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讲:QQ群讲座稿:《诗经·魏风·硕鼠》(2016.07.03)
【恭迎194群学友,前来共学《诗经》。此是宗来自学文字,应贵群邀请而来;所发文字,均是亲手逐群分段贴出;因群数众多,每段篇幅较长,间隔约十分钟,无法在各群问答;学友若有所垂询,随时可以小窗留言直说,请勿客套;宗来看到,即敬作答以供参考。】
宗来谨据《毛诗诂训传》与《诗序》解《诗经》;尊经尊圣,以经解经,而非鉴赏、评判;以中国解释中国,但用中华传统文辞;读经当怀敬意,故不求趣味,惟愿与志于学、志于仁者同修共勉。文稿已在(121893048)空间日志,欢迎指正,任凭阅览、转贴。】
请先阅读诗序与原文三遍:
诗序:硕鼠,刺重(音众)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音暑)。三岁贯女【同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同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音元】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音唠)。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音豪】。
一、题解与诗序讲解:
【1】此是《魏风》最后一篇。前一篇《伐檀》所刺,在于贪鄙之人占据臣子之位,君子反而被弃置于朝廷之外;此篇所刺,在于朝廷官员敛财,盘剥庶民,而庶民喻之为硕大之鼠。君臣如硕鼠,则偷窃粮食、损坏物品,不齿于人类也。
君主自私自利而无德,或君主“以利为利”而不“以义为利”,则必至于任用小人而弃置君子。何也?“小人喻于利”,君主所重在于谋求“富国强兵”,则必重用善于谋利而不择手段之小人,“君子“喻于义”,必不以旁门左道、歪门邪道谋利,难怪君主视之为迂腐。
当君主以小人之道治国之时,必然小人当道。小人当道之初,非欲祸国殃民也,或自以为是利国利民,且不顾是否符合仁义道德,不顾是否还有礼义廉耻,只是千方百计、用尽计谋,谋求快速富强,于是,上侵夺于天,下掠取于地,中侵害于物。
以小人之道治国者,意在利国利民,终则祸国殃民。何也?误导国人于“为富不仁”、“奢侈享乐”之时,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日渐衰弱,亦即渐渐近于丛林禽兽,纵然谈及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亦谓之“仁义道德之价值”、“礼义廉耻之价值”,犹如借此谋利。
当此之时,视死者所占之土地为浪费,视子女众多为拖累,视储蓄节俭为阻碍发展。小人之道,必有其“理论主张”。其“理论主张”盛行之日,亦即义利颠倒、是非颠倒之时,因而至于欲壑难填,至于唯利是图,至于利欲熏心,至于利令智昏矣。
小人之自私自利,未必只是一人之私利,或许是一家之私利,或许是一省之私利,或许是一国之私利,或许是一时之私利,或许是人类之私利。其私利之“环”或大或小,而终究是自私自利。当其未得私利或所得尚未达其当初之欲望时,自身敢于冒险,亦鼓励人冒险。
小人一旦当初之欲望得以实现,则必然“饱暖思淫欲”。孔子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既奢而后,如何填其“欲壑”?若不“重敛”于民则不能填,虽“重敛”于民,亦终究无填满之日。在位之小人因此由“鼠”变为“硕鼠”矣。
常言道:“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然而,当“硕鼠”在位之时,虽然庶民“人人喊打”,终究难打。当君主以为硕鼠足以危害其权位之时,则或“投鼠忌器”,或无力打鼠;当“硕鼠”感觉继续在此则有危险之时,则携其亲族、卷其储蓄而逃奔他乡矣。
