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群友,大家好!《采蘋》这首诗,我们已经讲了两次,三个小时,可是,还没有接触到诗歌的正文。今天,我们接着讲,把这首诗讲完。
这个讲座的过程,应该是“学而时习之”的过程,应该是“见贤思齐”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过程。
请各位群友不要着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情况下接近完全中断的边缘,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本来不需要多说的问题,我们也不得不展开说一说,还要结合现实,这样就必然显得啰嗦。
可是,如果不把道理讲明白,如果不按照其中的道理去做,那么,即使把《采蘋》全诗倒背如流,也等于没有学《采蘋》。
程子曾经说过:“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事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读《诗经》也是如此。
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毛诗序》:“采蘋,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采蘋》。
6.女子出嫁之前的法度学习:
女子出嫁之前都是学习什么呢?按《毛诗正义》里所说的,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归纳起来,也无非就是“四德”。
第一个方面是“妇言”。《正义》称之为“婉”,讲的是说话要委婉温柔。需要注意的是,委婉温柔,是女子自身修养的体现,不是为了讨好他人而故意做作,更不是假装出来。
即使是正直善良的人,如果口不择言,也容易惹事、伤人;寒冷、刚烈,容易影响夫妻关系、家庭和谐。
所谓“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固然胜过“刀子嘴、刀子心”,更胜过“口蜜腹剑”、“口是心非”,但是,如果自己是个“刀子嘴”的人,因此而常常误伤别人,也常常误伤自己,那为什么不想修养的委婉温柔一些呢?
第二方面是“妇容”。《正义》称之为“娩(媚)”,讲得是易容清丽洁净。需要注意的是,清丽洁净,意味着不有意用美色去诱惑丈夫,同时也不以蓬头垢面的样子出现在丈夫面前。
过去我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现在常见的错误是,男子常为名利情色而死,女子常常打扮自己而去取悦他人。
其次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妻子在丈夫面前,往往衣妆随便,只要是一出门,就打扮得花枝招展,不知道是要“悦丈夫”还是要“悦他人”?
更大的一个错误时,妻子浓妆艳抹,乃至去做专门的整容、隆胸手术,而不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的一个朋友说过:“整容,意味着对父母的作品不满意。”
为了避免空泛议论,在此强调一句:不可认为这里只是在议论时事、议论他人,而应该反躬自问,是否自己也有此类想法和做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至于说洁净,如今女子,因与男子同样学习、工作,所以,出门时往往梳妆打扮得整齐干净,但是,个人的生活环境却一塌糊涂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吧?
如今,刚刚成婚的年轻夫妻,当公婆忽然驾临他们的小家的时候,有多少公婆看到他们环境的脏乱而内心不满?这种不满继续下去,也是引发婆媳不和的一个方面吧?
第三个方面是“妇德”。《正义》称之为“听从”,讲得是和顺服从。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讲的比较多了,这里不再啰嗦。
第四方面是“妇功”。《正义》说得比较多:“执麻枲(喜),治丝茧(检),织纴(认)组紃(寻),学女事以共(功)衣服。”讲得是搓麻做线、养蚕缫(骚)丝、织布做带、裁缝衣服之类的事。
讲到这里,人们会说,现在已经一切都社会化了,女子还用再去学习这些吗?只要能赚来钱,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到。
这种说法,貌似很有说服力。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因果颠倒的说法。怎么因果颠倒了呢?因为女子和男子一样都“主外”了,“内事”不得不“社会化”,这是迫不得已。
二十多年前,我妻子给我亲手织了一件毛坎肩儿,我认为其中有我妻子的感情,到现在我还穿着;十几年前,我岳母给我亲手做了一件棉坎肩儿,我认为其中有我岳母对我的关心,到现在我还经常穿。
买来的衣服,固然有同样的实际功用,也不是其中没有感情,但是,那种感情大大的减少了。难道不是吗?
我们以前讲过,女子也出外工作的时候,家中的赡养老人、照顾丈夫、抚养孩子等事,都被迫“社会化”了,妇女本人的负担也因此而加重了。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老人不得不承受更多的孤独寂寞。三十年前,我哥哥曾经问我:“你说老年人最怕什么?”我说:“不知道。”我哥哥告诉我说:“老年人最怕寂寞。”
可是,如今的老年人,往往迫不得已进养老院,不能在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家中过日子,不能常常看到自己的亲人,究竟是寂寞还是不寂寞?我们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啊!
丈夫和妻子都要上班工作,很多家庭,夫妻中午不能回家,甚至不在一个城市里工作,对父母的孝敬能不打折扣吗?夫妻感情能不打折扣吗?家庭难道不是像宾馆一样了吗?
