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18:知本知至(一)(2013.08.27)
发布日期:2020-05-22   点击:

各位群友,晚上好!今晚的讲座,增加了“孔儒研究群”的群友,欢迎一起学习华夏经典。我们学习完了“由本达末”,接下来,学习下一段,我称之为“知本知至”,是总括前两段。

“知本”总结“由本达末”一段,强调“君子务本”;“知至”总结“知终重始”,而且把“本末”和“终始”贯通起来,强调必须方向明确,终究要从“务本”开始。

原文如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博),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简说:

上至天子,下至众人,全都要这样,都要把修身作为最根本之事。这个根本混乱、错乱了,却想要一个好结果,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重视修身,确实重视“厚德”了,结果却使德行浅薄;我们不重视修身,德行浅薄,却像要无缘无故地得到“厚德”的结果,没有这样的事。

什么叫做“知本”?知到重视修身,就是“知本”;什么叫做“知之至”?知到修身务本,贯彻始终,尽心尽力达到“至善”,就是“知之至”。

今天晚上,我们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之中的“天子以修身为本”。其中会讲到一些需要纠正的误解,比如,对“天子”一词的误解,对“君权天授”的误解,等等。

为什么不能?因为我们虽然都是天地所生的子女,然而,祭祀天地的时候,总要有一个人代表众多的人去向天地表达我们的敬意和谢意,而不可能所有人都去。

这就好比一个大家族,祭祖的时候并非每个小家庭都各自举办一场祭祀仪式,而是由“宗主”嫡长子举办,而家族中的其他人只是

【1】人类皆是天地生,祭祀天地由天子。天子须遵天地道,背道而驰是逆子。

一说到“天子”这个词,恐怕大家或者会有历史久远的陌生感,或者会有出自本能的厌恶感,但是,如果说是“总统”、“主席”,就是截然相反的感觉了。

何以如此呢?很简单,因为我们受“反传统”的影响太深太久,因此,有的人觉得那是与我们现在毫无关系的古老词语了,有的人则觉得那就是“反动统治阶级的头目”。

那么,“天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地所生的子女。那么,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称为“天子”呢?当然不能。

支持者、参与者。

我们且不说中华民族之外的人是否承认自己是天地所生,起码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应该知到,应该承认我们是天地所生的。

天地所生的人,难道都是善良、孝顺的吗?当然不一定。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也有“孝子”和“不孝子”之分。

华夏经典“四书”、“六经”之中所说的“天子”会提倡、赞美“不孝之子”吗?须知,华夏经典是为天下指明正道的,而不是记载史实的。

经典之中所标举出来的“天子”,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所以,叫做“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不仅不会标举桀纣之类的君主,而且《孟子》中直接指斥他们为“一夫”,何尝承认他们是“天子”?甚至连“君主”都不算了。

儿子在父亲面前,把自己当成父亲的“父亲”之时,就算不得“孝子”;“天子”把自己当做“天”,那叫做“天子僭天”。

“天子僭天”,体现为君主把自身的思想言行当做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用自己所认定或编撰出来的一套理论去教化百姓。

我们说这个道理,是期望天下君主,都能尽可能地避免“天子僭天”;是期望天下在位的官员,以及将来可能做官的人,能够以尧舜之道辅助、引导。

【2】天子尧舜禹汤周文王,有德而后得天命。且看帝尧修其身,明其明德天下明。

“天子”的最高标准,是尧舜;最低标准是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为何“祖述尧舜”?不是仅仅为了赞美歌颂尧舜,而是为了传尧舜之道。

传尧舜之道干什么?孟子说得好:“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简单来说,就是期望天下君主能够以“尧舜之道”为“规矩”而已。至于能否成为尧舜一样的“天子”,不是君主应该考虑的事;是否遵循尧舜之道,却是君主应该考虑的事。

尧舜禹汤以及周文王是怎么成为“天子”的?因为他们的“修身”。我们以《书经》之中的帝尧为例来说说。

我们来看看《书经》第一篇《尧典》的开头一段:“曰若稽古帝尧,曰放(仿)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是)雍。”

