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47:齐家章解(五)(2014.04.15)
发布日期:2020-05-22   点击:

各位群友,晚上好!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大学》和《诗经》系列讲座,增加“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易经学院”两个群,欢迎新老朋友一起学习中华经典。

古今书馆群因为被群主解散,所以,自然退出讲座;我主动退出“四书五经群”,讲座当然也不再继续。

我们上周所学习的是“弟(替)者,所以事长(掌)也”。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只是下面一句话:慈者,所以使众也。”

我们上两次已经列出了以下六个小标题:

【1】事字之义在于职,此字从史之省声。由此可知事人者,使人合道而中正。

【2】事父本有三不孝,事君如此则不仁。事父事君为中正,相同之处在同心。

【3】事父事君心相同,然而君父终有异。齐家教以孝悌慈,治国所教无以异。

【4】父子兄弟是天伦,君臣朋友是人伦。重天伦而尽人伦,夫妻端正关天人。

【5】弟妹相对兄姊言,悌则从心在谦恭。长幼之序不能变,君子谦逊永无争。

【6】同气连枝是兄弟,荣辱与共本同宗。志同道合是朋友,以文会友相辅成。

今天我们接着讲“慈者,所以使众也。”仍按这个顺序继续列小标题。

【7】孝悌用以事尊长,慈心却是上待下。且从严父慈母看,慈之时义何其大。

我们常说“慈父”、“慈母”、“慈祥的老人”,可见,“慈”是父母对待子女之心,是长辈对待晚辈之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呢?

我们说“慈母”的时候多,但往往不说“慈父”,而是说“严父”,为什么如此呢?我们可以由此来体会“慈”的意思。

当我们说“严父”的时候,其中当然包括“威严”、“严格”、“严肃”之义,但是,其中也有“严厉”之义,这也是父母之间的不同之所在。

再说,人们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父母时,往往是自称其父为“家严”,自称其母为“家慈”,由此可见,“严”是“父亲”的“标签”。

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会有“慈父”之称呢?又为什么会说“为人父,止于慈”呢?这个问题,可以从“太极图”中的阴阳来理解。

太极图中的阳仪部分,虽然阳多,但是,其中那一点阴才是点睛;“父亲”的“慈”也就好比那“阳中之阴”。

太极图中的阴仪部分,虽然阴多,但是,其中那一点阳才是点睛;“母亲”的“慈”也就好比那“阴中指阴”。

无论是“慈父”之“慈”,还是“慈母”之“慈”,都是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关怀、无私的爱护,而且是无微不至,尤其重要的是,这种慈心不因儿女的善恶而改变。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妇人之仁”这个说法,也许“慈”就是这种“妇人之仁”。在人们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往往都是贬义。

然而,这个说法被用来说男人的时候,固然含有贬义,但是,用在女人身上的时候,却应该说是褒义。为什么?因为母亲做到这样的“慈”,是难能可贵的。

男女都不可失去了“慈”,然而,一个男人应该在守住“慈”的前提下,明辨是非善恶,而且知到把握好度;

一个女人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守住“慈”,使之永远不会失去,因为这是孩子、丈夫在人世间最后的立足点。为什么呢?

纵然儿女、丈夫有百般不是,纵然儿女、丈夫犯下滔天大罪,纵然儿女、丈夫身患恶性传染病,母亲、妻子也不抛弃不嫌弃,这是“慈”的表现。

假如在此情况下,母亲不要儿女了,那么,就意味着儿女在天地之间再也没有了安身之地,就意味着儿女被彻底抛到了社会上了。

妻子不要丈夫了也是如此,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休妻”之事,无“休夫”之事。今人常常因此而为妇女抱打不平,却不知“妇人之仁”的重要。

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大家都熟悉,“慈母手中线”,缝着那“游子身上衣”。“慈母”之“慈”体现在何处?体现在“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心中唯恐儿子“迟迟不归”,然而,手中的针线却把“游子”要穿的衣服缝得结结实实,为儿子“迟迟不归”做好准备。

“慈母”之“慈”,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大事上,而在于极其细微的心思上——无时无处不是在为儿女着想,几乎无微不至。因此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如果说“仁”如上天,那么,“慈”如大地。记得南怀瑾先生说过,大地生我们、养我们、葬我们,让我们在这里生生不已,我们给了大地什么?

