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方向带头人宋洪民教授,在《古汉语研究》(CSSCI)2022年第3期(总第136期)发表学术论文,《从蒙、汉语言接触看“弼马温”的音义组合》,本课题为宋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八思巴字文献资料的蒙、汉、藏语接触研究”(项目编号:20&ZD303)阶段性成果。
论文指出,“弼马温”的比喻意义是避马瘟,其字面意义是“辅助管理马匹的人(或官员)”,“温”是蒙古语音译为汉语的成份,来源于蒙古语中的γul、gül后缀,该后缀加于动词后,构成表示从事与该动词相关事情的人的名词。
【作者简介】
宋洪民,男,1973年1月生,山东省沾化县人。200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8年9月-2010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12月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8188www威尼斯三级教授,龙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中国音韵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会员,山东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八思巴字文献与汉语音韵学研究。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现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蒙古字韵》的语音系统及其与金元韵书韵图的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蒙古秘史》译音汉字与《蒙古字韵》比较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代汉语音系研究:基于八思巴字文献资料”和“元代八思巴字的推行情况及其与汉语韵书的相互影响研究”2项,结项鉴定为优秀;主持并完成国家博士后项目“八思巴字实际应用文献与《蒙古字韵》对比研究”。2011年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项(《也谈“名而动”结构》,《中国语文》2009年第2期);2020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项(《八思巴字资料与〈蒙古字韵〉》,商务印书馆2017年)。代表性论著有《八思巴字资料与〈蒙古字韵〉》,商务印书馆2017年;《金元词用韵与〈中原音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元代蒙汉语言接触在喉音声母和复元音韵母上的表现-论蒙语音系对<蒙古字韵>标音体系的影响》,《中国语文》2017年第2期;《也谈“名而动”结构》,《中国语文》2009年第2期;《等韵门法所涉等第对立对<蒙古字韵>标音的影响》,《语言学论丛》56辑,2017年12月);《八思巴字拼写系统中的“影、疑、喻”三母》,《民族语文》2013年1期;《从八思巴字文献材料看〈蒙古字韵〉的性质与地位》,《语文研究》2014年4期;《近代语音史上轻唇化音变的纠葛与《蒙古字韵》中的“明、微”声母》,《语言研究》2020年第4期;《关于八思巴字官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照磨所印”》,《敦煌研究》2020年第1期;《〈蒙古字韵〉中“麾”小韵系的标音之误》,《古汉语研究》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