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74:治国章解(八)(2014.10.21)
发布日期:2020-05-22   点击:

六、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1】以德为本财为末,本末本来是一体。由德生财是正道,不义之财终失去。

上一次,我们所学习的是:“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在此,以“德”开始,而以“财用”结束。虽然说其中似乎有几个步骤,但是,可以说有“德”是有“人、土、财、用”的总前提,换句话说,有“德”,才能有后面的一切。

因为有“德”才能有后面的一切,所以才说“德者本也”。可是,前面明明是说“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为什么不说“用着末也”,却说“财者末也”呢?因为从广义来说,“所用的任何东西”也可以归入“财”之中,或者说,“财”可以包括“钱”和“物”。

首先,这里说到了“本末”的问题,那就需要弄明白“本末”之义。把一棵树的树根、树干、树枝都画出来,经过变形而成为“木”。“木”里的那一横,是由树枝变形而来,下面的部分可以叫做“树根”。严格说来,并非全部的“树根”都可以叫做“本”。

只有与直接与“树干”相连的、最长的“主根”,才是“本”,所以,“本”字下面的一横,在甲骨文写法中是一个点,是对这个“主干”的强调。如果在“木”字的“树根”和“树枝”之间的“树干”上加上一个点,再把这个点变成一横,就是“朱”。

“朱”字后来被永久地借走,去表示“朱色”了,于是,就在“朱”字旁加了“木”,增加出一个“株”字,表示“树干”或“树桩”。在“木”字的顶端中间加上一个点,变成一横,于是就有了“末”字。可是,“末”与“未”是什么关系呢?

根据《说文解字》,“未”是树木的枝杈众多的样子,也就是说“未”字上端的那一短横是从枝杈变化而来,而不是指树木的“主梢”。因为枝杈众多是“生长有成”的样子,物成则味定,所以可以表示“味道”;既成则近衰,犹如日之将落,所以可以表示“昏昧”。

这样说来,“未”上的一个短横是树木之说实有,因此,“未”是一个“六书”中的“象形字”;“末”上的一个长横不是树木之所实有,而是为了给人指出所要强调的部分,因此,“末”是一个“六书”中的“指事字”。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明白了“本”、“朱”、“末”三个字的关系,顺便还明白了“末”与“未”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接着说“德”与“财”的“本末”关系了。一棵树木,必须有本,然后能有株有末;失去了本的树木,纵非死木,也无法再生长。

其次,再说为何“德”为本、“财”为末。亚圣孟子曾经引用阳虎的话:“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阳虎的本意是说:“若要求富,富则不仁;若要求仁,仁则难富。”君子则认为:“富贵在天,求未必得;人须修己,仁者为人。”

有人会说:“在世俗之中,不仁不义之人富贵者不少,既然不仁不义,便是无德,何以能富贵?”此是从其暂时富贵而言,不知其前因,更不知其后果。不仁不义,非其富贵之因,恰恰是其失其富贵之因;既富且贵,却不仁不义,必然造就恶果。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小人见之,但见“为财为食”而不见“死亡”;君子见之,则悲“为财为食”而“死亡”者。人有仁义,是有人心;有财而失仁义,则得其财而失其人心,沦落如同鸟类而不自知。

有仁义而富贵,不失其人道。苟且而得富贵,其来也速,其去也速。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误己误人,乃至害己害人,大则至于祸国殃民。为人父母,苟求不义之财,其子女难有孝悌之心;为人君臣,苟求不义之财,难免侵夺欺诈,扰乱人间。

【2】内心求财即内末,利用仁义是外本。重金所聘非君子,重赏所得难以仁。

所谓“外本内末”,是本末倒置,亦即重财而轻德,为财而用德。重财而轻德,实际上是无德,因为利用仁义而谋财,也就是把仁义当做求财的工具,这样的“仁义”,也就是被假借过来的“假仁假义”,不能说是真“德”。

