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04:“大学之道”的“宗旨”(2013.05.21)
发布日期:2020-05-22   点击:

各位群友:晚上好!从今天晚上开始,我们要学习《大学》的正文了,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来学习华夏经典。请允许我先对本系列讲座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1】本讲座依据《礼记·大学》的版本顺序讲解,不采用《四书章句集注》本的顺序。

【2】在“经典”之中,《大学》属于“典”。“十三经”虽然把《礼记》作为“经”,但那是广义的“经”。

【3】本讲座不是“学术讲座”,而是“学习讲座”,希望大家能“学而时习之”,不要让自己当一个旁观者、评论员。

【4】学习“经典”,是为了改变现实的错误,弥补现实的不足,建议大家不要用“经典”来攻击现实,不要让“经典”迁就现实。

【5】本讲座虽然借题发挥比较多,但是,请大家把学习重点放在经典的原文背诵和落实上。

【6】学习经典是为了修养和完善自己,尽可能不要陷入的观点的“学术性探讨”和“争论”之中。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大学之道:

在我们每个人成为胎儿的那一刻,虽然我们还没有成为人形,却已经注定要生成一个“人”了。因为天地有灵性、有神性、有善性,我们就从天地那里,得到了一个有灵性、有神性、有善性的“人体”。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从天地而生。如果天地没有灵性,没有神性,没有善行,就生不出有灵性、有神性、有善性的“人类”。我们每个人,则是由父母孕育而生。如果父母没有灵性,没有神性,没有善行,就生不出有灵性、有神性、有善性的“人”。

当人类认识到人道的时候,人类就有了祭祀天地的礼仪,由一个国家的最高君主代表人类,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以此来表达人类对天地的尊敬和感谢,以此来告诫自己在天地之间,担当起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是“人”,而不是禽兽虫鱼,也不是草木土石的时候,也就能认识到我们是父母所生,从而开始有了孝敬父母之意,进而有了祭祀祖先的礼仪,意识到了自己既然生而为人,就不能跟禽兽虫鱼、草木土石完全一样,要担当起人要担当的责任和义务。

固然,我们每个人就在受孕的那一刻,至少是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就已经禀受到天地、祖先、父母的灵性、神性、善性,成了一个“赤子”,拥有了“赤子之心”。可是,也就从此时开始,我们就要不断地接受外在一切事物的影响。

不同的事物,使我们的心为之所动,产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有时受它诱惑,有时受它威胁。再者,与生俱来的那种生存的本能,让我们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冷了要保暖,自己还无法直接得到的时候就用哭闹的方式表达,能够直接得到的时候,就想要得到,这很正常。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究竟跟禽兽虫鱼有什么不同,就很关键了。我们不管禽兽虫鱼能不能意识到自己跟人的区别,但是,人却不能意识不到人与禽兽虫鱼的区别。这种区别何在呢?禽兽虫鱼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顾一切,人却不能这样。

当我们还没有成为父母的时候,我们如果总是有恶意、恶行,就会给孕育子女带来不好的影响,可能会孕育出不正常的子女,甚至会不孕不育,这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子女的不负责任。

如果到了孕育子女的时候,还不注意这些,隐患更多,因此,就需要胎教。胎教不是直接教育子女,而是要做父母的人自身受教育;胎教也不仅仅是孕妇之事,而且也是孕妇的丈夫之事。这也就是说,要做父母的男女,都要让自己拥有端正的心,而且行得正、做得端。

已经生而为人了,婴幼儿时期,一般来说是受到父母的影响最大,父母的心意和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婴幼儿。婴幼儿善于模仿,不过,如果开始出现心意和言行上的偏颇和错误,也容易纠正。这时,父母能及时纠正,婴幼儿能接受纠正,这时关键所在。

一般来说,女孩儿到了虚岁六七岁,男孩儿到了虚岁七八岁,只要家庭能提供条件,就要使他们接受“小学”教育,学习最基本的“做人”之道和基本的生活技能。能跟随老师,学好《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尽可能地落实到人生各个方面,就可以成为一个区别于禽兽虫鱼的人,可以称之为“庶民”、“小人”。