我们给大地的,只是开采利用、干扰伤害、垃圾粪尿。可是,大地从来没有因此把我们干出地球,将来也不会因此把我们赶出地球。

大地仍然生我们、养我们、葬我们,仍然让我们在这里生生不已、周而复始,永远不会跟我们计较,更不会报复我们。慈母之慈,正如大地对于我们人类。

【8】阴阳之中阴为本,严慈之中慈为本。本立而后道可生,为仁孝悌慈为本。

固然,无论是家庭还是朝廷,都不应该只有“慈”而没有“严”,也不应该只有“严”而没有“慈”。那么,能不能说两者是并列的、并重的呢?不能。

“为人父止于慈”,却又有“家严”、“家慈”之别,其实,在家庭之中,父母都必须立足于“慈”,因为无“慈”则不成其为“家庭”。

人与万物,固然不能离开天,也不能离开地,但是,有了“立足之地”,才能谈及其他;如果没有了“立足之地”,也就谈不到其他一切了。

从家庭来说,男子娶妻谓之成家,女子出嫁谓之归家,虽然说“家”是夫妻共同的栖息之地,但是,因为“男主外、女主内”,所以,驻守这个栖息之地的人主要是“妻”。

从子女来说,子女要“回家”,当然是回到“有父有母”的“家”;然而,母在父不在,仍可谓之家,如果父在母不在,则家不像个家。

从阴与阳来说,阴为本,阳为末,本末一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从严与慈来说,慈为本,严为末,本末一体,有慈而能和睦,有严而能有序。

“慈”是维护天伦的根本,因为天伦虽然应该是为了向善守礼、成仁成义,但是,天伦却不能因为是非善恶而改变。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三宝”之首便是“慈”,其实,“三宝”皆是“守阴”之义。难道《道德经》所告诉我们的仅仅是“守阴”吗?当然不是。

不可忘记,《道德经》说的是,“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所守者是本,所知者是末,有本则虽死不亡,无本则虽成必败。

“人法地”而成其“慈”,则“恻隐之心”永不失,是“守其阴”;“地法天”则是“守其阴”而“知其阳”;人法天而成其“仁”,“仁慈”毕备,则君子之道成。

至于“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这里先不说,那是涉及到“天地之道”、“大道”之事了,我们这里学习《大学》,要学的是“大学之道”,亦即“人道”之正。

大地能够生养人物,藏孕人物,首先,因为大地之位端正而稳固,如果人不能正其位而固其性,如何能作为君长而去“使众”?因此说“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次,因为大地自居卑下之位而使人物立足、生长,如果人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如何能作为君长而去“使众”?因此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再次,因为大地无所排斥、选择,因而能够无所不载,如果人先存有排斥之意,“得理不让人”,如何能作为君长而去“使众”?因此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

不过,我们必须清楚,这里所说的是,第一,以“孝悌慈”来“事君”、“事长”、“使众”,而不是以此去“齐家”、“治国”。

我们听说过“仁义”、“仁政”,却没有听说过“孝义”、“悌义”、“慈义”,也没有听说过“孝政”、“悌政”、“慈政”,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因为“孝悌慈”都是践履“仁义”之“本”,“孝悌慈”不存在“义”与“不义”、“正”与“不正”的问题,有“孝悌慈”然后才能说道“仁义”、“仁政”。