再说孩子的问题。一般来说,因为夫妻都工作,所以,往往孩子刚刚一岁半(甚至更小),就要送幼儿园,早晨一早送去,晚上才接回家。
一天不见孩子了,孩子有点什么错误,父母还忍心教训他吗?如果不教训,对孩子成长不好;如果忍心教训,那么,在孩子的心中也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家庭也跟学校和社会一样了。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年来,为了倡导所谓的“男女平等”,不把“家务事”当做“工作”了,只有到家庭之外去做事才被叫做“工作”。
各位群友可能会问:“现在已经这样了,难道还能改变吗?”我们要说:“既然能用几十年的时间变成这样,我们现在知道这样是错误的了,我们用几十年甚至一百年改正错误,难道不可能吗?”
另外,我们放下成见去想一想,“男主外,女主内”的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我们内心真正希望的生活方式?
如果大家都说不是,那我们就不用再说什么了;如果说是,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尽心尽力去实现这种真正希望的生活方式,却要讲错讲错地一直错下去呢?
这里所说的,就是前面我们曾经讲过得妇女应该学习的“四德”。女子在出嫁之前,当然要学习这“四德”,有此“四德”,然后可以谓之“淑女”,至少可以“知书达礼”。
女子出嫁前的教育,关系到女子出嫁后的幸福,不可不重视。俗话说:“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身为父母,要想让女儿未来幸福,就不要不重视对女儿的教育。
7.关于“承先祖、共祭祀”:
所谓“承先祖”,“先”字侧重于已经去世之人,如“先考”、“先妣(比)”、“先贤”之类;“祖”字侧重于历代祖宗;“承”字的意思是“接续”,要认识到自身是从一代代的先人而传下来,要由自己把祖宗传下来的生命延续下去。
从“接”来说,无论是儿还是女,都是从自家的父母、祖宗那里相接而来;按照《仪礼·士昏礼》的说法,女儿也是“祖宗之遗体”,这里的“遗”是“传留”的意思;按照近几十年标语上的说法,“女儿也是传家人。”
从“续”来说,男女共同完成人类的延续之事;儿子娶妻生子,是延续男家的香烟后代;女儿出嫁,是延续丈夫家的香烟后代。
所谓“共祭祀”,就涉及到“香烟”的问题。有子孙,然后能使祭祀先祖的香火不断,能使先祖坟墓不至于称谓荒坟。祭祀先祖的香火不断,意味着子子孙孙永远尊敬先祖而不敢丝毫怠慢。
在平时咒骂的时候,有“断子绝孙”、“干巴绝户”这样的说法;在成语中有“数典忘祖”、“欺师灭祖”等贬义词;在世俗历史中,有“灭族”、“灭三族”、“灭九族”的酷刑。
我们家的家谱中,用作辈分的字有七个,构成了“尊祖敬宗天伦乐”这一句话,我属于其中的“宗”字辈;我父亲曾经说过:“过日子,过得就是一辈子、一辈子的人儿,要是过来过去把人过没了,那还过个什么劲儿呢!”
我们一家,姊妹四个,都不在老家住了,可是我父亲就是不离开老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守住老宅,能逢年过节的时候不耽误上坟。
近百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我们有非常多非常多的人,为了所谓的“事业”、“成就”,而“背井离乡”、“客死他乡”、“不知何处是他乡”,即使“叶落”也不“归根”了;为了所谓的“事业”、“成就”,而“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可谓失礼、不孝之至。
《诗经·王风·黍离》中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心忧”的是什么?忧国忧民忧天下。邦国无道,天下无道,国民多苦,人人难逃。
顾炎武先生《日知录》中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8.“四德”之教与祭祀之礼:
出嫁前的“四德”教育,跟“承先祖,共祭祀”是什么关系呢?“祭祀”是“四德”教育的一个总结。
在《采蘋》经文之中,所说的祭祀,是女子出嫁前在娘家举行的祭祀;《毛诗序》中,所说的祭祀,是出嫁前后在公婆家举行的祭祀;综合说来,出嫁前的学习,是为了出嫁之后能很好地完成祭祀。
女子之德,不是出嫁之后才去修行;女子出嫁为妻以后,要举行祭祀的时候,也不是当时才学习。这些都依赖于出嫁之前的学习。
《论语》中说,子路要让子羔担任费(必)城的行政长官,孔子说:“这是在伤害这个孩子啊!”子路说:“那里有百姓,有社稷,边干边学就可以了,何必要先读书,专门学习呢?”孔子说:“就是因为这样,那些貌似对人好却实际上是害人的做法是令人厌恶的。”
为什么说子路是在伤害子羔呢?朱子解释说:“治民事神,固学者事,然必学之已成,然后可仕以行其学。若初未尝学,而使之即仕以为学,其不至于慢神而虐民者几(鸡)希矣。”
意思是说,治理百姓,侍奉神灵,本来是求学之人应当做得事,但是,必须在已经学好之后,把所学的道理应用到做事上去。如果当初没有学过,却让人边干边学,那么,要想不至于怠慢神灵、虐害百姓,恐怕是不可能的。
一个没有经过君子之道修养的人,还难以做到坚持道义、仁义、礼义,在此情况下就让他去从政治理百姓,那么,当他遇到诱惑和威胁的时候,很难不成为贪官污吏!
