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69:治国章解(三)(2014.09.16)
发布日期:2020-05-22   点击:

各位群友好!我们的讲座增加“泰州学派心学生活经典”、“雅韵阁”、“雅韵阁(2)”三个群,今晚同时讲座的是101个群。欢迎朋友们来一起学习经典。

欢迎有志于学习君子之道的朋友一起学习,敬请不要以研究、评判、鉴赏、娱乐的态度对待经典。

今天,我们学习:“所恶(物)于上,毋(无)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协举)之道。”

【1】上下前后与左右,因我在中然后分。我所厌恶即不做,自正然后以正人。

这一段看起来好像很啰嗦,说到了“上下”、“下上”,说到了“前后”、“后前”,说到了“左右”、“右左”。然后,并且明确地说这就是“絜矩之道”。

这样啰嗦,却是必然的、必须的。首虽然“上下”、“前后”、“左右”包括了“六合”,但是,必须有“下上”、“后前”、“右左”才能包括所有的方向。

我们应该从这里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里的“上下”、“前后”、“左右”都是从“我”而分开的,也就是说“我在中”。这是中华思维方式的一个关键。

“所恶于上,无以使下”,指的是“我”如果厌恶上级的某些心意言行,那么,“我”就不要对下级有这样的心意言行;

“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指的是“我”如果厌恶下级的某些心意言行,那么,“我”就不要对上级有这样的心意言行。

“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指的是“我”如果厌恶前面之人的某些心意言行,那么,“我”就不要对后面之人有这样的心意言行;

“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指的是“我”如果厌恶后面之人的某些心意言行,那么,“我”就不要对前面之人有这样的心意言行。

“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指的是“我”如果厌恶右边之人的某些心意言行,那么,“我”就不要用这样的心意言行对待左边之人;

“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指的是“我”如果厌恶左边之人的某些心意言行,那么,“我”就不要用这样的心意言行对待右边之人。

这里所涉及到的“上”、“下”,“前”、“后”,“左”、“右”,都是从“我”来说的;换句话说,“我”所厌恶的那些心意言行,就要在“我”这里避免。

比如,“我”厌恶别人不孝、不悌、不慈,“我”就不要对别人不孝、不悌、不慈;“我”厌恶别人是贪官污吏,“我”就不要让自己成为贪官污吏。

比如,“我”厌恶别人不忠、不恕,“我”就不要对别人不忠、不恕;“我”厌恶别人坑蒙拐骗,“我”就不要有坑蒙拐骗之心,更不要做坑蒙拐骗之事。

这就是君子的“絜矩之道”。不做自己所厌恶的事情,是不是就已经够了呢?当然不是。这是从“底线”来说的,体现出来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能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是“向上”之道。治国者,平天下者,就在于能有这样的“规矩”、“制度”,而使国人、天下人遵循、守持。

因为“人人”都会厌恶别人对自己的不孝、不悌、不慈、不忠、不恕,谁都别人对自己的厌恶坑蒙拐骗,不仅仅是“我个人”如此。

因此,这是从“人同此心”而言的。治国者、平天下者制定规矩、制度,必须以此为前提和原则,然后才有可能“国治”、“天下平”。

既然是“人同此心”,那么,也就是治国者、平天下者同样有此心,可是,为什么自古以来的掌权者常常做不到这样呢?不过使因为私情、私利作怪而已。

需要避免的是,不要把这里所说的“厌恶”理解为个人的“好恶”之情,也不要理解为“天理”和“人情”的相互妥协,而是指“合乎天理的人情”。

【2】三皇之书为三坟,大道分列天地人。圣传道统在执中,人道关键在正心。

为什么说“我在中”是中华思维方式的一个关键呢?因为中华文化、中国大地,都有一个“中”字;因为圣人历代相传的“道统心法”就是建立在“中”字上。

首先,“三皇”确立了“天地人之道”,而以“人”效法“天地之道”,因此,“三皇之书谓之三坟”,“三坟”就是“三分”;“天尊地卑”,人在天地之“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效法“天道”而成“人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效法“地道”而成“人道”。

“人道”立,“人道”正,也就是“致中和”;能“致中和”,则能“参赞天地之华育”,从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从“三皇”开始,中华文化已经确立了“人”在“天地”之“中”的地位、正道,确立了“人”的责任和使命。人道正,则天地正。

中华文化以“天地”为“人类”之父母,如《西铭》所说“乾称父,坤称母”。所以,人类不能“战天斗地”,人类不能“制天命而用之”。

中华文化,是站在“人类”的“立场”去“尽人事,听天命”。所谓“六合”,亦即“天地四方”,由“我”而去看待上面的天、下面的地、四方的人与家国。

中华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而不是“天人相分”,更不是“天人对立”;讲究“人”在天地之间如何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而不是利用天地、他国、万物去谋求私利、私欲。

其次,在“三皇”之后是“五帝”,尧舜在其中。《论语》中说:“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尧舜遵循天之法则,而“允执厥中”。这里的“中”,不是“折中”,而是“我”与人人所同有的“本心”、“正心”。有此“心”,然后能“为天地立心”。

所谓“为天地立心”,不是天地本无心,而是以人之“正心”而通达天下人之心、天心、地心,成就与“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相贯通的“道心”

帝舜传授给大禹的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如果“人心”不正,则不知“道心”,“惟精”则“人心纯正”,“惟一”则“道心可得”。

“贯通人心”与“道心”的关键,就在于“允执厥中”,亦即“允执其中”。如果不能“执中”,而想要“国治”、“天下平”,是不可能的。

再次,“五帝”之后是夏商周“三王”。夏禹既得帝舜所传,其后,商汤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文王仁义,既然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那么,“仁义”正是“人道”、“中道”。

