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讲:QQ群讲座稿:《诗经·小雅·湛露》(一)(2018.09.02)
【前言:宗来自学,以成此文;群中见者,皆因邀请。今学《诗经》,回归正统;诗以言志,习必躬行;旁观议论,不是读经。不事创新,但求中正;依据毛传,参照五经。群数众多,共二八五,篇幅较长,耐心读之。不作旁观,不作赏评;学而习之,修齐治平。每周日晚学《诗经》,每周二晚学《论语》。】
请先阅读《诗序》和经文三遍:
诗序:《湛(音战)露》,天子燕(音艳)诸侯也。
第一章:湛湛露斯,匪(音翡)阳不晞(音西)。厌厌(音艳)夜饮,不醉无归。
第二章: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音在)考。
第三章: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音起极)。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第四章:其桐其椅(音依),其实离离。岂弟(音凯替)君子,莫不令仪。
一、题解及《诗序》讲解:
上一篇题为《蓼萧》,其题未言“露”,而但言“萧”,而其各章首句皆谓“蓼彼萧斯”,次句方及于“露”;以“萧”喻各邦诸侯,以“露”喻“王者”之德泽。既以“萧”为题,则其所侧重者,在于四海诸侯之协和。
此篇《湛露》,直言其“露”,亦即“王者”之德泽。《蓼萧》之《诗序》曰:“泽及四海也。”是故,“蓼萧”乃是“泽及四海”之成效;《湛露》之《诗序》曰:“天子燕诸侯也。”是故,“湛露”乃是“德泽之来源”。
然而,“蓼萧”意谓萧草高大而茂盛,亦即“四海各邦诸侯之协和”,是“王者”之所亲见;“湛露”意谓上天雨露之丰厚,亦即天子德泽之隆盛,是“四海各邦诸侯”之所身感。“王者”既亲见“万邦协和”而不敢居德,“诸侯”身感“王者德泽”而心悦诚服。
若非“王者”亲见“万邦协和”,则“诸侯”虽受“饮燕之请”而“貌合神离”;若非“诸侯”心悦诚服,则“天子燕诸侯”犹如“收买诸侯”。“王者”亲见“万邦协和”,“诸侯”身感心悦诚服,则双方“饮宴”而至于“燕欢”则自然而然。
“宴”者,所重在于饮食之欢;“燕”者,所重在于心神之融洽。“利益均沾”之“欢”,赖于利益,不足以“心神融洽”;“同心同德”之“乐”,源乎心性,方可谓自然之“乐”。“王者”与“诸侯”如此如此,方可谓“天下太平”。
二、第一章讲解:
第一章曰:“湛湛露斯,匪(音翡)阳不晞(音西)。厌厌(音艳)夜饮,不醉无归。”前二句,《毛诗诂训传(毛传)》注:“兴(音星)也。湛湛,露茂盛貌。阳,日也。晞,乾(音甘)也。露虽湛湛然,见阳则乾(音甘)。”
“湛湛露斯”者,天时既至,甘露普降,晶莹饱满,润泽万物;甘露在斯,斯为处处,无不如此,永无例外。“匪阳不晞”者,甘露在物,则润其物,阳光普照,露散为汽;露虽销散,弥漫人间,非惟润物,无所不润。王者之德,受之于天,德泽天下,无声无臭(音绣)。
后二句,《毛传》注:“厌厌,安也。夜饮,私燕也。宗子将有事,则族人皆侍。不醉而出,是不亲也。醉而不出,是渫(音谢)宗也。”“厌厌”何以为“安”?天下既平,庶民既安,王与诸侯,身心乃安;身心既安,安心饮宴,开怀畅饮,志得意满。
为何“夜饮”为“私燕”?王与诸侯,昼则朝觐,公事既毕,夜燕无碍;所燕诸侯,无不在座,同姓异姓,无所分别。所谓“宗子”,嫡亲正宗;若是有事,族人皆侍,王待诸侯,如待族人;虽是君臣,却如亲人,友之以德,不挟其贵。
何以“不醉而出,是不亲也”?既是私燕,必皆尽欢,倘若不醉,则非尽欢;饮酒可醉,不可乱性,不醉而去,欠缺亲情。何以“醉而不出,是渫宗也”?饮酒既醉,不可复饮,乐不可极,欲不可纵;醉而不去,干扰宗族,故必离去,不醉不归。
二、第二章讲解:
第二章曰:“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毛诗诂训传(毛传)》注“丰,茂也。夜饮必於宗室。”载,则也;考,成也。首章所言,王燕诸侯;同姓异姓,无所差异;不醉不归,王恩深厚。此章所言,只是同姓,饮燕至夜;异姓知礼,自止自退。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者,一岁至秋,谷物初成,天降白露,露繁且浓;露自天降,遇物而凝,无杂无染,清澈晶莹;犹如王恩,润泽同姓,既蒙润泽,皆感其情。天降甘露,普天同庆,无不润泽,各自领承。所谓丰草,以喻同姓,草虽众多,无不茂盛。
“厌厌夜饮,在宗载考”者,王燕诸侯,无不敬迎,犹如天露,天下惟同;王者设宴,情真意诚,相约夜饮,不醉不停。饮宴之所,宗室之厅;四海一家,尽欢尽兴。王之同姓,乐听乐从,醉而后归,谓之礼成。异姓诸侯,知礼知情,自辞夜饮,先退而行。
三、第三章讲解:
第三章曰:“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毛传》无注。上章以草,喻其同姓,此章杞棘,以喻异姓;同姓如草,草木不同,异姓如木,以示看重。显谓德明,允言至诚,令者善也,礼数分明。此章所言,只是异姓。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者,天露普降,草木尽承,既繁且盛,草木兴隆;此非枸杞,乃是木名,木质如楠,堪成大用;棘成为枣,未成丛生。诸侯如杞,谓其心正;若言如棘,国小爵轻。以木喻之,谓王倚重,一视同仁,心无偏胜。
“显允君子,莫不令德”者,异姓诸侯,其德既成,无隐无匿,明德坦诚;其在本邦,可使邦宁,其在朝廷,可辅太平;饮宴之间,开诚布公,感王厚恩,承王盛情。既已成德,礼数分明,王邀夜饮,固然乐从;礼别异同,异姓自明,故不至醉,便告退宁。
四、第四章讲解:
第四章曰:“其桐其椅(音依),其实离离。岂弟(音凯替)君子,莫不令仪。”《毛传》注:“离离,垂也。”桐与椅,皆为树木之名,以喻二王后裔。二王者,夏禹、商汤之后裔,而周王封为诸侯者也。岂弟,欢乐而平易也。令仪,仪容之善也。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者,凤凰高洁,但栖梧桐,椅属梓类,与众不同;夏禹商汤,护祐后生,后裔修德,因而自成。草木有异,天下同生,二王后裔,王所倚重;待为贵宾,与臣不同,不言其露,王之谦恭。二王后裔,修德自成,谦逊有礼,必久传承。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者,二王后裔,无愧祖宗,天恩祖德,敢不敬承?周王受命,心悦服从,王者燕之,乐由心生;身为贵宾,愿顺王命,同心同德,辅致太平。二王后裔,皆有仪容,谦逊知礼,不敢放纵;饮酒酣畅,感王盛情,不醉请退,礼仪分明。
【今晚发布完毕。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