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云尘子专栏】中庸说解(第八章)
发布日期:2013-03-29   点击:

第八章服膺章

原文:

子曰:“回之为人也(1),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2)。”

注释:

(1)回:指孔子弟子颜子,名回,字子渊。为(wei2):做。(2)拳拳:紧握而不放松。服膺(ying1):从内心信服。弗(fu2):不。

译文:

孔子说:“颜回在做人方面,选择以中庸为原则,得到某个方面的善,就牢牢把握住并从内心信服而不再失去它。”

朱注: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回,孔子弟子颜渊名。拳拳,奉持之貌。服,犹着也。膺,胸也。奉持而着之心胸之间,言能守也。颜子盖真知之,故能择能守如此,此行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

说解:

从《中庸》开头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来说,逆推回去,就是行教化要先修道,修道需要先做到率性,要率性需要先知道什么是“天命之性”。中记载孔子称赞颜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子之乐究竟在何处?在于能够“率性”。他不因为外在条件而改变本心本性,能够在喜怒哀乐之时“皆中节”,因此也就是达到了“乐天知命”的境界。

“乐天知命”却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依据本性做人做事,所以,颜子“用中”而去把握好每一点善心、做好每一件善事,如此积累善心善行,明德也就自然显现出来,道德修养的境界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尧舜能够如此,颜子能够如此,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如此。然而为什么达到尧舜、颜子这样境界的人很少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或者忽略过一次次善心善行,或者望而却步,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好高骛远,而归根结底是因为守不住自己的本心本性。读《大学》至此,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如此呢?

(责任编辑:薄其一)

上一条:【云尘子专栏】中庸说解(第七章)

下一条:【云尘子专栏】中庸说解(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