好比一个还不足以担起百斤重担的人,却让他去担当百斤重担,结果会压坏这个人,而且会把担子摔坏,把担子里的东西撒落到地上。
女子出嫁之前,学习“四德”和祭祀,也是这个道理。父母事先不教,女子事先不学,等到婚后,即使想遵循法度,即使想做好祭祀,也难以做到。
可是,我们现在有些地方任用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去做官,美其名曰“干部队伍年轻化”,这实际上就是在害人。
从更大的范围来说,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一般都还没有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德行,却让他们成为领导干部,等到成为贪官污吏而受到惩罚、被百姓所唾弃的时候,难道不是已经成为受害者了吗?
这个问题的解决,难在何处呢?难在用人者往往自以为是地狡辩,坚持错误而强加于人。这样,不仅自己不会悔改,而且会使更多的人受害,所以这是令人厌恶的做法。
所要学的是德行修养,而不仅仅是具体的做事方法。《大学》中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可以说,有此心然后能行此事,无此心,虽行此事也是敷衍塞责。
女子在出嫁之前,十年时间学“四德”,还要“又观于父母之家祭祀之事,纳酒浆笾(边)豆菹(租)醢(海)之礼”。
也就是要先观看,而不是直接亲手去做。在父母之家,观看父母如何举行祭祀,如何献酒,如何供献祭品。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关键在于有好学之心。
在出嫁之前的三个月内,父母还要请嫫姆重新教导,重点在于教导祭祀之事。如果祖庙没有毁坏,就在祖庙的宫殿之中进行;如果祖庙毁坏,就在宗室的家庙之中进行。
曾子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当今流行的婚礼,婚前婚后都没有祭祀先祖之礼,必然导致孝道受损,风气难淳,而情欲泛滥、物欲横行。
这三个月的祭祀,是对女子教育达到成功时的礼仪。在教导的过程中,受教育的女子不再仅仅是观看,还要亲自去采摘祭祀所用的菜蔬,帮助摆设礼器,帮助供献祭品。
在教育完成的时候,女子自身要斋戒沐浴,作为主祭。其中有礼敬先祖之心,有上告先祖之意,有感谢先祖之情。
四、《采蘋》讲解:
1.第一章讲解:
原文:于以采蘋(贫),南涧之滨。于以采藻(早),于彼行潦(型老)。
原文的意思是,要到哪里去采蘋草呢?要到南山涧底的水边去;要到哪里去采水藻呢?要到那流水积存的地方。
“于”是“在哪里”的意思;蘋草和水藻,都是用来作为祭品的东西,可以食用。“行潦”意味着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流动着的水,还是能积存住的水。
这里所要采摘的,是祭祀所需要蘋草和水藻。是为了教导女子要有柔顺之德,要有洁净之习,要有善良之心。
祭品要使用当时、当地的东西,不能使用不合季节、本地不产的东西,能够亲自去采摘的,一定要亲自去采摘,这是诚敬之心地体现。
要去南山涧底的水边,要去流水积聚之处,需要登高行远,需要克服艰险。在如此情况下,依然能心甘情愿、不辞劳苦、无怨无悔,然后风习可以淳厚。
我们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如果是为了旅游玩乐而去登高临险、跋山涉水,往往乐此不疲;一旦是为了做事而去登高临险,却会怨声载道。
因游玩而快乐,不是真快乐。因为这是依赖外在景物而求快乐,一旦外在景物不好,则快乐不起来。
《岳阳楼记》中说,见美景而心旷神怡,风景恶则感极而悲,这不是“古仁人之心”。“古仁人之心”怎么样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可是,如今的人类,在大力倡导旅游,增强人们的享乐之情,侵扰草木、禽兽、精灵之地,耗费亿万年之资源,造成交通之拥挤,空有钱财之流转,追求利欲之满足。