前人曾经说过,《书经》“佶(杰)屈聱(熬)牙”,是很难读懂的。实际上,最难懂的是《易经》和《春秋》。

《书经》的难懂,只是文字上的难懂;《易经》和《春秋》,即使读懂了字面的意思,如果不懂其中的“微言大义”,那根本就不算读懂,只能算是“读过”。

《书经》这一段告诉我们了什么?我们一句一句地来简单解释一下。因为我们这里是在学习《大学》,而不是学习《书经》,所以,不多作发挥。

所谓“曰若稽古帝尧”,其中的“曰”,《古文尚书》作“粤(月)”,《尚书正义》用《今文尚书》作“曰”,我们这里采用前者。

《说文解字》说,“粤”是“审慎之词”,也就是有“敬”之意。按《毛诗正义》,“若”是“顺”之意,“稽”是“考察”之意。

这一句的意思是:能够敬顺天道、考察古史的帝尧。能敬顺天道,然后能不违背良心、道义;能考察古史,然后能敬畏并学习往圣先贤,能以史为鉴。

“曰放勋”,其中的“放”读作“仿”,即“效法”之意;“勋”,是“功”之意。《正义》解释为“言尧放(仿)上世之功”。

只有能“师法古人”,然后能谦逊,能避免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能避免用自己的一生去做试验,避免拿国家百姓做试验。

不过,“师法古人”,是以“敬顺天道、考察古史”为前提的,因此,不是从利害上去考察,而是从道义上去考察;不是模仿古人之事,而是效法古人所遵之道。

“钦明文思安安”,其中的“钦”是“敬”之意,马融先生说:“威仪表备,谓之钦”;“明”是“明辨”、“明察”之意,马融先生说:“照临四方,谓之明”;

“文”是“道德礼义”的外在显示,马融先生说:“经纬天地,谓之文”;“思”是“正道入心,再由心发”之意,马融先生说:“道德纯备,谓之思”。

“钦明文思”是帝尧内心所得,由此而成为“德行”,因此叫做“四德”。有此“四德”,然后才能有“安安”。

何谓“安安”?《正义》说:“安天下之当安者。”既然“钦明文思”即使是帝尧之“德”,那么,“安安”也就是内心“安于道”,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安于道”。

“允恭克让”,意思是,确实做到了无不恭敬,做到了能够礼让。这都是从内心之“钦明文思”而直接表现出来的“德行”。

“光被四表”,是说帝尧的德行之光,可以照遍四方,这是从横向来说的;“格于上下”,是说帝尧的德行通达与天地,亦即“与天地合其德”,这是从纵向来说的。

以上这些,所说的无不是“格物致知”,也就是“修身”。因此,从此以下的“克明俊德”是“修齐治平”中的“修身”。

“以亲九族”,不过是“齐家”;“九族既睦”,也就是“家齐”。“平章百姓”,不过是“治国”;“百姓昭明”,也就是“国治”。

“协和万邦”,不过是“平天下”;“黎民于变时(是)雍”,也就是“天下平”,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

如果帝尧没有“曰若稽古”,就谈不到“格物致知”;如果没有“钦明文思”,就谈不到“诚意”;如果没有“安安”、“允恭克让”和“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就谈不到“正心”。

以上这些,是“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的前提条件,也是“格致诚正”在“身、家、国、天下”的自然显现。

【3】仁者必然能有勇,修身不为功与名。春秋之始在隐公,隐公无意位与名。

经典告诉我们,一旦一个人先存有一个要得到地位、权力、名利、成败之心,“修身”的动机就不纯了,如何能做到“心正”、“身修”呢?

那么,先存一个“救国救民”之心,是否可以呢?也不应该。或许有有人怀疑:“难道‘修身’不就是为了‘救国救民’吗?”这个说法不好。

立志于“仁”,比立志于“救国救民”要好得多。因为有“仁”必然会“救国救民”。国家百姓有危难的时候,“救国救民”是“仁”的体现;

国家百姓没有危难之时,施行“仁政”,行礼义教化,能避免国家百姓的危难,也是“仁”的体现。有病再治,不如让人不生病;让人不生病,不如使人身心安宁、知书达礼。

“修身”是为了修养“良知”以成“仁德”。有“良知”,有“仁德”,当然知到国和民需要救的时候去“救国救民”。我们这么说,有什么经典依据呢?

第一个依据是,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这句话的表面意思不难理解。

这句话并非做简单的比较,而是强调“有德然后有言”、“有仁然后有勇”。进一步来说,“有德”之人,言必谨慎,只说该说的话,只在适合说话的时候说;“有仁”之人,所表现出来的勇,必然是以“仁”为前提的。

