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〇讲:QQ群讲座稿:《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一)(2018.07.01)
【前言:宗来自学,以成此文;群中见者,皆因邀请。今学《诗经》,回归正统;诗以言志,习必躬行;旁观议论,不是读经。不事创新,但求中正;依据毛传,参照五经。群数众多,二百七六,篇幅较长,耐心读之。不作旁观,不作赏评;学而习之,修齐治平。每周日晚学《诗经》,每周二晚学《论语》。】
请先阅读《南有嘉鱼》诗序及原文:
诗序:《南有嘉鱼》乐(音勒)与(音羽)贤也,太平君子至诚,乐与贤者共之也。
第一章:南有嘉鱼,烝(音争)然罩罩(音照)。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音耀)。
第二章:南有嘉鱼,烝然汕汕(音善)。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音看)。
第三章:南有樛(音究)木,甘瓠(音户)纍(音雷)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音随)之。
第四章:翩翩(音偏)者鵻(音追),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一、《南有嘉鱼之什》总说:
此上《鹿鸣之什》有诗十篇,加“有题无辞”者三篇,皆以周文王、周武王之德政而载王道之本也。《南有嘉鱼之什》之前六篇,加“有题无辞”者三篇,皆以周成王、周公之德政而言王道之成也。文王受命,武王继之,周公辅佐成王而成之。
《南有嘉鱼》谓“乐与贤”,《南山有台》谓“乐得贤”,此二篇谓“王道必举贤”也。《由庚》谓“万物得由其道”,《崇丘》谓“万物得极其高大”,《由仪》谓“万物之生各得其宜”,此三篇“有题无辞”,谓“民安而物丰”也。
《蓼萧》谓“泽及四海”,此一篇谓“德政泽及天下”也。《湛露》谓“天子燕诸侯”,《彤弓》谓“天子锡【同赐】有功诸侯”,此二篇谓“天子奖贤赏功”也。《菁菁(音精)者莪(音额)》谓“乐有材”,此一篇谓“育选英才而后继有人”也。
《南有嘉鱼之什》之后四篇中,《六月》谓“宣王北伐”,《采芑(音起)》谓“宣王南征”,此二篇谓“居安思危而不可安于逸乐”也。《车攻》谓“宣王复古”,《吉日》谓“美宣王田”,此二篇谓“遵道治政而不忘武备”也。
后四篇皆以周宣王而言“王道仁政不容懈怠”。《鹿鸣之什》之“文武”,以文为主,以武为辅,兴盛之道也;《南有嘉鱼之什》之“成宣”,既成而乐,不可忘忧,长久之道也。《南有嘉鱼之什》十三篇,以《六月》为界,如夏至阳盛而阴生也。
二、《南有嘉鱼》题解及《诗序》讲解:
此诗为何以“南有嘉鱼”为题?《鹿鸣之什》有《鱼丽》一篇,其题先言“鱼”而后言“丽”,谓“有鱼游历而来附”;此篇题中有“嘉鱼”二字,而前加“有”字,是“既得其鱼,且其鱼甚嘉”也。两篇皆言“鱼”,前者泛指天下苍生,后者指贤人。
《鹿鸣之什》又有《南陔》一篇,与《南有嘉鱼》皆有“南”字。若以“礼”解“南”,则“南有嘉鱼”谓必有“礼”以访贤,而后能得贤。从日行轨道而言,日出于东,偏南而行,由西而落,是故,南方又有“光明”之义,有贤人则必“光明”也。
《南有嘉鱼之什》首篇,其《诗序》曰:“乐与贤也。太平之君子至诚,乐与贤者共之也。”何义也?“乐”者,必由心性而发,而无私心。“与”者,上下同心同德,与贤者共治天下,不敢以天下为私有者也。君臣同心同德,则能国泰民安而天下太平。
何以谓之“太平之君子”?《鹿鸣之什》犹言从“据乱世”而至于“升平世”,而《南有嘉鱼之什》则可谓从“升平世”而至于“太平世”。再者,从“周文王”到“周武王”为“救天下于水火”之时,至于“周公、周成王”则是“平天下”之时。
身居“王位”者,或许在“天下未平”之时,可以“乐与贤者共之”,此所谓可以“共苦”者。然而,一旦“天下平定”之后,或有忌惮贤者、功臣之意,是以“天下”为私有者。此所谓“私有”,若是家族私有则谓之“家天下”,若是党派私有则谓之“党国”。
倘若以“天下”为私有,则可谓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此非“王道”,乃是“霸道”;至若“狡兔死,走狗烹”,则可谓“丛林之道”。秦始皇自以为是“始皇帝”,且欲传之“万世”,以计谋对待官吏,却二世而亡,且至于族灭,此所谓“失道寡助”者也。
三、第一章讲解:
第一章曰:“南有嘉鱼,烝(音争)然罩罩(音照)。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音耀)。”《毛诗诂训传》注:“江、汉之间,鱼所产也。罩罩,篧(音酌)也。”此所谓“江、汉之间”,谓长江与汉水之间,是解“南”字之义也。
