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所在的学校墙外有一条街,我们称之为“情人街”,因晨辉夕照中多有成双成对的情侣而得名。我的大学生活除读书外,唯一常干的“外事”活动就是去“情人街”上的一个馄饨摊坐一会儿。之所以说是“坐”而不是“吃”,是因为那个小摊实在是太简陋了:只有一辆双轮小车,就是街头常见的那种货摊车,上面装着煤球炉、锅、面袋、油、调料等一应物品,再就是黑乎乎的马扎和一张有着歪七扭八的腿的小桌。在这种环境里,馄饨再香我也是无法下咽的。
我去那儿,只是因为喜欢那一家三口的安然平静和其乐融融的气氛。夫妻老板身上没有一般小商小贩那种油腻腻的脏:朴素甚至早已过时的衣服一直干干净净;女老板还常在脑后梳一条一丝不苟的长辫;孩子有四五岁的样子,也被收拾得利利索索;过路行人来来往往,他们从不吆喝着招揽生意。有人吃饭时,女老板包,男老板煮,孩子也知道给客人递双筷子。“工作”时,我从未见过他们说过话或者谁“指挥”过谁,但他们的配合一直是那么默契。闲了的时候,小孩子往往会又跑又跳,又唱又舞,这时夫妻俩就会倚在摊车上,幸福地笑着看孩子表演,间或不失时机地鼓掌助兴或鼓励。
相较于浪漫的双双对对,老板一家更令我感动。正是他们日子中那份默契,那份乐观,那份实在,吸引了我。后来老板知道了我光临他处不在吃,就不再让我掏钱,说只要我有空,就可以去那儿“串门”,他们甚至还为我准备了一只简陋的小板凳,是男老板自己用废木板钉的。
四年级的那个冬天的一天,我突然发现那馄饨摊不见了,心情一下子低落下去。整整几天我都在想那一家究竟怎么了。直到现在,我还是时不时地想起那一家三口。我总是想,他们一定是攒足了钱回了南方老家,不再在外流浪了吧。我希望是这样的。
(责任编辑:华怀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