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012:《周南·汝坟》讲解(2012.12.23)
发布日期:2020-05-24   点击:

一、《汝坟》全诗(请先认真仔细地阅读几遍)。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逆)如调(招)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易)。既见君子,不我遐(霞)弃。

鲂(防)鱼赬(撑)尾,王室如燬(毁)。虽则如燬,父母孔迩(尔)。

二《诗序》讲解:

“汝坟,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

1.《汝坟》题解:

“汝”指汝水。此水源于河南,在安徽汇入淮河,至于是河南、安徽的哪个地方,因为历史上有过改道,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所以,说法比较多,我们这里不想去考证这件事。上一篇写的是汉水,在京城之南,本篇写汝水,更靠近南方了,所以,意味着文王的教化之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坟”,本来是指高大的堤坝、大土丘,并非坟头的意思。在此,我们借题发挥,说说关于“坟墓”的事情。按照《礼记·檀弓上》中的说法,上古时期,汉人很早就实行了“土葬”的方式,但是,周朝之前的土葬并不堆坟头,这叫做“墓而不坟”;周朝以后才开始建造坟墓,有的人在坟墓旁边种植树木作为标志。

汉人实行土葬,是对死者的尊重,是人出于对死去亲人的亲情和不忍之心而确定的;有的地方施行“天葬”、“水葬”,这是习俗问题,我们不能干涉,但是,汉人被迫实行“火葬”,不符合华夏文化原则,而且并非明智之举。土葬的时候,有山的地方一般葬在山上,没有山的地方则葬在荒地,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会葬在田地之中。

中国文化认识到,人的心性和灵魂来自于天,形体来源于地,所以,人死之后,灵魂归天,形体归地,所以有“入土为安”的说法,而且还有“死者为大”之说。大地不仅属于活着的人,也属于死去的人,不仅属于人类,而且属于动植物,所以,人没有资格不让死者“入土为安”,更没有资格铲平坟墓。

“坟”虽然是大土丘,但是,这种大小未必是事实上的大小。孔安国《尚书序》之中说,伏羲、神农、轩辕三皇之书谓之“三坟”,是阐明大道之书。这里所说的“三坟”,指的是“三分”,亦即三皇明确分辨了天道、地道、人道,而且知道了效法天地之道才能成就人道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坟”当然是非常高大的,但是,因为“三皇”距离当时的时代太久远了,就像我们看天上的星星,好像很小,而其实非常之大。当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会把远处很高大的东西误认为渺小;当我们远距离看待圣人和经典的时候,圣人和经典也会被误认为是渺小的。

“汝坟”本来是指汝水旁边的大坝,但是,《毛诗序》中说“汝坟之国”,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说汝坟就是一个小诸侯国的名字。在天下有道的时代,即使是非常小的诸侯国,也是由天子所封,而不是私自建立。汝坟虽小,而且远离京城,但是,文王的教化却能到达这里,使这里的人能够有道德礼义,所以,在文王之时,便能“三分天下有其二”,足见王道仁政之功。第二种解释是说汝坟所在诸侯国,它曾经属于蔡国,后来被楚国吞并。这种解释,不影响第一种解释的涵义。

2.什么叫“道化行”?

这里所说的道,是指与“霸道”相对而言的“王道”,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多讲,我们来讲一讲“化”。

如今我们所说的“化”,基本上是根据西方的观念来说的,已经不再符合传统文化的涵义。比如“化学”、“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等等,都是“从这一个变成另一个”的意思。就连“教育”、“教化”,也是通过外在添加和灌输而使之成为“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人,这是与是否认可“人性善”直接相关的问题。

在传统文化之中,因为“人性善”,所以,“教化”是通过“教育”而使人回归到“本善”的“人性”,并扩充“本善”而达到“完善”的意思,而不是“从这一个变成另一个”、“把一个不善之人变成一个善良的人”的意思。中国文化对“人性善”的认知,不是“假设”,不是为了“理论需要”而“设定”,而是因为圣人能通达天道、地道、人道,所以能知晓人的本性,就是那种天下之人都具有而且完全相同的“心性”。