【1】《毛传》之解,是解其原象,而非其类象,更非设象之义。原象者,事物本体之象也;类象者,触类旁通之象也;设象之义者,象中所涵藏之义也。学习《诗经》者,仅知原象,则可谓仅见事物而不知事理、物理者也;能知设象之义,则微言大义可知矣。
若就原象而言,则“南有嘉鱼”之意谓“江汉之间产嘉鱼”。“江汉”固然属“南方”,然而,“南方”非惟“江汉”,是故,以“江汉之间”解“南”字,是以“具象”解“原象”;然而,“有嘉鱼”之地,岂止于“南方”?南方、北方皆“有嘉鱼”,此为“类象”。
然则,其设象之义何在?周族之兴,在北方;周朝之立,都城亦在北方;周朝兼有南方与北方,“王者”不可有厚此薄彼之偏心。“北有嘉鱼”则北方之民赖以为生,“南有嘉鱼”则南方之民赖以为生;然而,贤者出身虽分南北,而“王者”待贤不可有南北之别。
“嘉鱼”者,鱼之可食且味道可嘉者也。以此喻贤,则贤者乃是遵道以行而利于天下者也。“王者”遵道以平天下,“贤者”遵道而利天下,其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其政其教,皆非谋求私利,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之谓“同心同德”。
【2】“烝然罩罩”之“烝然”,何义也?“烝”字之象,是一人在火上,两边是双手。贤者之心必仁,贤者之行必义,是故,见人在火上,必以其双手“拯之救之”,此所谓“救民于水火”。贤者不仅“救民于水火”,且须使民永久无水火之患,故有“久”义。
贤者所欲“拯救”者,不止于一时,则谓之“恒久”;不止于“一人”,则谓之“众庶”。如何可以“众庶”能“恒久”安宁?如孟子所言“嫂溺援之以手,天下溺则援之以道”也,且“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烝然罩罩”之“罩罩”,何义也?《毛传》以“篧”解之。由“罩”之“从网”而言,则为“捕鱼之网”,其读音为“酌”;若是以竹条或荆条编制而成之竹篓,则为“取鱼之器”,其读音为“获”。“捕鱼之网”与“取鱼之器”,有何不同?
“捕鱼之网”,其网鱼必“从上而下撒网”;由此而解“罩”字,则如“天网恢恢”,如“天无私覆”。如此作解,则“罩”字之义,用于“选贤”则“王者”非为己而选贤,而是“天赐之贤,不敢捨弃”;用于“安民”则惟有“仁民”而不敢“弃民”。
“取鱼之器”,其取鱼乃是“虽有鱼篓,而鱼自入其中,而非以鱼钩衔饵钓之”。“圣王”必不以利禄为饵而钓取贤者,而是愿者自来;再者,设鱼篓,犹如立学校,育材成士、进士成贤者也。“王者”能“乐与贤者共之”则天下安,育材进士则贤者源源不断矣。
【3】“君子有酒”之“君子”,是“王者”对“贤者”之称谓。何谓“君子”?其德修养已成而不渝者也。人人生来,皆已有德,谓之“品德”可也,然而,倘若未能修养有成,则外在诱惑或威胁未超过其承受程度之时,可保其德不失,一旦超过其程度则难保矣。
是故,必修德已成之“君子”,方能无论遇朱遇墨皆能不染、不渝其志、不泯其性。是故,孔子使弟子漆雕开出仕,而漆雕开答曰:“吾斯之未能信。”孔子因此而悦之。是故,“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孔子则曰:“贼夫人之子。”
未能自信其德行修养已成则不敢出仕,则免于自误误人、误国误民。“王者”所与“共”者,皆“成德之君子”,则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由望矣。“君子有酒”,是“王者礼贤”,是“王者与贤者共治共乐”,且“贤者”得之无愧其“贤德”。
“嘉宾”者,“王者”之“嘉宾”,“共治共乐”之“君子”也。“式燕”者,以礼燕待嘉宾,无违于规矩也。“以乐”之“乐”,读其音为“耀”,一是为与“罩”字押韵,一是读“勒”与读“耀”,其义有所不同,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之“乐”。
“乐”读为“勒”,或是由外事外物所诱发之“快乐”,或是发自内心偏好之“喜乐”;读为“耀”,则是发自心性、自然而然、内外一致之“喜好”,且如“雅乐”之“乐(音悦)”,演奏者发自其心性、闻之者入于心而悦之,于此则可谓“宾主皆得其乐”。
然而,“王者”为主,“贤者”为宾,宾主之所“乐”者何也?宾主“同心同德”、“志同道合”,其心其志皆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是故,“王者”与“贤者”之“燕饮”,非欲宾主之自我享乐也,而是乐见“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也。
【今晚发布完毕。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