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14:由本达末(二)(2013.07.30)
发布日期:2020-05-22   点击:

各位群友,晚上好!从今天晚上开始,我们的“同学”又增加了“诗词文字历史哲学群(128943117)”的群友!欢迎一起学习!

上次我们讲了“物格而后知至”,今天我们接着讲“知至而后意诚”,欢迎大家一起学习。本讲座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修身,因此,希望大家不要把自己置身事外。

2.知至而后意诚。

【1】既明良知无不知,良知之外皆是私。遇物而生私心时,节以礼义则诚实。

知到了自己的“良心”,就可以知到“良知”。用“良心”和“良知”去做什么?用来作为自己去做什么事、怎么做事的“规矩”和“原则”。

“良心”是还没有遇到任何事物的时候,那种本来就有的“善心”。遇到外在事物以后,我们的“心”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

看到一个幼儿,马上就可能掉入井中,我们的“心”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危险!”这是“良心”的反应,按照孟子的说法,就是“恻隐之心”在起作用。

知到幼儿处于危险境地,我们的“良知”告诉我们:“我要赶紧去救这个孩子!”这是由“良知”做出的判断。

只要是人,就都有这个“良心”和“良知”,没有例外。由此而决定去救,那就是没有违背良心,没有放弃良知。

有了“去救”的决定,接下来的就是“怎么救”的问题了。要去救这个即将落入井中的幼儿,很简单,跑过去把幼儿从井边拉开,抱起来就没问题了。

就在要救还没救的时候,如果我们心里想到:“万一救不起来,别人赖上我,怎么办?”或者想到:“万一我滑到井里,怎么办?”如此一想,“私心”就开始起作用了。

如果我们心里想到:“这是我朋友的孩子,我不救他就对不起朋友了!”或者想到:“这是我仇人的孩子,我凭什么要救他?”如此一想,“杂念”就开始干扰“良知”了。

千钧一发之际,哪里容得我们仔细去想?因为反复思考,稍微延迟一会儿,悲剧就会发生。因此,此时此刻,就是凭着“良心”、“良知”,马上去救这个幼儿。

救不救幼儿,似乎比较简单,人世间的事情当然绝不是如此简单的。比如,一个仇人、一个恶人,在他遇到意外的死亡威胁的时候,我们救不救?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那么复杂。对于任何遇到意外死亡威胁的人,我们去不去救,是“仁”的问题;怎么救,是“智”的问题。

禽兽见到人遇到意外的死亡威胁,不去救人,我们都不会谴责禽兽;人见到禽兽遇到意外的死亡威胁的时候,则能救就应该去救,不去救也没有罪过。

人见到同类遇到意外的死亡威胁了,去不去救?不去救,不能因此就说没有“良心”,但是,见死不救,则谓之不仁。

人一旦偏离了良知,必然是掺杂了私心私情。私心私情,会蒙蔽良知;良知被蒙蔽的时候,必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寻找借口,其实也就是自己欺骗自己的良心。

【2】良知非做老好人,绝不有意伤害人。莫做乡原同流俗,仁者爱人也恶人。

人有良知,并非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做一个人人喜欢的老好人。正因为仁人志士、正人君子坚守良知,所以才“疾恶如仇”。

仁人志士、正人君子从来不会事先对任何人、任何事存有恶意,恰恰相反,必然始终都有良心和良知。

当邪恶之人去危害善人、无辜之人的时候,惩罚邪恶之人,恰恰是“良知”的体现;放纵恶人,却是失去良知的做法。

孔子说:“乡原(元),德之贼也。”《论语正义》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周曰:所至之乡,辄(哲)原(元)其人情,而为意以待之,是贼乱德也。”这里的“原”,是“推究”的意思。

意思是说,到了某个地方,就先了解那里的人们喜欢什么,然后,有意投其所好,因而八面玲珑。这是不顾原则的媚俗做法,貌似有德,其实却在不知不觉地败坏“德”。

第二种解释是:“乡,向也。古字同。谓人不能刚毅,而见人辄原(元)其趣乡(趋向)容媚而合之。言此所以贼德也。”

在这种解释里,把“乡原”读作“向原”,全句的意思是说,不能坚守良知和原则,见到别人以后,就揣摩别人的兴趣爱好,以求被人接纳和喜欢,这是败坏道德的做法。

朱子的解释与以上两种都不同,认为“乡”是“鄙俗”的意思;“原”读作“愿”,有“乐意接受”的意思。总的意思是,与鄙俗之人同流合污,也就是媚俗,因此鄙俗之人都乐意接纳他。

所谓鄙俗之人,当然是志趣卑下,谋求私欲和私利的满足之人。所谓媚俗,也就必然是说话做事都是从如何去满足私欲和得到私利出发。

以上三种说法之中,相同之处,都是没有原则,而投人所好。虽然三种解释都能解释通,但是,其中的第一种解释比较可取。

投人所好,貌似在替他人着想,但是,却不是发自“良心”和“良知”,而是不顾“良心”和“良知”,没有标准和原则。

为何“乡原”败坏道德?孟子说:“非之无举也,剌之无剌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所谓“非之无举也,剌之无剌也”,意味着众人好像找不到他的不足之处,“非忠信而似忠信,非廉洁而似廉洁”,意味着把“忠信”和“廉洁”都庸俗化了。