第二,以“孝悌慈”来“事君”、“事长”、“使众”,是从“心性”之“同”而言,而不是从“礼法”之“异”而言。

天伦所重,在于“亲亲”;人伦所重,在于“贤贤”。以“孝悌慈”行教化,是“亲亲”之道;以“孝悌慈”举贤能,则是“贤贤”之道。

从父母对子女之“慈”,说到以“慈”去“使众”,所强调的是作为君长,不可因好恶、利害、缓急等任何原因,失去了“慈”的根本。

【9】人以正道发号令,号令涉及众民人。既中且正遵礼义,永远不可失慈心。

接下来,我们说说“使众”二字之义。先说“使”字。《说文解字》用“伶”作解,说是“从人,吏声”。其中有未妥之处。

段玉裁先生说,“伶”是“令”之误,“令”就是“发号施令”之义。又引《尔雅·释诂》说:“使,从也。”并说这是“引伸之义”。

为什么能从“令”引申为“从”呢?因为“令”是从“发号施令”之人来说的,亦即“命令”;“从”是从“接受号令”之人来说的,亦即“遵从”。

从世俗来说,“使”字之意,也就是“君长发号施令,众人遵从号令”而已,应用于是非善恶均无不可,其中没有是否符合“仁义”、“礼义”、“正义”的因素。

从经典来说,“使”字之义,则须从“仁义”、“礼义”、“正义”来作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君使臣不以礼,则所“使”就不正当,也就是“不义”。惟有“合义”之“使”,才能符合经典之旨。

《论语》中有一段说:蘧(渠)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围)?”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最后所重复的“使乎”,意味着蘧伯玉用人得当、使者之言行也符合使者之义。假如这个“使者”言行不合乎义,那么,虽然仍可称之为“使者”,却“名不副实”了。

我们从“使”字之象来说说。既然此字“从人”,当然是以“人道”为标准;“吏声”意味着什么呢?《说文解字》说:“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

段玉裁先生说:“此不曰‘从一史’者,吏必以‘一’为体、以‘史’为用。”说道这里,还需要明白“史”字之义。

《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段玉裁先生说:“君举必书,良史书法不隐。”由此我们就可以明白“史”字之义了。

也就是说,“史”字是“记事者”之手(就是那个“又”字)在记事的时候,秉持“中正”之道,把人与事记录下来,“史书”由此而成。

那么,作为“治人者”自身当然要秉持“中正”之道,然后能“青史留芳”,可是,怎么能做到如此呢?就必须遵循“一”,“一”就是“中正”之道的规矩。

何谓“治人”?使人各得其位、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利,身心安宁、各得其乐。如此而已。好比水流通畅无阻、自然流淌,无泛滥之灾,无干涸之时。

“使”字之义,是“人”遵循“礼”而发号施令。发号施令给谁?给能够遵循规矩、持守中正之道去“治人”的官吏,从而把号令落实到具体的事务之中。

然后,我们再来说“众”字。《说文解字》说:“眾,多也。从乑(银)目,眾意。”如果从字形来看,很容易理解,但是,因为其中的“乑(银)”字难解,才变得复杂了。

我们直接从字形来看,“眾”就是“一眼看到至少三个人”,从“至少三个人”来说,就有了“多”的意思。我们就由此来说“使众”之义。

正常情况下,一家之长应当有子女若干,如果是“大夫之家”那就更不用说了;一家之事,当然需要由一家之人分工合作;一国之事,当然也需要众人分工合作。

这里的“众”,包括“人”和“民”。知晓“人之心性”和“人之使命”,可以谓之“人”;未知“人之心性”和“人之使命”,可以谓之“民”。

《说文解字》说:“民,萌也。”也就是说,“民”犹如已经生而为人,但刚刚萌芽,尚处于“蒙昧”状态,有待于“启蒙”。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使是“蒙昧”之“民”,也应该告之以正路而使之行走,只不过是无法使之“知其所以然”而已。

因为“蒙昧”,所以,告之以“大道”,必然被“民”所讥笑;不告之“正路”,则意味着使“民”茫然行走于险恶之途,岂能说“仁慈”?

所以,必然有劳心者和劳力者,必然有发号施令者和遵从号令者。“慈者,所以使众也”,意味着君长在劳心之时,在发号施令之时,永远不能失去“慈”心。

“齐家”也好,“治国”也好,谁也不敢说做事的时候绝对没有伤害,但是,必须先存有不忍任何人受到伤害之心;

谁也不敢说做事之人都是正人君子,甚至不敢说都是善良之人,但是,事先不应该存有成见,不应该“嫉恶过甚”;

每个家庭的父母对自家的孩子慈爱,因此,国家应该以慈爱教导国内父母,在号令众人的时候,不违背其父母的慈心。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48:齐家章解(六)(2014.04.22)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46:齐家章解(四)(201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