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20:知本知至(三)(2013.09.10)
发布日期:2020-05-22   点击:

我们上两次学习的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的是:“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简说:

所谓“本”,是指“格致诚正”,就是“修身”的过程。一个人不论是天子,是臣子,还是庶人,要走上君子之道,要走上圣贤之道,“修身”都是根本的事情。

所谓“末”,是指“修齐治平”,就是“修身”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格致诚正”功夫,不可能有“修齐治平”的结果。

所谓“厚薄”,《礼记正义》说也是指“本末”,朱子则说是指“齐家”。两相比较,朱子之说不如《正义》之说。我们把它解释为“道德修养的厚薄”。

“道德修养的厚薄”,也是从“修身”上来说的。注重修身的人,必然体现在言行之中,修养的程度有“厚”有“薄”,言行之中体现出来的当然也有“厚”有“薄”。

所谓“其所厚者薄”,是指德行修养得厚实,言行举止却轻薄;“其所薄者厚”,是指德行修养得不厚实,言行举止却能表现出厚实的德行。这两种情况是没有过的。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是从“由本及末”来说的;“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是从“知终重始”来说的。

所谓“此谓知本”的“此”是指什么?当然是指“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知晓了这个道理,才能“由本及末”,然后可以说是“知本”。

所谓“此谓知之至”的“此”是指什么?也就是“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知晓了这个道理,才能“知终重始”,然后可以“修齐治平”。

详说:

【1】君子务本说来易,本末倒置古今多。更有甚者单求末,书生长叹无奈何。

知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的人很多,可是,真正能“务本”的人却很少。难道“务本”很难吗?“务本”不难,难在人们常常因为操之过急、好高骛远而被左右。

《孟子》一书,开头就是梁惠王跟孟子的对话。梁惠王一上来就问:“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也能给我们国家带来利益呢?”梁惠王的这句话就是在“逐末”。

梁惠王为何会如此?因为梁惠王当时刚刚经历了战败、失去土地、被迫迁都、儿子被迫成为人质的困辱,他就是急于富国强兵、报仇雪耻。

后来,孟子再三给他讲的就是“修身为本”的具体落实方式,梁惠王终于答应下来,可是,也没有见到落实多少。

接着梁惠王出现的是梁惠王之子,梁襄王。梁襄王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天下恶(屋)乎定?”意思是说:“怎么才能让天下安定下来?”

虽然说梁襄王的这个“志向”,不是“明明德于天下”,也不是“平天下”,但是,这个“志向”不可谓不大,可是,从何处做起呢?

孟子对梁襄王说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然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充满野心和霸气的梁襄王终究也没有听进去。

再接下来就是齐宣王。齐宣王初见孟子的时候,问的第一句话是:“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想让孟子给他讲一讲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情。

齐宣王是要听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故事吗?当然不是,他要听的是齐桓公和晋文公如何成为霸主的,他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霸主。

可是,孟子跟他说了“盍(何)反(返)其本与(于)”,意思是说,何不返回到根本上去做呢?何为根本?就是君主要有使百姓衣食无忧、身心安宁的那个心。

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在于每个此时此刻都把该学习的内容学好;要使父母一生顺心如意,在于每个此时此刻尽心使父母顺心如意。

要想使自己的事业成功,在于每个此时此刻把该做的事尽心尽力做好;要使自身一生无悔,在于每个此时此刻注重修养,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

可是,自古至今,有多少人想要取得好成绩却成绩不好?有多少人知到孝顺父母而结果却让父母生气着急?

自古至今吗,有多少人想要事业成功而最终无所建树?有多少人想要一生无悔却到头来遗憾繁多而悔愧无益?

读一读历史记载,看看现实中的人和事,真可谓“不如意事常八九”,怎能不令“读书人一声长叹”?问题出在哪里?无外乎总是重末轻本、舍本逐末、本末颠倒。

【2】反身观己以格物,为仁之本在孝悌。格物见贤要思齐,若不格物善难立。

如果我们没有“格物”的功夫,则意味着分辨不清应该学习什么人,应该去做什么事,结果会怎么样?

