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孟子》学记·公孙丑上·慎术章
发布日期:2020-12-08   点击:

慎术章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1)?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2)。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3)。择不处仁(4),焉得智(5)?’夫仁(6),天之尊爵也(7),人之安宅也(8)。莫之御而不仁(9),是不智也(10)。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11)。人役而耻为役(12),由弓人而耻为弓(13)、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14)。仁者如射(15):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16),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17)。”

注释:

(1)矢(shi3)人:造箭的人。函人:造铠甲的人。(2)巫:通鬼神而以祝辞使人存活的巫师。匠:做棺材的工匠。(3)里仁:风俗仁厚的里巷。为(wei2):以为。择:选择地方。处(chu3)仁:身处风俗仁厚的地方。(5)焉:怎么。(6)夫(fu2):发语词。(7)尊爵(jue2):尊贵的爵位。(8)安宅:安居的宅院。(9)莫之御:无人抵挡。而:却。(10)是:这。(11)人役:受人驱使的仆役。(12)耻:认为耻辱。(13)由:犹如。弓人:制作弓的人。(14)为(wei2):做。(15)射:参加射礼。(16)中(zhong4):打中靶子。(17)反:回过头来。诸:之于。

译文:

孟子说:“造箭的人难道比造铠甲的人更没有仁心吗?造箭的人惟恐不能伤人,造铠甲的人惟恐伤害到人。巫师和做棺材的工匠也是如此。所以在学习某种技术之前不可不慎重地修养自己的善心。孔子说:‘人们以为在风俗仁厚的里巷才最美。不选择风俗仁厚的地方居住,怎么能算是智?’所谓仁,是上天所最尊贵的爵位,是人所能安居的宅院。没有人抵挡却不去行仁,这不能算是智。既不仁又不智,没有礼也没有义,只能做受名利欲望驱使的仆役。成了被名利欲望驱使的仆役却又认为做仆役是耻辱之事,犹如制作弓的人却把制作弓看作耻辱之事,犹如造箭的人却把造箭看作耻辱之事。如果知道什么叫耻辱,没有什么比修养仁德更重要的了。仁德的人就好比参加射礼:射箭的人端正自己的心态和举止然后发射;如果发射了却没有射中靶子,不怨恨胜过自己的人,只回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朱注: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

(函,音含。函,甲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矢人之心,本非不如函人之仁也。巫者为人祈祝,利人之生。匠者作为棺椁,利人之死。)

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

(焉,于虔反。夫,音扶。里有仁厚之俗者,犹以为美。人择所以自处而不于仁,安得为智乎?此孔子之言也。仁、义、礼、智,皆天所与之良贵。而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而兼统四者,所谓元者善之长也,故曰尊爵。在人则为本心全体之德,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人当常在其中,而不可须臾离者也,故曰安宅。此又孟子释孔子之意,以为仁道之大如此,而自不为之,岂非不智之甚乎?)

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

(由,与犹通。以不仁故不智,不智故不知礼义之所在。)

如耻之,莫如为仁。

(此亦因人愧耻之心,而引之使志于仁也。不言智、礼、义者,仁该全体。能为仁,则三者在其中矣。)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中,去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说解:

孟子比较制作箭的矢人和制作铠甲的函人,不是为了贬低矢人而抬高函人;后来又比较通过巫术使人生存的巫觋和制作棺材而埋葬死者的匠人,也不是为了贬低匠人而抬高巫觋。孟子是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们选择某种技能的时候,不能不谨慎。难道孟子是让人们不要当矢人或匠人吗?当然不能这么说,但是,有君子之志的人,就不应该选择这样的技能去学习;小人从事了这样的职业以后,学习君子之道也可以避免邪恶,一般人如果选择这样的技能或职业,因为自身修养不够,所以,很容易使自己逐渐趋向邪恶。孟子说得很清楚,在矢人或函人没有从事矢人或函人职业之前,在巫人或匠人没有从事巫人或匠人职业之前,他们具备同样的恻隐之心,并非函人比矢人、巫人比匠人更有仁心,但是,在他们从事矢人或匠人职业之后,往往因为外在利欲的诱惑、熏染,以及职业技能的需要,矢人很容易趋向于追求箭的杀伤力,唯恐其箭伤人不重、杀人不多,匠人很容易趋向于期望他人早死、多死、大富大贵的人死,以便多卖出棺材、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恻隐之心渐渐被遮蔽,从而难以修养自身的仁德。固然,有德之人,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可以在职业中贯彻其德,但是,在选择职业之前,尤其是修养尚未完善、心性未定的时候,最好是慎重选择自身的职业技能。

为什么如此呢?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人们选择居住的地方,一般都会选民风淳朴的地方,都会选择有仁德的人家做邻居,有谁会愿意选择充满流氓地痞的地方居住?有谁会选择自私自利、坑蒙拐骗的人家做邻居?所以,任何人都愿意选择有仁有义的地方居住,都会愿意选择有仁有义的人家做邻居,这是人之常情。孟子说,仁慈之心,是上天赋予给人的最高贵的爵位,并不是人所能赋予的,也不是人所能剥夺的。同时,仁慈之心,也是人能够得以心安理得之所在,如果某人不仁,则其心难得安宁。没有人阻挡,没有人能够剥夺,人却自己放弃仁慈之心,自己不求心安理得,相当于天赐予最尊贵的爵位却不接受,相当于本来可以获得内心安宁却宁愿让自己处在患得患失之中,这当然不可谓之符合智慧的做法。对于人来说,仁慈之心是如此,礼、义、智、信同样是上天所赋予的最尊贵的爵位,同样是人得以内心安宁的关键所在,人为什么要拒绝呢?为什么要放弃呢?人之所以能成为圣贤君子,在于能守此天爵;君子之所以能“坦荡荡”,在于能居此安宅;小人之所以“常戚戚”,在于自己舍弃此安宅。

不仁,不是无智,而是好像有种子却不让它发芽成长,所以是不智。不仁不智,也就谈不到言行有礼有义。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是谁造成的?是一个人自己被名利欲望所驱使、劳役。一个人认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而被名利欲望所驱使、劳役,却又把被驱使、劳役认为是耻辱之事,那就好比是制作弓的人有能力制作弓却把制作弓看作耻辱之事,好比制作箭的人有能力制作箭却把制作箭看作耻辱之事。人人都生来具备仁之端、智之端、礼之端、义之端,恻隐之心,自己不修养充实完善它们,就好比是制作弓箭的人不制作弓箭;因为不制作弓箭而导致耻辱,与因为不修养完善自己而导致自己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耻辱一样。因此,关键在于自身是否修养完善自己。

孟子用“仁者如射”来说明修养完善自己的诀窍所在。首先,“射者正己而后发”。参加国家选拨人才的射礼,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心身,然后再把箭射出。自己的心身端正,或许有射不中的时候;如果心身不端正,即使偶让你射中也没什么可取。同样道理,一个人注重自身的仁义礼智修养,或许偶然会有不完全符合仁义礼智的言行;如果不注重自身修养,即使偶然有貌似仁义礼智的言行也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其次,“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自己射箭不中,并不是因为别人胜过自己而造成的,而是因为自己的心身不端正,或者技能不够,所以,不应该怨恨别人胜过自己,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怨天尤人而忽略自身修养,是妨碍自身修养的最主要问题。

上一条:《孟子》学记·公孙丑上·乐善章

下一条:《孟子》学记·公孙丑上·四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