可是,庶民、小人出现危难的时候,危难越大,解决的难度越大。这里所说的危难,包括生活上的危难,还有思想意识上的危难。危难很大的时候,庶民、小人解决不了,只有君子、大人能够去解决。

众人的心意出现偏颇或错误的时候,众人不知,君子却必须能知,而且要去纠正;众人的言行出现偏颇或错误的时候,众人认识不到,君子却必须认识到,而且要去纠正;众人遇到疑难而无法做出正确抉择的时候,众人难以做到,君子却必须做到,而且要使众人信服。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学习圣人传下来的“大学之道”,这是修养成为君子的正道。认识到这是做人做事的正道,是学习的起点;矢志不渝地沿着这条正道走下去,是学习的过程;能使自己一生做人做事无愧于“人”,能一生的心意言行都符合“人道”,是学习的方向。所以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我们从哪几个方面学习“大学之道”呢?《大学》开头就说得非常清楚,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个“在”字,是强调的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把心思存于这三个方面。人们一般称之为“三纲领”。

《大学》就是围绕着“三在”而展开,其实,“四书”和“六经”无不是围绕着“三在”而展开。“明明德”是“修身”,“亲民”是“为政”。“止于至善”是始终贯彻的原则。“三在”的关键却在于“明明德”。

2.“明明德”:

我们先说“德”。《说文解字》中的“德”,跟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个“德”字,不是同一个意思。相当于现在这个“德”的意思,在《说文解字》里写作“悳”,是由“心”和“直”构成的。

《说文》解释说:“悳,外得於人,内得於己也。从直从心。”段玉裁进一步解释说:“此当依小徐《通论》作‘内得於己,外得於人。’‘内得於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於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这个解释,是从“德”的功用上来说的。按照段玉裁的解释,所谓“内得於己”,是指一个人的“德”,可以使自己心安理得、宁静平和;所谓“外得於人”,是指一个人的“德”,可是使他人得到恩泽。

然而,“德”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段玉裁说:“古字或假‘得’爲之。”也就是说,“德”的古字是由“得”和“心”构成的,是人心之所得。

那么,“得”字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是由“彳(赤)”、“贝”、“寸”构成。“彳”在这里不是“彳亍(赤黜)”之中的“彳”,而是“行(航)”字的左半边。“贝”意味着宝物,“寸”意味着“分寸”或“规矩”。

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得”字的含义了。人在街道上行走,按照规矩而获得应该得到的宝物。好比说“见利思义”,或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人心得到了宝物”就是“德”。从“悳”这个字到“德”这个字,经过了汉字的规范化过程。因此,要从本义去解释“德”字,最简单的就是“心之所得”。

那么,人心所得到的宝物是什么?是善良的本心本性。王阳明先生把这个本心本性看作是“至善”的,不是很恰当,因为从“善”到“至善”还有一个扩充、完善的过程。这就好比说“大智若愚”,却不能说“愚”就是“大智”。

人的本心本性之善,在我们出生为人的时候就具备了。这个善来自何处呢?是天所赋予的。《周易·系辞上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

这个“德”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就是“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可以合称之为“本心”。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接下来,我们再说“明德”。我们生来就具备了人的“德”,但是,它蕴藏于内心,自然而然呢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因为蕴藏于内心,所以,我们或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是,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它却并非因此就不存在了。

因此,人的“德”本来就是“明”的,它就像日月一样。“日月”组成上下结构的一个字,就是“易”;组成左右结构的一个字,就是“明”。

“明德”的“明”是说我们的“德”本来就具备的“明”,不是指后来修养出来的“明”。这个“德”跟“日月”有什么关系呢?

太阳是直接发光,照亮周围的一切。我们的德本来就可以像太阳一样,直接善待周围的人。月亮自身的光太微弱,但是,可以折射太阳光周亮周围。我们的德也可以像月亮一样,把善折射给周围的人。

我们能不能自己直接去用善心说话做事?恐怕没有人不能,只是想不想这么做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把别人的善心、善言和善行转告给周围的人?恐怕没有人不能,只是想不想这么做的问题。

再者,太阳在白天出现,它的光热更强,照得更远更广;月亮虽然光热比较弱,但是,在黑夜里,它也给人们带来光明。

我们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心本性,可是,因为我们出生的时候,禀赋稍微有些差异,但是,毕竟还是“性相近”。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有这个善良的本心本性,即使我们不能像太阳那样,难道不能像月亮那样吗?

