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孟子》学记·公孙丑下·沈同章
发布日期:2020-12-08   点击:

沈同章

沈同以其私问曰(1):“燕可伐与(2)?”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3),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4)。有仕于此(5),而子悦之(6),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7);夫士也(8),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9)?”齐人伐燕。或问曰(10):“劝齐伐燕(11),有诸(12)?”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13):‘可。’彼然而伐之也(14)。彼如曰(15):‘孰可以伐之(16)?’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17)。’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18)?’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19)。’今以燕伐燕(20),何为劝之哉(21)?”

注释:

(1)沈同:人名,齐国臣子。以私问:以私人的身份询问。(2)燕(yan1):战国时的诸侯国之一。伐:讨伐。与(yu2):语气词,同“欤”。(3)子哙(kuai4):人名,燕国国君。不得:不应该,没有资格。与(yu4)人燕:把燕国给予别人。(4)子之:人名,燕国国君子哙的丞相。(5)仕:从政做官的人。(6)子:指沈同。之:指某个官员。(7)吾子:您。(8)夫(fu2)士:那个士人。(9)于是:对此。(10)或:有人。(11)劝:鼓动。(12)诸:之乎。(13)应(ying4):回答。(14)彼:指沈同。然:认可。(15)如:假如。(16)孰:谁。(17)为(wei2):成为。天吏:上天的使者。(18)与(yu2):语气词,同“欤”。(19)士师:掌管刑罚的官员。(20)以燕伐燕:凭借着像燕国一样的政令来讨伐燕国。(21)何为(wei4):为什么。

译文:

沈同以私人的身份询问道:“可以讨伐燕国吗?”孟子说:“可以。子哙不应该把燕国交给别人,子之不应该从子哙手中接受燕国。假如这里有个官员,先生喜欢这个官员,不向君主告诉,却私自把您的俸禄和爵位交给他;那个做官的士人,也没有君王的命令就私自从您那里接受,那么,可以吗?子哙把燕国交给别人,子之从子哙手中接受燕国,与此有什么不同呢?”齐国人开始攻打燕国。有人说:“(有人说您)鼓动齐国讨伐燕国,有这样的事吗?”孟子说:“没有。(当时)沈同问:‘可以讨伐燕国吗?’我回答他说:‘可以。’沈同认为是我鼓动齐国攻打燕国就去讨伐。如果沈同说:‘谁可以去讨伐它?’那么就会回答他说:‘作为上天的使者就可以讨伐它。’假设如今有人杀人了,有人来问我说:‘可以杀人吗?’那就会告诉他说:‘可以。’询问的人如果说:‘谁可以杀人?’就会回答他说:‘作为士师的人可以杀人。’如今凭借(政令)跟燕国一样的国家去讨伐燕国,为什么会去鼓动这种事呢?”

朱注: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伐与之与,平声;下伐与、杀与同。夫,音扶。沈同,齐臣。以私问,非王命也。子哙、子之,事见前篇。诸侯土地人民,受之天子,传之先君。私以与人,则与者受者皆有罪也。仕,为官也。士,即从仕之人也。)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天吏,解见上篇。言齐无道,与燕无异,如以燕伐燕也。史记亦谓孟子劝齐伐燕,盖传闻此说之误。杨氏曰:“燕固可伐矣,故孟子曰可。使齐王能诛其君,吊其民,何不可之有?乃杀其父兄,虏其子弟,而后燕人畔之。乃以是归咎孟子之言,则误矣。”)

说解:

沈同与孟子之间的对话,是私下的对话,因此,沈同的询问不是遵君主之命而来。沈同问是否可以讨伐燕国,孟子的回答是“可以”,意味着不是必须,也不是应该,更不是任何国家都可以讨伐。况且,孟子的回答,把重点放在了可以讨伐的原因方面。燕国的国君子哙是从他的前代国君手中继承过来的,而他的前代国君是由天子所任命的,他本人作为国君的职责是为天子保护民众,而不是把燕国作为他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他没有权力私自把燕国及其民众给予其他人。燕国的宰相子之,是宰相的身份,其职责是辅佐国君治理国家,除非有天子之任命,否则,他也没有权力私自接受子哙的给予。因为子哙和子之的做法都有罪,所以孟子说可以讨伐他们。同样道理,一个大夫的职位是受命于国君的,并不是说这个大夫就拥有了这个职位,他只是在这个职位上尽自己的责任而已,不能因为自己喜欢某个士子就私自把这个职位给那个士子,任何士子也不能私自接受这个职位。

从下一章可知,沈同把孟子的话报告了国君,他们自认为自己就可以讨伐燕国,其实并非因为燕国有罪而去讨伐,却是为了霸占燕国的土地和民众。齐国真的去讨伐燕国了,有人听说孟子曾经说燕国可以讨伐,所以前来质问孟子。孟子说,因为燕国君臣有罪,按照礼义是可以讨伐的,但是,必须是顺天道、合民意的王者之师才可以去讨伐有罪,这就好比说,只有掌管刑罚的官员可以杀掉有罪之人,其他人不能私自去杀有罪之人。然而燕国有罪,齐国是否可以讨伐它呢?齐国要讨伐燕国,必须有前提:第一,在有道的天子的授命之下;第二,在没有天子顺天保民的情况下,诸侯去讨伐是权变之法,虽不值得提倡,却基本上还可以肯定其事实;第三,即使是没有天子顺天保民的情况下,齐国也必须能行仁政而使本国的民众生活安宁,并且必须是为了安抚燕国的民众,才能有讨伐有罪之国的资格。孟子为什么说齐国讨伐燕国是“以燕伐燕”呢?首先,齐国自己尚且没有使民众安宁,而且讨伐的动机是霸占燕国,这样,齐国本来自己就和燕国一样是有罪之国,因此没有讨伐燕国的资格;其次,齐国军队到了燕国之后,杀害燕国的父兄,掳掠燕国的子弟,不仅不能使燕国民众安宁,而且是给燕国民众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违背天道和人心。

上一条:《孟子》学记·公孙丑下·燕畔章

下一条:《孟子》学记·公孙丑下·止嬴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