结果会是非善恶难以分明,遇到什么就学习什么,而自己却根本不知到这意味着什么,甚至可能出现了恶果,身受其害之后,还糊里糊涂地怨天尤人,或者自认倒霉而不知悔愧。

那怎么办?读书学习,莫仅仅凭兴趣。若仅仅凭兴趣,那么,在经书与史书之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史书;

在史书与小说戏剧之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小说戏剧;在小说戏剧与电影电视剧之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电影电视剧;

在正剧与悲喜剧之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悲喜剧;在电视剧和充满娱乐、刺激、血腥的节目之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后者。

经典之中的一句话,可以写成众多的诗文、小说、戏剧;一部诗文、小说、戏剧,或许可以引发出一两句符合经典原则的话,甚至还有可能是违背经典的。

我们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属于上面这种情况?凭借兴趣去读经,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坚持长久,很少有能够以厌倦而告终的。

人们常常对高雅很难感兴趣,对世俗却会本能地有兴趣。因此,在读经和看电视剧之间,读经需要倡导,虽然倡导却终究不会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看电视则不需要倡导。

待人接物,莫从私心私利出发。如果从私心私利出发,也许会见到贤人而敬重却不想自己成为贤人,那么,终究只是赞美和喜欢,所赞美和喜欢的是别人的“付出”和“奉献”,自己却不想“付出”和“奉献”;

如果从私心私利出发,也许在遇到自身利害相关的事情的时候,期望着别人为他带来利益和好处,当他得到利益和好处的时候,如果要去为贤人作证就会危害到他,他可能忍心看着贤人受屈受辱,甚至忍心对贤人落井下石。

如果从私心私利出发,遇到小的诱惑与威胁,或许还可能抵御得住,一旦诱惑或威胁加大,那就会为保护自己的私利而不怕出卖他人,不惜背叛道义良心,不惜出卖灵魂。

没有人会生来就想当奸佞小人,没有人生来就想当贪官污吏,没有人生来就想当汉奸卖国贼,可是,没有“格物”的志向和笃行,那么,在诱惑或威胁面前就难以避免不成奸佞小人、贪官污吏、汉奸卖国贼。

见贤思齐,然后能使自身向善进德,踏上君子之道的门槛。如果只是喜欢和赞美,那就跟看戏一样,终究是旁观的态度。

有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本身不是“仁”,但是,没有“孝悌”永远不可能“仁”。要修养成“仁”,当然要从“孝悌”做起。

假如一个人发表了研究“孝悌”的论文,或者是经常去给他人做“孝悌”的讲座,可是,走路时不顾父母,却只顾自己在前面走;

好恶或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却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父母;谈婚姻的时候为了自身的所谓“幸福婚姻”,却不惜让父母痛苦乃至抛弃父母;

在兄弟姐妹对父母不赡养的时候,自己却攀比或因为怨恨他们,自己也不赡养了;如此等等,即使把“孝悌”讲得天花乱坠,那能算是“孝悌”吗?

假如一个人发表了研究“孝悌”的论文,或者是经常去给他人做“孝悌”的讲座,可是,在跟兄弟姐妹相处的时候,跟同辈的朋友一起做事的时候,怎么做?

如果遇到利益或好处,不仅不知礼让,反而为了利益或好处,而反目成仇,导致互相不说话、不登门,乃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那么,即使把“孝悌”讲得天花乱坠,那能算是“孝悌”吗?

“致知”以“格物”为本,不辨善恶是非而乱学,不是“格物”;不分君子小人而乱交,不是“格物”;见贤而不思齐,不是“格物”。

【3】诚意之本在致知,不悖良知方可诚。人之本性与本能,二者相伴同时生。

“诚意”以“致知”为本。没有“格物”的过程,往往不知到何为“本心”;不知到何为“本心”,就常常把“好心”或者“私心”当做“本心”。

见贤思齐,以及学习经典,其实,也就是使自己知到判别善恶是非的标准,认识到这个标准是没有掺杂“私心”、“杂念”的“本心”,这时候也就可以称之为“良心”了;

有了这个“良心”之后,依据“良心”去辨别是非善恶,也就是具有了“良知”。在遇到外在事物的时候,依据“良知”去说话做事,才能有“诚意”。

怎么叫做“诚意”?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不会因此而愤世嫉俗,想方设法去欺骗“生活”?如果你愤世嫉俗地也去欺骗了,那就被欺骗你的“生活”所左右,从而失去了“诚意”。

当你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喜爱的念头,以至于因此而想要得到它,却无法通过符合正道的方式得到的时候,你使用了诱惑、欺骗、威胁的方式得到,也就被好恶的情感所左右,也就失去了“诚意”。

当你遇到利害的时候,为了趋利避害,而放弃了“良心”和“良知”,采取了不正常的方式方法,也就被利害所左右,也就失去了“诚意”。

只有能够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守住“良心”和“良知”,而不被任何外在事物所左右,才算是具有“诚意”。