秦之李斯,由“茅厕之鼠”而成为“粮仓之鼠”;当危及其生命之时,为保命而与赵高同流合污,改诏而杀扶苏、立胡亥,而终究自身难免受腰斩、夷三族之刑,祸国殃民又何其甚也?然而,嬴政何以任之、重之,而使高居宰相之位哉?当深思也。
西汉诸藩,本是刘姓亲族,国力渐渐强盛,藩王实力渐强;时机未到之时,晁错提出削藩,激发七国之乱,导致多少生灵涂炭?时已至而硕鼠不除,则邦国危殆;君主不行圣贤君子之道,则政教不正,虽一时除却硕鼠,而硕鼠不断孳生,国民无宁日。
【2】《诗序》曰“国人刺其君重敛”,而不谓之“刺其臣”,何也?魏君当初“俭而不知礼”,又不修其德,所用之人可知矣,所行之政令可知矣。小人之道盛行,若君主强悍则能震慑硕鼠,设严刑峻法而惩之;君主势弱,则硕鼠横行,肆无忌惮。
邦国必收赋税,无赋税则君臣俸禄无源,邦国政务难行。邦国无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之教,则苛捐杂税必至于与日俱增,赋税亦必日渐加重,于是有“蚕食于民”之事,庶民遭受盘剥,生活日蹙,必然怨声载道。然而,庶民可以打鼠,却无奈何于在位之硕鼠。
解决之法,惟有“修其政”。“修其政”者,在于君主有德知礼。有德知礼,然后能自正;能自正,然后能任用贤人君子以为政;贤人君子为政,然后其政令可以归于正,其教化可以归于正。硕鼠虽硕大,终究是阴类,阳气既盛,则阴类匿藏。
然而,君主仍然“不修其政”,则阴类硕鼠猖獗,由贪欲而生暴虐,由暴虐而盘剥庶民日甚。硕鼠之位高矣,其权势大矣,正人君子难以安矣,庶民百姓畏惧而敢怒不敢言矣。此即所谓“贪而畏人”。国人国民如此,则邦国之亡指日可待矣。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政令强制官员,以刑罚威吓百姓,终不能使人心服,而恰恰滋人逆反之情;自身有德,体现于政令则仁民爱物,体现于教化则使国民知礼义廉耻,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之道。
《硕鼠》之刺,刺魏君也,刺古今中外一切如“硕鼠”者。刺之者,所以救之也;救之者,冀其自救也。不能自救者,自取灭亡而已。待有可“刺”而后自救,何如遵道修德而使国中处处乐土、本国便是乐国、郊外亦是乐郊耶?善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也。
吾侪读学《诗经》,在于明晓修身治国之正道,辨明政教之正偏,但不宜以此攻讦时政,否则,既失“温柔敦厚”之“诗教”,悖《诗经》之道矣。再者,修身治国,纸上谈兵易,践行于实则难,况且“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是故,若以此而攻讦时政,未可谓之仁也。
二、《硕鼠》一二句讲解: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二句均是“刺重敛”。首章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音暑)。”次章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末章曰:“硕鼠硕鼠,无食我苗。”诗之题为“硕鼠”,每章首句皆重复而言“硕鼠”,是深恶痛绝之也。
“硕”固然是“大”之义,然而,亦可从其字之象以求其丰富之义。“硕”字“从页,石声”。凡是“从页”之字,皆与脸面有关,故《说文解字》解“硕”为“头大”。从褒义而言,是“方面大耳”之富贵相;从贬义而言,是“肥头大耳”之贪鄙相。
以“石”表声,则涵有“坚硬”之义。从褒义而言,是坚守道义如磐石;从贬义而言,是嗜叹成性如顽石。在“硕鼠”中,是取其贬义。此诗之“硕鼠”,喻人居高位,不仅尸位素餐,且贪鄙而祸国殃民,竟然长居高位而不怕“人人喊打”。
“鼠”作为生物之一类,不能耕稼、蚕桑,为生存而盗窃食物,或在污秽粪壤中求生,人类虽厌恶之,其本身却无罪过。然而,生而为人,竟然如鼠,损物磨牙,盗粮而食,鼠目寸光,则是罪过;如鼠之人,竟然能身居邦国之高位,又是谁之罪过也?