传统汉语中的“文化”,是两个词,不像所谓“现代汉语”中那样只作为一个词。对“文化”的正宗理解,应该按照《周易·贲卦·彖传》的说法:“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下之人,只要是生成为人,便由上天赋予了他区别于禽兽的“人性”,也就是具有了可以达成仁的恻隐之心,可以达成礼的辞让之心,可以达成义的羞恶之心,可以达成智的是非之心。把这种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扩充为仁礼义智,便是完善人性的过程,把这种善良的本性显现于言行之中,便叫做“文明”,也就是把“明德”通过“言行举止”使之“显明”出来,并坚持下去,从而成为“人文”,所以说“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人文”,其中的“观”字有两个涵义,一个是观察众人,读作一声;一个是给众人做表率,读作四声。圣人观察天下之人,知晓天下之人相同的心性,然后以往圣先贤和自身言行作为表率,因此编订“六经”以行教化。所谓教化,也就是使人们能知道人的心性,能自己注重修养,从而使人们少一些错误和悔恨,使人类少一些错误和悔恨,进而知道节制欲望,使万物不会因为人们奢侈的欲望而危害万物。

这里所谓“道化行”,就是周文王以王道教化国人,以仁政安定国人身心,这是文王的用心和过程,而“行”字意味着已经落实,而且取得效果。正因为如此,文王教化能够南及江汉,进一步及于汝坟,“三分天下有其二”是自然而然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文王为了得到“天下”才行“王道仁政”,而是因为行“王道仁政”而得到“天下”,否则,便是本末倒置,乃至成了一个野心家、阴谋家,绝非“圣王之道”。

3.关于“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

《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这也就是说,夫妇之道在于恒久而不离不弃,此是天下稳定安宁的关键。因此,夫妇是有苦同尝、有难同当的两个人。

我们至今在祝福别人新婚的时候,还是说“白头偕老”,其中当然包括了双方“从一而终”、“不离不弃”的意思,意味着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不离不弃”,这是“倡导”,是“期望”,不是“要求”,更不是“法律规定”。这也正是夫妇恒久的关键,要实现这种期望,还是要夫妇各自从自身做起。

所谓“闵”,本义是以礼前来吊唁之人已经在门前了,由此而引申出来的意思是“痛惜”。所谓“妇人能闵其君子”,其中的君子指的是丈夫。妻子看到丈夫处在艰难而且危险的处境之中,当然为丈夫感到痛惜。但是,仅仅痛惜是不够的,还要安慰、勉励丈夫。有了这样的妻子,不正是“妻贤夫祸少”吗?

周文王的教化是王道的一面,周文王关注天下夫妇的身心安宁,则是仁政的一面。所以,此诗不仅是要行教化,更是希望天下的君主能够行仁政,避免使天下做妻子的人不至于整天对丈夫提心吊胆,不至于使天下做丈夫的处在艰难和危险的处境之中。

三、第一章讲解: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逆)如调(招)饥。”

1.君主不正,夫妻不宁:

“遵”是恭敬而且谨慎地走在路上。“伐其条枚”是指砍伐树木的枝干,其中的“条”是指树枝,其中的“枚”是指树干。

《毛诗郑笺》解释说:“伐薪于汝水之侧,非妇人之事,以言己之君子,贤者而处勤劳之职,亦非其事。”

此诗所写的时代,商纣还在位,违背王道仁政,杀害、排斥贤人,虽然还有贤人在位,却是让贤人去做小人所作之事,因此而奔波劳碌,而且随时都会有被杀害的危险。

贤人被迫做着不得不做的杂事,这是君主不正所导致的;当君子不得其位的时候,他们的妻子也因此而不得不去做她们的丈夫应该做的事情,也同样是不得其位,这同样是君主不正所导致的。

君主如此不正,受到危害的也就是天下之人,使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而失去人心的拥戴,走向自我灭亡。任何朝代的灭亡,都是首先自己走向灭亡之路,然后被人推翻。

2.妻子尽心,夫妻一体:

“未见君子”,是指丈夫还在外的时候。“惄”,音“逆”,是饥饿的内心感觉。“调”,《毛诗正义》中音“招”,是一个通假字,通“朝”,是“早晨”的意思;《诗集传》中音“周”,也是作为一个通假字来使用的,通“輖”,意思是“重”,是“非常严重”的意思。我们采纳《毛诗正义》的解释。