就在人出生的时候,就同时具备了本性和本能两方面。顺应本性则是善,本能为本性所驱使,并且为本性所节制,也就不会背离“人道”。

可是,顺从本能而不顾良知,就会被“人欲”所役使,如果仍然不知到节制,也就会陷入“欲望”之中,偏离了“善”,而趋向于“恶”。

每个人是如此,“人间”当然也是如此。因为“人”就是上天的清轻之气和大地的重浊之气交感而生,因此,“人间”本来就是是非善恶交杂的地方。

人有五官,于是,就有了五官的“感觉”,这种“感觉”传到“心”里,就有了“七情六欲”。所谓“七情”,指“喜怒哀乐爱恶(物)欲”;所谓“六欲”,指“眼耳鼻舌身意”。

我们的是非善恶标准,经常会被“七情六欲”所左右,甚至完全被“七情六欲”所蒙蔽,由此而做出了邪恶之事,却还常常给自己找借口。

既然我们生而为人了,就具备了“身心”两方面。“本能”使得我们的“身”得以生存,不能没有,但是,更不能被“本能”所役使。

“吃喝玩乐”、“酒色财气”,无不是“身”的“享受”,而且很容易趋向于“奢侈享受”。当人的“本能”被这种“奢侈享受”所役使的时候,“心”之“善”就会像被灰尘污渍掩埋起来了一样。

要使自己的一生不偏离“人生”二字,就需要在遇到任何外在事物的时候,注重由“心”之“善”去统摄“本能”。所以,“修身”所重,在于“修心”。

【4】正心之本在诚意,浩然之气以卫之。泰山压顶不弯腰,时时处处能正直。

“修身”不是指当今所谓的“养生”,而在于“修心养性”以及修养“浩然之气”。如果说“养生”是为了“健康长寿”,那么,“贪生怕死”也就在其中了。

“贪生怕死”不是错误,因此,儒学不提倡“敢于牺牲”,而是提倡“成仁”、“取义”。“成仁”、“取义”是道义的体现。

与“成仁”、“取义”相伴的,是“杀身”、“舍生”,其实是“不计生死”。生死是“身”之事,仁义是“心”之事。

人之所以为人,当然在于有“人”的形体,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有“人”的那种“心”。没有了“人之心”,那么,虽然有“人”的形体,一生也只能活得像禽兽虫鱼。

所谓“正心”,在于使自己的“心”永远不被任何事物所左右,从而能担当好“人”的责任。重视“心”的修养,也就是在“养性”。

《周易·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人之善心,由道而生,人能继承善心,才不悖离道。善心修养,而至于无不合道,然后“人性”完备。

如果说“修心养性”的“心性”是“君”,那么,“浩然之气”便是“臣”。“君”能正,然后能统摄“臣”;“臣”能正,然后可以辅佐卫护“君”。

有“君”有“臣”,然后构成朝廷。朝廷是遵道安民的。如果“君”不正,那么,有贤德之“臣”或者难以有所作为,或者被排斥,或者被迫害。

如果“臣”不正,即使是合乎“道义”的政令,也难以施行,甚至“君”会危险。因此,即使有“君”不正的时候,如果有贤臣如比干、魏征,也不至于亡,如果贤臣被排斥迫害,那么,君不会安,庶民更不安。

“心”能正了,是“君”正。“气”能正了,是“臣”正。“心”能至善,是“君”正;“气”能“浩然”,是“臣”正。

有“浩然正气”,然后能不被任何事物所诱惑,也不被任何事物所威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偏离“至善”。

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因此,君子所坚守的是“道”,而不是不分是非善恶地去“殉”任何一个“君”。

【5】格致诚正是修身,修齐治平是做事。能知本末贯通理,止于至善方可至。

在《大学》的“八条目”之中,“格致诚正”是本,“修齐治平”是末。“格致诚正”是阴,“修齐治平”是阳。本末一体,阴阳一体。

所谓“修齐治平”,只是地位和职责的不同,但是,贯通始终的也只是“格致诚正”所修养出来的“身心”之正。

“修身”是一人之事,“齐家”是一家之事,“治国”是一国之事,“平天下”是天下之事。无论是什么事,都是在位那“一个人”以“善心”去做。

有此“善心”,然后能有“善政”、“善事”。怎么叫做“至善”呢?从内心来说,是毫无私心,毫无杂念;从外在来说,是政令无不善,事事无不善。

毫无私心杂念,然后能不为毁誉、好恶、利害、得失而偏离善心、正道。好比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外在事物虽有变化,然后,生机永远不失。

事能否“至善”,在于人能否“至善”;人能否“至善”,在于“心”能否“至善”。能够“止于至善”,然后可以是“大人”、“大丈夫”。

“大人”是怎样的人?《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天奉时。”

“大丈夫”是什么样的人?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要想“修齐治平”,我们就要“务本”,也就是要在“格致诚正”上去下工夫。

我们往往常说“修齐治平”,这是我们的美好理想,如果我们不自己去在“格致诚正”上去下工夫,理想再美好也无法实现。

《中庸》里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孟子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大学》中说:“所恶(物)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所恶於前,毋以先後。所恶於後,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谓絜(谐)矩之道。”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21:诚意章解(一)(2013.09.17)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19:知本知至(二)(201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