虽然未见周文王如此之言,但是,周武王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应该也是传自周文王,只不过是由周武王说了出来。书中无记载,不等于没有说过。

“三王”身在“天子”之位,而以“罪在朕躬”、“在予一人”自责,则无不是“执中之道”“自正正人之道”的体现。

最后,“三王”之后,上无“天子”,而“道统”由孔子、老子所传。孔子传“六经”,无不是与“道”相贯通的“人道”;

老子传《道德经》,既然是“道德”,也无非是“以道修德”、“以德达道”之义,只因后世的道家、道教尊老子为“道君”,儒家、儒教以“宗师仲尼”,所以,儒门不言老子传“道统”而已。

孔子之后,“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传“道统”,而以子思子所传述的《中庸》为“心法”。

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离正道则是中,万变不离其宗者则是庸。

朱子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不偏离正道,无所倚赖而永正,无过于人情,无不及于天理,便是中;平正而不变,则是庸。

综上所述,可见“中”字即使中华文化之宗旨所在,思维不可不以之为宗,表达不可不以之为宗,评判一切也不可不以之为宗。

由“中”可以上通于“天道”、下达于“地道”、旁通于“人道”。“絜矩之道”,上下之间为中,前后之间有中,左右之间有中。这个“中”何其重要可知。

【3】能中必然可以正,能正然后可以中。君能格致而诚正,方可修齐以治平。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这一段所垂示给我们的,是“絜矩之道”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教化”和“政令”的根本原则。关键在于“中正”。能“中”则必“正”,能“正”然后能“中”。

我们常常出的问题很多很复杂,究其根本,或在于“心不正”。所学偏杂而不正,可谓“格物”之功不够;不知判定偏正、是非、善恶之标准,可谓“致知”不够;

有得失、成败、生死之心,可谓“诚意”之功不够;遇事则被情感、欲望、得失而偏离或背离“本心”,则可谓“正心”之功不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之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可谓“修身”不够。“修身在正其心”,所以,“心不正”,则谈不到“修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既然“以修身为本”,既然“本立而道生”,那么,“修身”这个“本”不立,要想心意言行都合“道”,则好比是“无本之木”。

有史以来,没有听说哪个治国者是有意虐民害物而不想长治久安的,可是,为何成为“圣王”者罕见、成为“明君”者稀少?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频繁的“兴亡”?

原因还是要从“教化”和“政令”上去寻找。那么,“教化”和“政令”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治国者自身是否“心正”决定的。

如果“心不正”,也就必然不会行“絜矩之道”。因为不能“正心”,就不能“得民心”、“人心”,更谈不到“通天地之心”、“道心”。

如果“心不正”,即使有圣人之道,也会半信半疑、“去粗取精”,甚至会讥笑、歪曲、排斥、否定、批判,不可能以圣人之道行教化,不可能以圣人之道行政令。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所得的是众人助、天地助、鬼神助。失道者,所失的也是如此,纵然有邪神魔鬼相助,也只是加速灭亡而已。

离经叛道,必有患难。偏离了道,会走弯路而不能达;南辕北辙,会慢慢走向衰亡;背道而驰,则是速亡之邪道。

偏离正道,其“教化”和“政令”必有偏失;背离正道,其“教化”和“政令”则会邪恶。偏失,会误国误民,终至于自误;邪恶,会祸国殃民,终至于自取灭亡。

【4】上下前后及左右,厌恶之事止于我。君子仁以为己任,心正才能明明德。

“行教化”、“行政令”者,是治国者。“格致诚正”却是任何人自身之事。“教化”和“政令”,需要依据“絜矩之道”制订、执行;学习君子之道者,须以“絜矩之道”而行。

“学而知之”也好,“困而后学”也好,学而能成就好。惟有“困而不学”、“自暴自弃”之人,纵然有圣人在,也无可奈何。

学君子之道的人,当然要“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那么,“格致诚正”就是终生之事,也是担当“己任”的必要功夫。若不能行“絜矩之道”,则非君子。

既然“我”在“上下”、“前后”、“左右”之“中”,那么,学君子之道者,就不能不从“自正其心”、“自正其行”做起。

当厌恶上级心意言行的时候,则怨怒不已,乃至同流合污、阿谀谄媚、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或者以此心意言行对待下级,不是君子之道。

当厌恶下级心意言行的时候,不仅不加教导、纠正,反而以此心意言行对待上级,可谓知错犯错、错上加错,不是君子之道。

当前边的人,包括历史上的人,其心意言行令自己厌恶的时候,不想避免自己也犯同样的错误,却以此言行对待后边的人,让未来的人厌恶,不是君子之道。

当后面的人,包括现在的人,其心意言行令自己厌恶的时候,不想去改变、制止,却以此心意言行对待后面的人,或者继续做让未来的人厌恶的事,不是君子之道。

当右边或左边的人,其心意言行令自己厌恶的时候,不想去纠正、制止,却随波逐流,甚至如法炮(袍)制,去对待左边或右边的人,不是君子之道。

要学习君子之道,在于“素位而行,不愿乎外”,在于“求诸己”,在于“责无旁贷”,在于“不怨天尤人”。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正心”、“修身”。

“心正”,然后能“身修”;“心正”,然后能从“己心”而通晓人人之“心”,这也就是“明明德于身”、“明明德于家”、“明明德于国”、“明明德于天下”之必需。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70:治国章解(四)(2014.09.23)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68:治国章解(二)(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