“惄如调饥”,意思是说,在妻子没有见到丈夫的时候,内心的担忧就好比早晨起来的那种饥饿感觉。这种感觉,是自然的感觉,意味着妻子对丈夫的担忧发自本心、真情,不是因为任何利害关系所引发。

在丈夫在外之时,妻子关心丈夫的安危,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毕竟是同甘共苦的一家人。家庭是夫妇共同构成的家庭,夫妇共同为家庭安宁长久而相处。从夫妇之间的妻子角度来说,这是出于一片真诚之心;从丈夫的角度来说,丈夫须遵君子之道。

同样道理,使民众安宁的朝廷是由君臣共同构成的朝廷,君臣之间的和谐是民众安宁的前提,国君自正之时,臣子尽心辅佐;国君失正之时,臣子诚心劝谏,才能是国家政令无错谬缺失。

《孝经》中说:“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

四、第二三章讲解:

第二章: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易)。既见君子,不我遐(霞)弃。

第三章:鲂(防)鱼赬(撑)尾,王室如燬(毁)。虽则如燬,父母孔迩(尔)。

1.第二章讲解:

本章从第一张的“伐其条枚”,改为“伐其条肄”。“肄”是被砍掉而又重新生长起来的新枝,意味着妻子已经在担忧之中度过了一年,可想而知她那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既见君子”,是说终于见到了丈夫。“不我遐弃”,是说丈夫没有抛弃妻子,丈夫总算没有死亡。“遐”是“远”的意思,“遐弃”包括背弃、远离的意思,也包括生死离别的意思。

夫妇之道,也在于互相信任而不猜疑。身为丈夫,以君子之道自守,固然不能因为远近而忘记妻子;身为妻子,以君子之道自约,固然不能猜疑丈夫。夫妇之间,一旦遇事,必须先有真诚宽容之心,即使一方确实有错,也应以规劝为主。一旦夫妇互相猜疑,则家庭难安;家庭难安,则父母不定、子女不安。尤其是在遇到他人有意离间的时候,如果夫妇互相猜疑,则正中他人圈套。君臣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道理呢?

2.第三章讲解:

“鲂鱼”是一种鱼的名字。“赬尾”,是说尾巴变红。这种鱼在过度劳累和衰弱的时候,尾巴就会从白色变成红色。这里的意思是说,贤人因为过于劳累而瘦弱,不过总算没有死去。这是君主的暴虐所致。

“王室”指的是商纣,他虽在“王”之位,却不行“王”之道。“如燬”,是说像烈火一样,意味着非常暴烈而且危险。

“虽则如燬”,是说虽然君主暴政使臣民处在危险之中,但是,还要考虑到家中有父母。“孔迩”是很近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说,因为还有父母,希望丈夫还是要谨慎小心、尽职尽责地把事情做好,以免丈夫的危险给父母带来忧愁和痛苦。这是对丈夫勉励和安慰。

从天下而言,当桀纣成为独夫民贼而无法劝谏的时候,也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时候。独夫民贼,是违背天道者,是贼仁害义者,因为独夫民贼的灭亡,不是臣民亡之,而是天道亡之,是自取灭亡。不过,阴气达到极限之时,便是一阳复生之时;天下最黑暗之日,便是曙光即将出现之日。桀纣尚在,而商汤与文王已经在世。

从家庭来说,忧患达到极限,便是否极泰来之时,永远不可失去的是道德礼义和乐天知命。一对夫妇构成的家庭,承担着供奉祖先、繁衍后代的责任和义务,在忧患之中也不能放弃这种责任和义务。今日的夫妇,上有父母;今日的男女,亦将成为来日的父母。家庭的生生不息,赖于一代代的夫妇;民族的生生不息,赖于一代代的君臣;人类的生生不息,赖于一代代的圣贤君子。

对最后一句,《诗集传》有另外一种解释:“是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国以事纣,故汝坟之人,就以文王之命供纣之役。其家人见其勤劳而劳之曰,汝之劳既如此,而王室之政方酷烈而未已。虽其酷烈而未已,然文王之德如父母然,望之甚近,亦可以忘其劳矣。此序所谓‘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者。”在这里,“王室”是指文王。此解也可以通,而且合道,可以兼取。

上一条:QQ群讲座稿013:《周南·麟之趾》讲解(2012.12.30)

下一条:QQ群讲座稿011:《周南·汉广》讲解(20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