这个本心本性,不管是否认识到了,都叫做“本心本性”;只有认识到了以后的“本心”,才可以叫做“良心”。“良心”是本来就有的善心,不依赖后天的学习和修养。

最后,再来说“明明德”。我们已经生来就具备了“明德”,为什么还要说“明明德”呢?“明德”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善心”,但是,我们却遇到事物的时候,却常常不自觉地产生跟禽兽一样的心意和言行。

比如说,看到一个幼儿爬到井边,马上就会掉到井里去,我们只要一看到,就会马上心动:“危险!千万别掉下去!”这就是“恻隐之心”的体现,也就是不忍心看到任何人受到伤害,当然更不忍心去伤害任何人,这是人人具备而禽兽不一定具备的心。

禽兽看到这种情况,如果正在饥饿,可能会去把这个幼儿吃掉;如果正好已经吃饱了,那可能根本不管,也不会为幼儿遇到危险而心动。我们不能用“人”的标准去评论禽兽。

只要是人,看到这种情况,如果根本不心动,那这个人就等同于禽兽;如果想去救幼儿,却担心被讹诈,或者担心自己受到损伤,就属于“见死不救”、“见义不为”,也可以说等同于禽兽。

假如看到那个幼儿是仇家之子,或者是因为自己开车把幼儿撞到了井边,而且已经撞伤,害怕担当责任,一看周围没人,就把幼儿踢到井里,那么,就可谓禽兽不如了。如果是因为亲情或名利才去救,虽然不算善,但也不算是恶;把孩子踢到井里去,就是恶了。

对于井边的幼儿是这样,对于遇到危险或困难的任何人,都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频繁出现这样的恶行,那就是“良心坏了”,那就是“亡天下了”。

为什么叫做“亡天下”呢?因为所谓“天下”,是天之下、地之上的这个地方,我们称之为“人间”。人间之人没有“人之心”,却等同于禽兽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天下”已经“亡”了,此时,任何人都应该担当起责任,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匹妇与有责焉”。

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意思是说,人跟禽兽所不同的地方是很少的,这很少的一点不同,恰恰就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关键所在。

孟子接着说:“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庶民为什么会失去“人别于禽兽的关键所在”的“善心”呢?因为庶民如果不学习君子之道,或者没有受到君子之道的影响,往往不知道“人之所以为人”,也不知道“人别与禽兽的关键所在”是什么,当然也就不知道如何做人。

当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当君子之风吹拂遍地的时候,庶民、小人虽然未必“知其所以然”,却也可以“知其然”。所以,“庶民去之”,并非所有黎民百姓都变恶,只是难以担当重大责任,所以是“小人”。

为什么说是“小人”呢?因为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一旦遇到事情,就自觉不自觉地从私心、私利、私欲方面去考虑,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小人喻于利”,而且患得患失。让这样的人担当重大责任,会误己误人。

“小人”没有足够的修养,遇到的诱惑或威胁比较小的时候,也许还可以守住良心,一旦诱惑或威胁加大,就难以守住良心,从而做出“以邻为壑”、“损人利己”之事,做出“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之事,甚至会“背道而驰”、“祸国殃民”。岂能担当重大责任?