“外本内末”表现为,内心的出发点是谋财,却打着“仁义”的旗号。比如,打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旗号,而倡导“发家致富”,大搞“富国强兵”。家庭富裕、国富兵强不是错误,如果出发点不是“仁义”,那么,其结果往往是“饱暖思淫欲”、无礼无义。

如果用树木来说明“外本内末”,那就是把树根显露在土地外面,而把树枝头朝下地埋在土里。这样的树木,无法生长起来。既然“德者本也,财者末也”,那么,“外本内末”也就是“外德内财”。“德”可以生“财”,要想由“财”而生“德”,那是不可能的。

或许有人会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财难道不能招来人吗?当今的重金招聘,俗话说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都是凭借财物找人吗?由此可见,所谓‘有德此有人’,在这个时代已经行不通了。”

诚然,“重金招聘”可以招聘来“人才”,但是,为“重金”而来之人,绝非君子。除非你能永远保持自己的富有,否则,一旦遇到危难、穷困,正是用人之际,恐怕为“重金”而来的人却会又为“重金”而另攀“高枝”,正所谓“利尽而去”。

诚然,“重赏之下”可以得到“勇夫”,但是,为了得到“重赏”而“卖命”之人,可能为了更多的“重金”而背叛,因为这样的“勇夫”有的会不顾“道德礼义”,只要能够获得“重赏”,就有可能无所不为,就像世俗之中“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做法一样。

一旦采用了“重金”、“重赏”的方式招人,那么,这样的人“得位”之后,所用之人也不会是“君子”,而只能用“能人”;已经“在位”的“君子”会被当做摆设,甚至会被认为“迂腐”、“无能”而遭到排斥;本来就不求名利的“君子”也会因无法行道而不来。

朱子把“外本内末”解释为“人君以德为外,以财为内”,之所以说是“人君”,而不是说“君子”,是因为“以德为外,以财为内”之人,可能会身居“人君”之位,根本就不可能是“君子”;同时,也意味着要避免这种情况,“人君”就应该先有“君子”修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至少要坚守情义、正义,如果能守住礼义、仁义更好,如果能守住道义则最好。要守住这些,不是容易的事,必须早有“止定静安虑得”的功夫,必须早有“格致诚正”的功夫。

最近,看到有人说:“儒学所讲的这些东西,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经不适用了。”当然,如果我们安于现状,甘心于“人不像人”、“人类社会不像人类社会”的状态,而不求上进,那么,可以这么说。只要不满足于此,那就应该学习儒学。

至圣孔子说:“天下有道,丘(某)不与易也。”意思是说,如果天下有道,那么,孔子也就不想去改变什么了。不满于现状,怨天尤人容易,随波逐流容易,从端正自己开始去改善现状,就需要学习儒学,也就是要学习圣贤君子之道。

无论什么时代,只要是人类社会还存在,那么,儒学就没有不适用的情况。因为儒学所讲的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的原则和途径。假如我们永远信奉“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那么,就永远是“外本内末”的做法。

那么,如果说“本末并重”是否可以呢?不可以。“礼法并重”,常常会导致“重法轻礼”;“义利并重”,常常会导致“重利轻义”;“本末并重”,常常会导致“重末轻本”。本末俱盛当然最好,但是,遇到意外的时候,有本则可生末,而有末无法生本。

【3】一旦为财求富有,政令教育必尚利。君臣庶民皆谋利,人间争夺如地狱。

所谓“争民施夺”的意思是,国家与民争利,进而使庶民相互争利;国家以政令劫夺庶民财物,进而使庶民有劫夺之行。朱子说:“是争斗其民,而施之以劫夺之教也。”何谓“争”?一手向上用力,另一只手向旁边用力,都想得到某个东西。

何谓“斗”?“斗”的正体字是“鬥”,从甲骨文来看,是两个人打斗的样子。“施夺”是“施行劫夺之政令和教导”之义。为何“外本内末”就会“争民施夺”呢?因为当“人君”以谋求财富为第一要务的时候,必然在政令上服务于谋财,在教育上也服务于谋财。