君子绝不会做“乡原”,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特殊情况下,始终坚守“良心”和“良知”,绝不去有意害人,而是去“爱人”、“救人”,为此甚至“置生死于度外”。

“乡原”这样的人,本来就是“同流合污”之人,所以,很容易得到世俗百姓的喜欢,被误导了却不知,而且还趋之若鹜,为之拍手叫好。所以,圣人对此类人深恶痛绝。

当我们讲儒学的时候,很容易为了快速使众人接受,并且使众人喜欢,而萌生出“乡原”的念头,从而去以利诱人,以害吓人,结果也就成了“似是而非”的东西。

讲儒学,可以浅显,但不可肤浅;可以通俗,但不可庸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从利上讲,还是从义上讲,这是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的分水岭。

如果我们把圣贤君子之道,讲成了小人之道、“成功谋利”的所谓“智慧”,那么,我们即使是贴着儒学经典的标签,所讲出来的却已经不是儒学经典了。

【3】汤武革命曾有战,子胥复仇非不仁。人非禽兽守良心,疾恶如仇保善民。

“意”是如何产生的?是我们的心,遇到外在事物时,所产生出来的念头。外在事物纷繁复杂,因此,所产生的“意”也就不会一样。

不过,无论外在事物多么纷繁复杂,我们的“意”都能始终坚守住“良心”和“良知”,不被外在事物所左右,更不被外在事物所役使,便是从“知至”到“意诚”的关键。

有良心,有良知,不是说该用刑却不用,不是说该报仇却不报仇,更不是说对侵略者就不抵抗。问题在于,君子不应像禽兽一样去做任何事。

倭寇侵华的时候,中国人抓到倭寇的俘虏,虽然倭寇像禽兽一样,或者禽兽不如,但是,中国人不虐待俘虏,因为倭寇不是人,我们却是人。

如果在中国军人和倭寇鬼子战斗的时候,目的是要把倭寇赶回他们的老家,他们却坚决不走,因此而杀掉倭寇鬼子,是中国人应有的做法。

倭寇的兽行,表明倭寇像禽兽一样了,丝毫没有了良心和良知,我们却不因此让我们自己也像禽兽对待禽兽一样,我们要用人的方式去对待禽兽。

这就好比说,狗咬人,人不能去咬狗,但是,人可以把狗拴起来,可以把狗赶走,可以打狗,对疯狗则可以打死。

前几年,有一本书很畅销,名声很大。书中所宣传的是,要我们学习“狼的智慧”,这是赤裸裸地让人学习“禽兽之道”。人要以人的方式打狼,却不能以狼的方式打狼、吃羊。

当初,夏桀、商纣残暴无道,虐民害物,商汤和周武王为了救民于水火,曾经用过战争的方式。虽然用了战争方式,因为是为了救民于水火,而不是为了夺取权力地位,所以,仍然不失为仁。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员(云),字子胥,因为楚平王杀害了无辜的父兄,逃到吴国,要为父兄复仇。最后成功复仇,但是,拒绝吴国以为他报私仇的名义出兵,不失其义。

“疾恶如仇”这个词,意味着对恶人和仇人,都会非常痛恨。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不顾良心和良知,不能因此就不顾方式方法。

孔子说过:“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遇到贫困,我们都希望摆脱,然而,如果不顾良心良知,只求尽快摆脱贫困,就会造成混乱;

对待恶人、仇人,我们都会痛恨,然而,如果不顾良心良知,只求快速而彻底地消灭恶人、手刃仇人,也会造成混乱。

孟子说:“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意思是说,始终就是想要使百姓生活轻松安宁,却不得不让百姓去做事,那么,百姓虽然劳苦也不会埋怨;

始终就是想要使百姓生活无忧无虑,注重仁政落实,注重礼义教化,在百姓受侵略者侵害的时候,百姓为保家卫国而死,死而无憾。

孟子这里所说的“佚道”和“生道”,当然是发自良心、仁性的,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如此,这才是“意诚”。假如是为了让人甘心情愿地“卖命”而去行“佚道”和“生道”,那就是虚伪,甚至邪恶。

讲座暂停,休息十分钟。在这十分钟的时间里,欢迎提出问题,欢迎议论。十分钟后,继续讲座,不再回答问题。

【4】天下有道民不议,防人之口早沉沦。贪官污吏人人恨,贵在用贤与修身。

我们自己没有做官的时候,对于贪官污吏、腐败昏庸,都非常痛恨,恨不能杀光所有的贪官。我们为什么会有痛恨,甚至痛恨到要杀光的程度?