德行修养不够的人,所言常常是从利害上考量,敢言虽好,却常常好心办坏事;无德之人,更多奸诈的谎言。

仁德修养不够之人,其勇往往是凭借着血气而发。有仁者的引导和制约,其勇能发挥好的作用;离开了仁者的引导和制约,则很容易做出蠢事,甚至会被人利用。

“救国救民”的行为,必须以“仁心”为前提条件,至少要以“良心”为前提条件。如果先想到了要担当起“救国救民”的责任,那么,从修身开始就是了。

如果不重视修身,只想着“救国救民”,那恐怕不是“由本及末”了,也算不上是“知终重始”了。

如果说是先想做“天子”,为了“做天子”才去修身,那叫做“有野心”,至少是出于功利目的才去修身了。这本身就意味着偏离了“君子喻于义”的原则。

第二个依据是,《春秋经》的第一个国君是鲁隐公。为什么要从鲁隐公开始呢?除了因为当时已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的原因,以及当时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的原因之外,恐怕还有一个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鲁隐公根本就不想做国君。根据《春秋公羊传》的说法,鲁隐公当时是因为父亲已经不在,应该继承君位的嫡子弟弟(后来的鲁桓公)太小,才暂时管理国家的,所以,《春秋经》没有说“鲁隐公即位”。

一心一意想着得到权力地位的人,便是有私心的人。这样的人得到权力地位之后,要想避免“以利为利”,要想避免私心作祟,恐怕很难。

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事业单位,要任用官员的时候,如果先让人自己报名,然后在自荐的人之中选拔,其弊端很大。

当选拔人才与科举、经典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有的读经者往往就是为了“黄金屋”、“颜如玉”而读经了。由读经而选拔的人才,有真正的贤士、君子,虚伪小人也把读经、科举当成了功名富贵的敲门砖了。

讲座暂停,休息十分钟。在这十分钟的时间里,欢迎群友提出问题,欢迎群友谈谈感想。十分钟后,继续讲座。

问答到此结束,下面继续讲座。

【4】君权天授民受之,前任天子荐于天。天视天听来自民,保民安民非专权。

是不是任何人修身修得好,就必然可以做天子了呢?当然不是。周公、孔子、孟子的修养不必多说,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天子呢?

邵康节先生《皇极经世书·观物篇》说:“一世之事业者,非五伯之道而何?十世之事业者,非三王之道而何?百世之事业者,非五帝之道而何?千世之事业者,非三皇之道而何?万世之事业者,非仲尼之道而何?是知皇帝王伯者,命世之谓也;仲尼者,不世之谓也。”

又说:“人谓仲尼惜乎无土,吾独一味不然。匹夫以百亩为土,大夫以百里为土,诸侯以四境为土,天子以四海为土,仲尼以万世为土。”

那么,正常情况下,天子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涉及到了百余年来批判过的“君权天授”或“君权神授”的问题。那么,“君权天授”为什么会被批判呢?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君权天授”被批判,是因为什么?因为当今的全世界都否定了“神圣道义”,极力提倡人为创造能力,几乎达到了人能够改变天地、创造一切的地步,就像当初我们所说的“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样。

再一个原因是,中国历史上的某些君主,不顾“君权神授”的经典含义,却利用这个说法,来神化自己的君主地位,强化自己的威权,就像夏桀把自己比作永远不落的太阳的那样。

那么,“君权天授”是什么意思?是上天是把“遵道保民”的使命赋予仁德的人,而不是把奢侈享乐、虐民害物的权力授予君主。天子之位是怎么由天授予呢?我们根据孟子的解释来说一说。

天子没有权力把天下给任何人,而只有上天有这个权力。但是,上天不是用言辞、诏令授予这个权力,而是根据人的德行以及所作所为显示出来。

天子可以向上天推荐人,但不能让上天把天下直接给予他锁推荐的人,就像诸侯能向天子推荐人,却不能让天子一定任命所推荐的人一样。

当初,帝尧把舜推荐给上天,上天接受了推荐;逐渐使舜担任教化之官、宰相之职、外交之官、摄理天子之事,得到了百姓的拥戴,意味着百姓接受了舜,然后,舜可以成为“为民做主”的天子。

帝尧不是要为自己选择“接班人”,而是“为民择主”,以便使百姓安宁。帝尧是怎么告诫帝舜的呢?“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天之历数在尔躬”,是告诫帝舜要遵从天道、顺应天时;“允执其中”,是告诫帝舜要始终保持住善心仁性;“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是告诫帝舜要担当起爱民、安民的使命。

这里涉及到的是前任天子的推荐、上天的接受、庶民的接受、上天的任命,更涉及到了天子的使命是什么。

孔子和孟子为什么没有成为天子?首先,圣人修养不是为了做天子,不是为了得到富贵,而是为了天下能有道、百姓能安宁。

其次,春秋和战国时代,天下已经没有名副其实、德位相配的天子,因此,也就没有人向上天推荐了。不过,上天没有直接任命孔子和孟子做天子,却成了“万世师表”。

在这里,很清楚,上天任命谁为天子,不是上天随便任命,更不是上天专断独行,而是听信庶民之所见、所闻、所感。这就是《书经·泰誓》中所说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5】自从夏启始传子,继位之君废由天。传贤传子非有错,人生寿命亦由天。