谋财的政令之一,是倡导“竞争”。为了体现所谓的“文明”,于是,往往在“竞争”前面加上“公平”二字,可是,任何两个人之间,因为个人条件、人际关系、时间不同、地点有别,所以,其前提根本就不可能“公平”。

因为前提不可能“公平”,所以,强者用其力,官者用其权,能者用其计谋,奸者用其诈。其结果,必然导致“差距加大”、“贫富悬殊”。等到“贫富悬殊”的时候,就犹如历代“土地兼并”严重的时候一样,想要国泰民安就不可能了。

要施行这种的政令,必然配合与此相应的教育。比如“发家致富光荣”的舆论引导,重用能人的用人原则,平坟计生的策略,强调技术创新的教育,引进外国能人和资金的方式,对部分地方和部分人的优惠政策,加大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如此等等。

有人或许会说:“难道倡导竞争,以求发家致富、富国强兵错了吗?”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在这里再补充几句。我们可以说倡导竞争者可以是出于“好意”,但是,却不能说是“善心”。“好意”和“善心”有何不同?

“好意”是从个人的“好恶”上来说的,“善心”却是从“人所同之心”而言的。每个人的“个人好恶”不会完全相同,而每个人的“善心”却是相同的。因此,“絜矩之道”只能从人人相同的“善心”去做,而不能从人人不同的“个人好恶”去做。

朱子说“盖财者人之所同欲”,这里所指的“人”,只能说是“众人”、“凡人”,而不能说是“所有人”。因为“圣贤君子”如果也“以财为欲”,也就不是“圣贤君子”了。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孟子说:“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意思是说:如果人君说“怎么才能使我的国家得利”,那么,大夫就会想“怎么使自己的家人得利”,士子庶人就会想“怎么是我自己得利”。

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所谓“上下”,是“从上到下”之义,指的是从国君到臣子,从臣子到士子庶人。怎么“交征利”?彼此都想满足自己的私利欲求,也就是国君想要富国强兵,臣民则想要发家致富。

为何会因此而“国危”呢?孟子说:“万乘(圣)之国,弒(是)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茍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雁)。”这段话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下面来说一说。

“万乘之国”,是出得起一万辆战车的大国,谋害其君主的,一定是出得起一千辆战车的大夫。为什么?大夫想要得到更大的利,除了向同类和下民掠取之外,只有向国君索取;然而,大夫要想在国内得到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直接杀掉国君而自立。

同样道理,出得起一千辆战车的国家,谋害其君主的,一定是出得起一百辆战车的大夫。“千乘之家”的大夫,已经拥有了“万乘之国”财富的十分之一,亦即在一万之中已经取得了一千,难道不是已经够多的了吗?难道还不满足吗?须知欲壑难填,利令智昏。

同样道理,“百乘之家”的大夫,已经拥有了“千乘之家”十分之一的财富,亦即在一千之中已经取得了一百,也不能算是不够多了,但是,他们也同样不会满足。就像世俗常说的“没有人会嫌钱多”一样。

何以如此?只是因为“茍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先求利而后讲仁义的做法去做事,人们把不去夺取就得不到满足。这样一来,国君争财,欲“一统天下”而成霸主,则战争杀戮在所难免;

大夫争财,欲“富可敌国”,则会有弑君之事、掠夺他人、盘剥百姓之事;庶民争财,欲“发家致富”,则互相争斗、坑蒙拐骗、乃至杀人越货。由此而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当政者不可不慎之事,是君子不可不学之道。

今晚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群友,谢谢群主和管理员!各位群友若有疑问,敬请把问题发到我个人窗口,等待参考性答复。不再在各群窗口内做答,谢绝闲聊和争辩,无礼不答。

今晚的讲座文稿,请到我空间的“日志”中去查看阅读。【若哪个群不想继续《诗经》和《大学》两个系列讲座,请群主告知,下次就停止在贵群直播。】再见!晚安!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75:治国章解(九)(2014.10.28)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73:治国章解(七)(20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