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很清楚,做官就不应该做贪官;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很清楚,“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普通百姓如此痛恨,甚至有“杀光”的念头,无可非议。因为“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这种“戾气”越来越多的时候,也正是“天下无道”所造成的。

遇到这种情况,已经身在君臣之位的人,应该反思所行的政令究竟是霸道、岔道,还是王道、正道,从而避免霸道、岔道,回归王道、正道。

古人两千多年前就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因此,要使“庶民不议”,就需要使“天下有道”。要使“天下有道”,就需要遵奉正道,效法尧舜,举贤任能。

我们学习经典,不仅仅是为了让人痛恨贪官污吏,不仅仅是为了让人喜欢正人君子,而是为了使我们自己学习正人君子,不要成为贪官污吏。

身未在君臣之位的人,虽然说“怨天尤人”的做法无可非议,但是,“怨天尤人”毕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甚至会使社会更乱。

能解决问题,乃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怎么办呢?无论是君主任贤,臣子荐贤,还是个人成贤,都需要从自我修身和礼义教化开始。

如果君主所任用的不是贤人,而是能人,乃至奸佞小人,那么,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是饮鸩止渴、火上浇油。

也许所用的是“好人”,可是,“好人”没有“格致诚正”的修养,达不到“无欲”,则不可能“刚毅”;做不到“刚毅”,那么,在遇到各种诱惑与威胁的时候,难免成为贪官污吏。

正常情况下,君臣是来自不在君臣之位的人上天会选择修养最好的人担当“敬天保民”的君主,君主应选择贤德的君子。

孔子说过:“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作战是如此,从政也是如此。任用那些还没有修养,更没有修养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任命他去从政,不仅不足以“行政”,反而会使之成为受害者。

无论我们将来是否有机会在君臣之位上“从政”,只要我们是人,就应该修养自己,使自己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守住良心和良知,不至于成为贪官污吏、邪恶之人。

孔子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修养到“意诚”的境界,可以避免成为贪官污吏、邪恶之人,要进一步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必须“心正”。

【5】修心养气为最好,防微杜渐要及时。文过饰非增其错,亡羊补牢犹未迟。

如何做到在遇到外在事物的时候,使良知不被蒙蔽呢?首先,要在从政之前就修心养气,“学而优则仕”。修什么心?良心。养什么气?浩然正气。

修良心,致良知,然后能知到用浩然正气来维护什么。养浩然正气,然后能足以在遇到任何外在事物的时候,良心和良知不被左右,不被役使。

我们为什么总是修养不好呢?孟子曾经说到过其中的原因。孟子说,有一座山,名叫牛山,本来山上有丰美繁多的草木。这就好比说我们的良心本来就是有良知的。

牛山处于大国的郊野之地,整天有人前来砍伐树木、拔草砍柴,这座牛山还能那么丰美吗?这好比说我们不重视良心和良知,又整天被外在事物诱惑着,威胁着,良心和良知还能显现出来吗?

牛山上的草木,昼夜都在生长,又有雨露滋润,即使被砍伐损伤了,却仍然能够重新萌芽分枝。这好比说我们的良心和良知依然还在,还没有被完全蒙蔽。

可是,牛山的草木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砍伐损伤,终究会使那残存的草木、新生的芽苗受到致命的伤害,乃至难以再发芽。

这好比说在我们一次一次地在物欲的诱惑威胁之下,蒙蔽我们的良心和良知,最终结果是,虽然良心良知的根还在,却会成为干枯的树根。

山上的草木当然不可能只生长而不砍不割,相当于说我们不能为了保持良心和良知,就不去接触外在事物,重要的是要注意养。

山上的草木繁茂众多,而不滥砍盗伐,虽然有所砍伐也不至于草木不生;人能平时致良知、养浩然正气,虽然遇到外在事物也不至于被左右、被役使。

其次,要注意防微杜渐。就在我们遇到外在事物的时候,私心私欲刚刚出现,就马上注意节制,避免从私心私情变成错误、邪恶。

当然,如果我们的节制仅仅是外在的,却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那么,一旦遇到更大的诱惑或威胁,可能就难以节制住。

比如,在自己想要做不该做的事情时,刚刚产生这个念头,就立刻停止这个念头,千万不能顺着“患得患失”的路继续走下去。

坚持住这个“初念”,即使外在的诱惑和威胁力度加大,也不放弃,当然也就可以避免越走越远。不过,这是靠“意念力”来保持良心和良知,而不是良心和良知自身。

再次,要知过能改、亡羊补牢,至少不要文过饰非,决不能“破罐子破摔”。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曾经赞叹颜子“好学”。颜子的“好学”体现在哪里?孔子说:“不迁怒,不贰过。”我们“见贤思齐”,也就需要学习着这么做。

“不迁怒”,意味着“反求诸己”,而不“怨天尤人”。把责任推诿给别人或外在环境,那也就是说终究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了。

“不贰过”,意味着知过能改,绝不再犯。如果要最有效的不再犯,需要的是“亡羊补牢”。虽然已经失去的羊无法回来了,却能不再失去。“牢”在哪里?良心和良知而已。

如果我们在已经犯了错误之后,不思悔改,还去为自己狡辩,那也就真的无可救药了。如果为了逃避责任,为了逃避惩罚,无疑是在罪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寄语】

近善学善以成善,良知既定诚意现。人能无欲自能刚,知过能改无遗憾。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15:由本达末(三)(2013.08.06)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13:由本达末(一)(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