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君子之道,可是,要学习君子之道,首先要认识到“明德”就在自己心中,不是从身外求来的。其次,仅仅知道还不够,还需要把“明德”落实到自己的心思言行之中。再次,还应该把生来具备的善心,通过修养而扩充完善,从而达到“至善”。这就是“明明德”的过程。

最容易影响“明明德”的,是人的私欲,简称“人欲”。所谓“存天理”,就是守住“明德”;所谓“灭人欲”,就是要在遇到事物的时候,去除私欲干扰。两者之中,“存天理”的根本,也是目的;“灭人欲”是方式方法。

本来,人的本心没有什么“天理”、“人欲”之分,只是在人受到外在事物的诱惑或威胁的时候,心念一动,感情出来了。当感情偏离“本心”之“善”的时候,“人欲”就出来了。如果此时不去“灭人欲”,却放纵“人欲”,“本心”那种“明德”就会被遮蔽而不“明”。

如果不知何为“天理”,就不知何为“人欲”;如果不致力于“存天理”,即使终生致力于“灭人欲”,也无法“灭”尽“人欲”。“明德”不是镜子,即使把镜子擦得极为洁净,也成不了日月。日月自明,即使有乌云、尘埃,也无损于日月本身。

3.“亲民”和“新民”:

在《十三经注疏》的《礼记·大学》之中,“亲民”二字没有任何注解,那也就意味着“亲”字不应当当做“新”字解,否则,就应该有注解。从北宋程子开始,才把“亲”字解释为“新”,明朝的王阳明先生又恢复了宋朝以前的解释,我们这里主张按“亲”字来解。

我们不能看到“亲民”二字,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去亲近庶民。“庶民”的意思,本来就有“人数众多”的意思,那么多的黎民百姓,能“亲近”得过来吗?如果是有意去亲近,必然导致亲疏有别,使庶民觉得“偏心眼儿”。

“亲”字怎么解释呢?我们先来看看《说文解字》的说法:“亲,至也。‘至部’曰:到者,至也。到其地曰至。情意恳到曰至。父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谓之亲。”由此可知,“亲民”的意思,是让君子像父母对待儿女一样对待庶民,做到真情实意。

我们再来看看其它的解释。《广韵》把“亲”解释为“爱”。《孝经序》中有“亲誉日著”一句,注解中说:“慈爱之心曰亲。”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亲民”就是以“慈爱之心”去“爱民”。

但是,“爱民”的“爱”字也不要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去解释,否则,“亲”和“爱”就混淆,而没有分别了。那么,怎么解释才符合《大学》的原意呢?只要我们根据《孟子·尽心上》中的说法,就可以解释清楚。

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子解释说:“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程子说:“仁,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民则可,于物则不可。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之则有序。”

父母对儿女的慈爱,应该是不求回报的。可是,如果只知到“幼吾幼”,却不知到“及人之幼”,甚至为了“幼吾幼”而至于“损人之幼”,那就是有私心的“私情”了。所以,准确来说,“亲民”就是从“仁心”去对待庶民。

从“仁心”的端绪来说,君子对庶民首先需要以“恻隐之心”对待,也就是不忍心看到庶民受到任何伤害,进而不去做任何伤害庶民之事。这样,就与“爱”字的“舍不得”和“怜惜”这个意思相一致了。

人对万物,能做到“舍不得”和“怜惜”就可以了,至于“爱护”、“保护”则不是必须的做法。这就好比孟子所说的那样:“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生)食也;数罟(促古)不入洿(屋)池,鱼鳖不可胜(生)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生)用也。”

对于万物,人为了生存需要,可以砍伐树木,但不应为了奢侈享受而砍伐树木;为了生存需要,可以捕猎禽兽鱼鳖,但不应为了奢侈享受而捕捉。这是对万物的“爱心”而不是“仁心”,假如用“仁心”对待万物,那么,不仅不能捕猎禽兽鱼鳖,而且连砍伐树木、吃菜割草都不能做了。

农作物生长的时候,人们顺应农作物的本性去尽心尽力就可以,不应人为地去改变农作物的本性以求增产、省力,比如“转基因”的方式;人们可以用农家肥,可以杀虫,可以用锄头除草,却不应投机取巧地去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再从“仁者爱人”来说,“亲民”也就是“爱人”,这个“爱”是出于“诚意、正心”去“爱”,这个“爱”是无欲无求、无私无为的。进一步来说,只要是符合道义的,不管庶民是否愿意,都要做;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不管庶民是否愿意,都不能做。

“爱人”和“爱民”有什么区别呢?“爱民”是从“从政”的君臣而言的,说的是君臣必须要无欲无求、无私无为地爱护庶民,不仅要致力于使庶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而且还要致力于教化庶民而使之通情达理、向善守法。

