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座稿248《卫灵公》014(2020.06.09)
【学友好!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今日有QQ群微信群共计385个。各群皆由本人撰文贴发,因群数众多,故一次贴发完毕。虽名为“讲座”,实宗来自学所撰;无意于传播,所至之群,必是应邀而来。若有垂询,随时可给我留言待答,不聊天,不辩论。以往文稿均在QQ空间日志,可任凭浏览转帖。周二论语,周日诗经。】
{15.11颜渊问为(音围)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回顾】此章已用两次课,讲解其中前两句。先解颜渊问为邦,修齐治平有次序。国治而后天下平,必有圣德以为据。何以须行夏之时?天之历数不可逾;历元转换三正变,人事当与天统一;至圣奉命立中道,修心养性关天地;建寅之月为岁首,三阳开泰显生机。
【7】“乘殷之辂”为何义?辂为大车,殷商之大车,俭朴适用、坚实耐用也。其可取者,非在“殷商”,而在其“辂”之可用、当用。夫子称时、辂、冕而冠以夏商周,何也?既已有之,择其合道适用者而用之;非尽合道适用则损益之;无合道适用者则可建之。
“殷之辂”乃是一类象之名耳,伸以言之,车之类象也;大而言之,器物、器具之类象也;再扩而充之,凡是人之所造而利用之物皆在此类象之中矣。“乘殷之辂”,其义大矣哉!而后两千余载,知夫子此言而违之者多矣,而今世不知而逆、既知而弃者尤甚。
人之造作器物,当惟以合道适用为准。殷之辂俭朴适用、坚实耐用,则免于暴殄天物,免于人欲肆虐,免于人心机诈,免于奢侈浮华,免于贪图安逸,免于人役于物,免于逐物不归,免于背道而驰。而今分为不免于此,反而趋之若鹜,乃至是非颠倒,悲夫!
中国原有小人之道与西来逐利逐物之学合流而成风尚,闻此道而鄙弃则必然。人于乐享其成之时,或身受其害而不自知,或知之而以“双刃剑”狡辩,或为风尚与欲望所裹挟不欲悔改,已近乎“天理丧尽,人欲泛滥”之悬崖矣。弗待物极必反,则当悬崖勒马。
【8】“服周之冕”何义也?冕者,礼服之冠冕也。礼义之呈现于服饰者也。何以不言“用周之服饰”?“冕”袋于人首,以象人上有天、人类有道。若无天无道,则虽身着玄端、深衣,亦必不知为何如此,纵然“垂衣裳”而必不能“天下治”。
是故,“服周之冕”者,尚周之礼也。此所谓“周礼”,非惟周朝之礼仪,非惟《周礼》一书所载,或可于《仪礼》一经所载之道义求而得之。“周之冕”与《周易》之“周”,其义相通,谓周普也、周遍也、周复也,不宜限于周朝、周地、周族以解之。
惟从《周礼》而言之,其有天官、地官,效法天地之道以行人道也;其有春官、夏官、秋官、冬官,顺应四时生长敛藏之运以行人事也。由礼经《仪礼》而言之,其礼义可通正义、仁义、道义,故而可以是“天下之通礼”,可以放之四海、古今而无不准也。
人之所以为人,人类之所以为人类,非在人为造作之丰富华美,而在于心之正与性之善,在于礼与义。昔日之玛雅,而今不见矣;昔日之罗马,而今不见矣;丰富华美之物,或三岁建而有之,毁之惟需瞬间,岂可尚之?而今竟以此为至高无上矣。
“不学礼,无以立”,是故礼义犹如人赖以立足、立身之地;或天地犹在,而天地之间,无人心、人性者,则“天、地、人”三才乃成“天、地、禽兽”。禽兽之在丛林,任凭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而无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
【9】“乐则《韶舞》”何义也?奉天道、顺天时,造作器物而合道适用,有礼义而立人道、尽人事,无不依赖于人之心性。人心不正,人性不善,则天地间既已无人矣,天道天时、合道适用、礼义之行,皆无从谈起矣。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风俗之移易,乐之用大矣!禽兽知声而不知音,小人知音而不知乐,惟君子能知乐。《韶舞》固为帝舜乐舞之名号,然而,夫子以此名号而言修心养性之道也。夫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何以然也?以其尽善尽美也。
《韶舞》之尽善,闻之睹之,惟使人振起起善性正心也;《韶舞》之尽美,闻之睹之,非惟不使人生私欲杂念,反而使人能平息其私欲杂念也。夫子何以能闻之睹之而“三月不知肉味”?视觉不妄动于色,嗅觉不妄动于味,听觉不妄动于声,性率其心、心率其身矣。
“乐则《韶舞》”者,以雅化俗也。固然,化俗不易,从俗则易。然而,“乐则《韶舞》”,是潜移默化,自然而化,化之虽难而既化则可久;从俗则易,久而久之,欲免于俗不可耐亦难矣;以俗诱民使之利我,终不免于邪恶而害己害人、祸国殃民。
【学不在多,而在思而躬行。今日此章学习未竟,下次继续。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