因做事而快乐,这种快乐发自内心,不依赖于外物。如此,才能“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而“不改其乐”。
看起来,这种“不改其乐”与“进亦忧,退亦忧”相反,但实际上却是相同、相通。所忧的是国家、庶民、天下,所乐的是心性不失。
再者,蘋草和水草,都是菲薄之物。意谓祭祀贵在诚敬尽心,而不贵罕见难得、珍贵奢侈。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
2.第二章讲解:
原文:于以盛(成)之,维筐及筥(举)。于以湘之,维錡(旗)及釜(辅)。
原文的意思是,把蘋草和水藻装在哪里呢?装到方的、圆的筐子里。在哪里去烹煮蘋草和水藻?用那有足、无足的锅来做。
“筐”是方形的篮子,“筥”是圆形的篮子。“湘”是用水烹煮的意思。“錡”是有三个足的锅。“釜”是没有足的锅。
这一章很好理解,是已经采摘到蘋草和水藻之后,准备用作祭品的过程。我们从其中能看到什么呢?是认真仔细,是一丝不苟。
从第一句可以看出,要把蘋草和水藻分别装在不同的容器里面,不可混杂在一起。但不知道所用的筐子有方有圆,是否意味着效法天地之道。
如果说是有效法天地之道的意思,那么,方在前,而圆在后,是否意味着女子之道,首先在于效法地道的柔顺,同时又要效法天道的刚健呢?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由此而言,对女子而言,修养立足于“守其柔顺”,而知道“趋向刚健”。一旦失去柔顺之道,则失去妇道;守住柔顺之道,而后“趋向刚健”,则是趋向“人道”。
从第二句可以看出,在烹饪蒸煮的时候,要把蘋草和水藻分别用不同的锅,也不可混杂。但不知道所用的锅要分为三足和无足,是否意味着自立和听从。
三足的锅,当然可以自立。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能知书达礼,然后能自立。也就是说知道何事可做、应当如何去做。
无足的锅,自身难立。三足锅在前,或许意味着女子重点在于有礼而能自立;无足锅在后,或许意味着女子能自立,而不应自专,最好是夫唱妇随、夫唱妻和。
这里的烹饪和蒸煮,都是由女子亲自操作,而不能由别人代替。从这个道理来说,家中来客人,如果是自己亲自下厨做饭菜,是对客人的诚意。
假如不亲自做饭菜,而是直接到酒店,究竟是为了自己省事呢,还是意味着客人就是要追求吃喝享乐呢?
另外,无论是哪种筐子,还是哪种锅,都是简陋的器具。意谓祭祀贵在真诚尽心,而不贵贵重华丽。
3.第三章讲解:
原文:于以奠(店)之,宗室牖(友)下。谁其尸之,有齐(斋)季女。
原文的意思是,要把祭品安置在哪里呢?安置在宗室西南的神位。由谁来主持祭祀呢?由斋戒沐浴之后的少女。
“奠”是安置的意思。“宗室”是指家族中设于长支大宗家中而用以祭祀祖先的庙堂。“牖”本来是指窗户,这里是指室中西南角的神位。“有齐(斋)”是指已经斋戒沐浴之后。“季女”是指少女。
这里所说的祭祀,指的是女子学成之后、出嫁之前的祭祀,也就是“教成之祭”。诗中不直接写出嫁之后的祭祀礼仪,而写出嫁前教育完成之后的祭祀礼仪,是在强调“教于前而行于后”。
在举行女子的“教成之礼”的时候,则是由女子亲自主持,这就是“尸之”的意思。因为这是女子自己昭告祖先神灵、表达敬意的祭祀,不是出嫁时的祭祀之礼。
女子在祭祀之前,必须先斋戒沐浴,以示诚敬,然后才能主持祭祀仪式。
为什么要在家族中设于长支大宗家中的庙堂来举行祭祀呢?因为女子出嫁不仅仅是女子个人之事,也不仅仅是女子所在的小家庭之事,而是家族之事,所以,必须禀告家族的祖先神灵,可谓郑重其事。
所谓“牖下”,是庙堂外面的西南方向,在窗口和门口之间,这里是神位。为什么在外面呢?因为在婚事之中,女子行礼,要把供桌和祭品设置在户外。
女子出嫁之前举行的正式祭祀之礼,由家族中的“宗子”主持,而使专门人员来安排,不是由女子亲自主持。女子的父亲,要用甜酒对女儿行礼,这叫做“礼女”。祭祀之后,便要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