如果君子不在君臣之位,那么,就要说“爱人”,也就是说对君、对臣、对他人,都要一视同仁,借用孟子的话来说,是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也就是说,上不媚君臣,下不媚庶民,“唯义所适”、“义之与比”。

为什么君子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又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明明德”的君子所修的,就是可以得“天爵”的“善心”而达到“仁”。

“亲民”二字,也可以理解为“使庶民觉得可亲近”、“使庶民觉得可信赖”。这种“亲近”和“信赖”的获得,是由“明明德”这个“前因”而自然得到的“后果”。因果之间不能颠倒。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亲民”的践履过程,就是“得民心”的过程,就是“天下归往”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自然而然。假如是为了“得民心”,为了“天下归往”,再去“亲民”,那么,“亲民”也就成了被利用的工具,或者说是沽名钓誉、谋求私利的工具。

把“亲民”解释为“新民”,其中的“新”是什么意思呢?朱子解释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这也就是说,君子不仅要自己“明明德”,而且要通过感化、教化而使庶民也能“明明德”、“灭人欲”。

这种解释,虽然不违背道义,但是,毕竟是另作新说,可谓节外生枝,没有必要。所以,我们对此说法,既不否定,也不提倡。我们要提倡的是,读经典也好,读别的书也好,读者应该尽可能地体会圣贤君子之心,尽可能地体会作者之意,而不应该刻意求新求变。

“明德”既“明”,自然落实到心思言行之上,从而体现为“亲民”的心思言行。“明明德”是“真知”,有“真知”必然会“真行”。如果“行”错了,必定是所“知”不真;如果所“知”的不到,必定所“行”的也不到。

4.“止於至善”

我们先来说“止”这个字。《说文》中说:“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这个解释,是从草木生长来说的。“下基”的“下”指的是“草木的下面”,“基”是指“草木下面的土地”,“下基”可以泛指任何事物的起点或立足之地。

“下基”怎么又会跟“足(脚)”联系起来呢?人体的最下面就是双足。《说文》说:“基,墙始也。”有墙,然后能说墙下的地面,这个地面也就是“墙开始的地方”。从人来说,有人,然后能说下面的地面,这个地面也就是“双足站立的地方”。

再说,《说文》之中没有“趾”这个字,而只有“止”这个字。古文的“趾”就写成“止”,后来在规范化的过程中,“止”字被借走表示“停止”、“仅仅”的意思了,于是就在“止”字上加了一个“足”,出现了专指“脚”的“趾”字。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止”的样子就是一个脚掌上有三个脚趾头(如果五个脚趾头都画出来,那是图画;只画出来三个,则是文字),其中的一个突出在外,就是“大拇脚趾头”,所以,从突出强调的部分来说,“趾”可以专指“大拇脚趾头”;从三个脚趾和脚掌俱全的整体来说,“趾”又可以指“脚(足)”的全部。

首先,人的双足要有“立足之地”;其次,人的双足是用来行走的;再次,人行走要有明确的方向,而且要符合规矩。因此,“止于至善”也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我们要立足于“至善”;其次,我们要在整个人生过程中都要遵循着“至善”之道前行;再次,我们要尽心尽力以达成“至善”。总起来说,也就是从始至终,都不能舍弃“至善”,也就是朱子所说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那么,怎么叫做“至善”呢?

接下来,我们再说“至善”。朱子说:“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这也就是说,从我们出生时已经具备的“善”,通过修养而致力于达到“无一毫人欲之私”的“至善”,这就是从“生为人”到“成大人”的过程。

从“善”到“至善”之间,只有一条最正最直的道,任何人在“生为人”的时候,都已经站在了“善”这个起点上了,所以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从天地之间来说,圣人是达到了“至善”的人,贤人是最接近“至善”的人,君子是遵循“至善”而不变的人,士人是立志学习“至善”的人。那么,怎么从“善”达到“至善”呢?我们在第五讲《从“知止”到“近道”》里再说。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05:从“知止”到“近道”(一)(2013.05.28)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03:从“小学”到“大学”(201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