以识别百草药性。他还亲口尝试各种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其性味,观察对自身的影响和自身的反应,确定百草的主治病症以及疗效。他又到武当山和大巴山寻找药物,一路教人种谷,为民治病。后来还到原始森林中采药。神农榆罔的功德,得到了周围族众的尊敬,即使是当初与之交战的蚩尤炎帝联军的族人,也不再记恨旧仇,沮漳水的祝融氏等都愿意追随他学习识药、辨药、采药、制药、配药、和药、用药、疗病之术,使中医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他们把榆罔尊称为神农赤帝,把榆罔架梯采药之地尊称为神农架。当他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时,便到了可以直接洞察天地万物本性的状态,可以运用体内的浩然之气摒除邪气,并通过穴位经络养生治病,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祝融跟随神农从兴山到宜昌,南下洞庭湖。赤帝虽然可以用正阳之气排毒解毒,但是,无数次的尝毒,也在损害着他的正阳之气。当他尝到一种剧毒的断肠草的时候,毒性无法排除,最重肠断而离开人世。神农赤帝不仅对中医的药物和穴脉之学贡献巨大,而且开创了脉息诊病、砭石针灸之法,还做医巫诊方,留下了四卷《神农本草经》,是天下之医圣。此后,祝融继承榆罔之号,号称赤帝。实际上,当时,赤帝与黄帝主要势力各自分布在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可以说“各有天下之半”,共同促成了“炎黄子孙”的繁荣。
【24】在战争过程中,蚩尤氏与黄帝氏都曾有残暴之行,黄帝氏尤其残暴,因此,儒学之道中,虽然黄帝位在三皇之列,却并不盛称其事,而《史记》则将黄帝划入五帝之中,并且道家、道家把黄帝推崇得很高,玉皇大帝和西王母都与黄帝时代有关。不过,黄帝时代的几位君主的残暴,不等于整个时代的残暴。在黄帝氏族的先世,轩辕氏本名为天黿氏,发祥于甘肃天水东部70里的轩辕谷、轩辕台,即古昆仑山一带。古昆仑山是西王母(嫫母)的居住地,因此,其山也叫“西王母之山”。当时的轩辕酋长娶西王母嫫姆为妻,或者是轩辕酋长入赘于嫫母氏族,从此开始才有“黄帝”之称。西王母之国,即女子国,人们普遍长寿。约在距今7400-7000年前,轩辕黄帝因为大洪水而离开天水地地湾,向陕西岐山迁移,与彤鱼氏结伴同行。彤鱼氏居于姜水,天黿氏居于姬水。后来,彤鱼氏沿着渭水、泾水向东迁移,天黿氏则向洛水、延水迁移,漫布陕北,与共工氏相邻而居。两族的后裔分别名为鼓和延,居住在铜川和延水。天黿氏在延水与漯水氏嫘祖以及方雷氏女节联姻,嫘祖和女节都是西陵氏的分支。嫘祖接纳常羲(昌意或常宜),使之入赘为子。西陵氏嫘祖与天黿氏越过黄河,北行道桑干河,因为嫘祖居于此,所以桑干河命名为漯水。他们又沿着漯水北行,到了涿鹿盆地定居。共工氏和彤鱼氏先居在洋河,后来,共工氏进入张北地区,彤鱼氏进入赤城,昌意居住在尚义。
【25】距今6525年到6378年,属于涿鹿姬轩黄帝时代。他们建都于涿鹿,又名轩辕丘、轩辕台、轩辕城,今遗址尚存,故城在河北省矾山镇三堡村北,实测遗址城墙南北长510-540米,东西宽450-500米,城墙高达16米,顶宽3米,底宽16米。古人所说的黄帝寿命110-117岁,所指的都是涿鹿城时代的轩辕氏几代君主的执政年限,而不是一个人的寿命。轩辕氏在此休养生息百年之后,逐渐向南方迁移,进入灵宝姬姜有熊黄帝时代,即距今6378年到6270年之间。他们先到了王屋山,再到华山熊耳山,建都于河南灵宝的阳平。当时,此地炎热,百姓多病,因此,黄帝深为担忧。居住在鸿胪水边的鸿胪堡(今朱阳镇西台地)的大鸿氏鬼臾区向黄帝进言,推衍大易之道,顺天地之纪,通幽冥之占,明死生之说,达存亡之道,救人之性命。于是,黄帝由《连山易》、《归藏易》推衍出《乾坤易》。唐朝麻衣道者曾说,《连山》用于治天下,《归藏》用于论长生。《乾坤》则重在卜吉凶。至此,三皇时代的大道得以完善,天地人三才之道得以完全展现于天下。灵宝有熊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他得知宁夏崆峒山广成子的后裔在豫州临汝的密县,于是,就前往学习神仙道术;又西行岐山,向岐伯学医道以及针灸、穴脉之术,在归途中,收方雷氏的雷公为徒,传《灵枢经》给雷公;到肇山向柏与高学血脉运行之道和针灸原则和调治方法;又向榆附(少俞)和少师学习法术。后来,灵宝黄帝与岐伯、雷公论医道,传下《素问》和《灵枢》,后世合成《黄帝内经》一书,成为中医三大经典之一,灵宝黄帝也成为道教中的灵宝道君。这个灵宝姬姜有熊黄帝时代,可谓黄帝时代的鼎盛期,百姓安宁。
【26】距今6270年到6152年之间,属于新郑鬼酉缙云帝鸿黄帝时代。这个帝鸿不是大鸿氏鬼臾区。新郑,是河南新郑,当时黄帝氏族的都城所在地。鬼酉,是鬼姓姜支或姜姓鬼支的鬼臾区的后裔。缙云氏,是黄帝初期所立的夏官,属于以云纪官的五正之一,本来姓姜,受黄帝赐姓为酉,封在涿鹿新郑的大隗山,主管中天表木观测。帝鸿,应该是大鸿氏鬼臾区的后裔,大概是共工氏的一支。帝鸿氏和缙云氏都是炎帝魁隗氏的后裔。鬼酉是氏曾经主管观测天象,帝鸿氏鬼臾区曾经主管占星气。大概是因为明天数、通天道,而又入赘于有熊氏黄帝,所以才先后登上帝位,先后执政共有百年左右。距今6152年到6061年,进入黄帝时代末期,即汾晋姬祁帝轩黄帝时代。这个帝轩氏黄帝,是灵宝有熊黄帝后裔的分支,是姬、祁联盟的黄帝族领袖。他们从神农氏卢氏城、伊水、洛水,越过黄河,经祁家河、沿汾水,经霍太山、太原,到达吕梁山、云中山北端的轩岗,在轩岗建立帝都。此时,中原一带的少昊氏逐渐兴盛,而黄帝轩辕氏则逐渐衰微,帝轩则由轩岗返回本部涿鹿盆地,渐渐向西辽河发展,因此而有了洪山文化。此后中华民族结束“三皇时代”,而进入“五帝时代”。“三皇时代”是中华文化大道的创立期,汉朝孔安国《尚书序》中说:“三皇之书曰三坟,言大道也;五帝之书曰五典,言常道也。”北宋邵雍《皇极经世书》中说:三皇以道治国,五帝以德治国,三王以功治国,五伯以力治国。
【王大有著《三皇五帝时代》(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薄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