尧舜禹采用的是禅让的方式,但是,从夏商周之后,一直到清代,却改变为“兄终弟及、父子相传”的“家天下”了,这是不是倒退呢?我们还是根据孟子的说法讲一讲。

为什么帝尧没有向上天推荐儿子丹朱呢?因为丹朱之贤不如帝舜。为什么帝舜和大禹能得到上天的任命和百姓的拥戴,而伯益却没有做到呢?除了德行之外,还有其他原因。

因为大舜辅佐帝尧二十八年时间,当帝尧驾崩之后,守了三年丧,然后,大舜避开帝尧之子丹朱,天下诸侯都去朝觐大舜,百姓诉讼都到大舜那里,而且赞美大舜,因此,大舜才得天之命而成为天子。

大舜为什么能辅佐帝尧二十八年?这不是人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天决定的。大禹本来治水之功德极大,又经大舜推荐于上天十七年,得到上天的任命。这十七年也是由上天决定。

帝禹当初向上天推荐了伯益,但是,伯益辅佐帝禹只有七年时间。在帝禹驾崩之后,伯益守丧三年,避开帝禹之子夏启,可是,天下朝觐的官员前去朝拜夏启,百姓赞美的人是夏启,所以,上天任命了夏启为天子。

不是帝禹要把天子之位传给儿子夏启,而是上天的任命。为什么上天没有任命伯益呢?是因为伯益七年的功德尚未广施于天下,臣民没有广发接受他。

帝禹知到让伯益辅佐他到他驾崩只有七年时间吗?帝禹不知。七年的时间是由谁决定的?上天。因为“死生有命”。到了七年,帝禹就到了寿限。

当然,夏启也有德行,而非虐民害物之人。可是,从此王后,夏启直接传位于子,知到夏桀,上天才废弃其天子之命,而另外任命了商汤。

从夏启到夏桀,从商汤到商纣,从周文王到周赧(nan3)王,都是“传子”的,得天命的君主是夏启、商汤、周文王,天命所废的是夏桀、商纣、周赧王。

在每个朝代都有众多的君主,并非都是得天命的天子,而是上承祖先之功德,当子孙违背天道,达到虐民害物的时候,也就是“天禄永终”的时候。

【6】礼崩乐坏大道裂,从秦到清无圣王。修身不够凭武力,两千余年多兴亡。

春秋时期,立邦越坏,孔子周游列国、教育弟子、编订六经,然而,终究没有任何一个国君完全接受王道仁政,因此,接下来的是更加混乱的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毕竟还能打着“仁义”的旗号“挟天子令诸侯”,所以,虽然不是“王道”,却毕竟还算是“霸道”,所以有“春秋五霸”。

可是,到了战国时期,诸侯连“仁义”的旗号也不打了,也不再“挟天子令诸侯”,而是直接凭借着武力、欺诈,尔虞我诈,互相厮杀,所以只有“战国七雄”。

在这个时期,孟子以及孔子的弟子,也曾经尽心尽力,修养自己,效法孔子之行,但是,终究也没有一位国君完全接受“王道仁政”,结果怎样呢?

结果是六国相继被秦始皇灭掉。秦国经过多年阴谋和血腥杀戮,在无数黎民百姓饱受战争死难伤害的情况下,建立了秦朝。

可是,数十年的战争,无数人的死难,建立起来的秦朝,不到十五年就宣告灭亡。从此之后,历代君主,基本上都是凭借武力,推翻前一个朝代。

从秦到清的两千余年间,能够比较多地遵从道义的君主,也应为修身不够,只能算是明主,而没有一个算是“圣王”。

其中大多数的君主是基本还不敢完全放弃修身、完全轻视孔子所传之大道的,这些君主可以说是平凡的或者平庸的君主。

当然也有一部分残暴的独夫民贼,或者虚伪欺诈,或者公然违背道义,虐民害物,身居天子之位,却无天子之德。

正是因为这一部分残暴的独夫民贼,导致了频繁的改朝换代,导致了众多的百姓苦难、死难,甚至给外来列强乘虚而入、趁火打劫造成了机会。

其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有注重修身的“天子”,就必然会施行“王道仁政”,必然会效法帝尧帝舜、学习文王武王。

能效法帝尧帝舜、学习文王武王,即使不能有尧舜之治,即使不能成为圣王,也终究能够成为一代明主,为天下苍生带来长久和平安定,乃至可以天下太平。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19:知本知至(二)(2013.09.03)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17:由本达末(五)(20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