“黍”为黏(音年)米,与“麦”皆为谷物之成熟者;“苗”则是初生之“黍苗”、“麦苗”。“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是贪官在位,不仅尸位素餐,而且虐害庶民,因此庶民不愿再缴纳赋税以充其俸禄,纵然是正常之赋税,亦如奉五谷以养硕鼠矣。官员本应是“民之父母”、“爱民如子”、“为民做主”,而今竟然成为虐民害物之硕鼠、豺狼矣。
至于“无食我苗”,则更进一步。五谷方生为苗,硕鼠便食之,则五谷不长,终至于颗粒无收矣,庶民无以聊生矣。此则可谓官府横征暴敛,或夺占土地以为己用,伤及民生之本矣。当此之时,庶民惟有逃生他乡以某生路矣。官府如此,君主之罪也,故为“其君重敛”。
三、全诗三四句讲解:
首章曰:“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次章曰:“三岁贯女,莫我肯德。”末章曰:“三岁贯女,莫我肯劳。”此二句皆谓“不修其政”。只要君主能“修其政”,则君子可以入仕、贪鄙可以斥退,政教可以归于正道矣。何以知君主“不修其政”?由“三岁”可知。
三章皆曰“三岁”,谓“三年”也。何以言“三岁”?盖周朝之大夫,每三年接受一次考核,以定其升降、黜陟(音触至),是故每任在位皆有三年。从诗中之意推言,三年之考核已流于虚诞,如此巨贪之硕鼠或因此而升迁,或留任,并未遭罢黜,否则亦不必有此诗矣。
虽然“三岁”是固定之数,但因每任官员皆如“硕鼠”,则庶民年年如此矣。“硕鼠”得以升迁,则国内处处如此矣。当此之时,君主是最大之硕鼠,官员如普通之硕鼠,小吏亦无不是鼠类矣。何也?“物以类聚”而已。
所谓“三岁贯女”,意谓虽然每个在位三年之官如同硕鼠,庶民却不能不始终缴纳苛捐杂税以侍奉之。《毛诗诂训传》曰:“贯,事也。”即始终侍奉而不敢间断。硕鼠盘踞上位,大权在握,为所欲为,是非善恶之决断权亦由硕鼠判定,庶民岂敢不服从?
“莫我肯”意谓“从来不曾肯对我如何”,以往如此,如今如此,未来亦必如此。“顾”乃是“回头看”之义,“硕鼠”只知有自己,只知贪权位财物,心中本无庶民,是故,庶民企盼其回头看看身后之民,然而“硕鼠”从未看过,故曰“莫我肯顾”。
“莫我肯德”,意谓从未有恩德施与庶民。君主有德,或许能略施与庶民;君主无德,庶民何由略沾其恩德哉?“莫我肯劳”,意谓从未体念庶民之劳苦而有只言片语之慰劳。君主心中无庶民,自身又无德,庶民企望君主之慰劳,如欲午夜见日、欲晦朔见月矣。
四、全诗后四句讲解:
首章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次章曰:“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末章曰:“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此四句,乃是“由君重敛,不修其政”,而庶民“将弃君而去”。
所谓“逝将去女”,谓将要转身而去,离开“硕鼠”当道之“国”。在君臣之位者,以及所有官吏,均已如鼠类,则庶民犹如生活在鼠穴之中,暗无天日,且长期忍受硕鼠之侵害,以至于忍无可忍矣,故不能不背井离乡而另谋生路。“女”谓“硕鼠”。
“适彼乐土”,“适彼乐国”,“适彼乐郊”,谓欲前往安乐之地。“适彼乐土”,谓离开此地而前往他地,企望他地之官非硕鼠也;“适彼乐国”,谓离开城乡而前往京城,企望国君脚下是乐土也;“适彼乐郊”,谓离开城乡而前往荒郊野外而企望逃重敛也。
故土难离,然而,硕鼠已使民不聊生,庶民因此而企望离开故土,以为他地或有希望,岂知国内城乡之官吏无非硕鼠;庶民以为君主所在之京城或许官吏不敢做硕鼠,岂知国君本身便是最大硕鼠,京城亦无望矣。
当此之时,庶民以为,惟有逃到荒郊野外,或许能存活下去。然而,“纵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逃征徭。”是故,国民至此,在国内已可谓走投无路,接下来如何,亦可想而知矣。国君重敛,不修其政,其权位如何,其邦国如何,亦可想而知矣。
然而,此诗并未止于此。首章曰“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意谓庶民渴望得到乐土作为其生活之地;次章曰“乐国乐国,爰得我直”,意谓庶民渴望到乐国而寻得正直之地;末章曰“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意谓庶民若能逃避重敛,即使在荒郊野外,亦不至于有人哀号。
“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国君有德,必能顺天下而合民意;国君无德,则必逆天而虐民。普天下之身居君位者,闻此篇当有所思焉:“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宋人袁燮(音谢)《絜(音洁)斋毛诗经筵讲义》为其君解此诗时曰:“臣闻:善为国者,富藏于民;不善为国者,富藏于府库。君民一体也,民既富矣,君安得而不富?不藏于民而厚敛焉,民既竭矣,君亦安能独丰哉?故有若之言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今晚共学,到此结束。谢谢诸位群友,及群主、管理员!群友若有疑问,敬请打开宗来个人窗口直接留言,等待参考性答复。不再在各群窗口内做答,谢绝闲聊和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诗经》和《论语》共学,敬请告知,宗来将立即停止贴文。再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