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中華文化概論綱要·前言與緒論
发布日期:2020-09-09   点击:

壬辰年春,予受命新開《中國文化概論》課,領到教材,乃是由張岱年、方克立先生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讀之,頗有憾焉。固然,其書已經較多“中國文化”,所深憾者,均為介紹文字而無傳道教化之義,其分類採用西方科學方式而非華夏傳統方式,評判標準未能完全符合華夏正道,所用詞語多所謂的“現代漢語”而非“傳統漢語”。是以,予不揣愚陋冒昧,謹據予近八年讀經所思所解,而編撰此綱要。惟所思未必達,所解未必確,所寫難全備,故不敢自以為是,予自以為開路奠基或拋磚引玉而已。若欲完善,端賴於今賢以及後世君子。

綱要試以華夏經典之道為標準評判一切,以華夏四部分類方式編排,在此反傳統已百餘年,西方科學分類方式已取代四部百餘年之今日,聞者、讀者初必難接納而生陌生、排斥之意。然意欲迴歸華夏正道,則當除卻排斥之意,除卻成見,方能使己成人以區別於禽獸,方能使人類離霸道而歸王道,以此安心、安身、治國、平天下。《道德經》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奈何今日之人學習西方文化,只能成中士或下士,聞華夏之道,豈能不若存若亡乃至大笑之?惟望聞者、讀者能於此課入華夏正道之門,至於成正道,則須竭誠讀經,勤奮修養。謹作一詩如次:

從師以學莫生疑,學當見賢以思齊。

顏曾思孟均成聖,自暴自棄人自迷。

聖元二五六四年壬辰正月十七日,趙宗來謹識於濟南大學

聖元二五七〇年戊戌七月十三日,修訂於山東省高唐縣

一、中國與華夏關係

中國初指中原,因中華民族源於中原,意為國之中。莫道中華民族局限於中原,是故中國並非僅僅從地域範圍而言。由地域範圍而言的,是赤縣、九州、神州。

1.中國之義:京城為中,推及四方。政教由中及外,天子自正,推己及人、由近及遠,而後天下正。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執兩而用其中,遵道保民,求國泰民安。國者,以道(一)治國、干戈保民守土也。

2.華夏於夷狄之別:有道德禮義,謂之華夏;無道德禮義,謂之夷狄。教化流行,而後成華夏;教化未及,故謂之夷狄。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明道德禮義者,必能尊承華夏衣冠禮儀;未明道德禮義,則難以尊承。蠻生如蟲,狄生如犬;夷生恃弓,戎生恃戈。孟子曰:有以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

二、文化與經典的關係

今人所說的文化,非我華夏經典所言之文化。欲為文化正名,須據華夏經典作解。《易·賁·彖傳》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賁卦,上艮,下離。艮為山石而堅剛,離為明火而光明。華夏文化者,華夏經典所載之道以行教化,修身心、養性靈以成德凝道,貫通天地人以成王道,從而使天地人以及萬物“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1.人之初,性本善:天地造人,賦予人之本性,以別於禽獸。生具人之心性,當有人之文。人之文,以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為其端,以仁、義、禮、智為其小成。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之本性須擴充完善,進而盡性格天。保全本心本性,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不失;修心養性至於完善,則人心合於道心;人心道心合一,則可以通達天地萬物之心,而參讚天地之化育。

2.學經典以~成~人~文:得道為聖,受天之命,以立經典,四書六經。至聖有言,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六經:易經,春秋,禮經,樂經,詩經,書經。人道虧缺,天收樂經;其旨尚存,樂記中庸。誠敬讀經,修心養性;文以載道,重在習行。人心能正,人道則立;人道既立,三才可通;國泰民安,天下大同;民胞物與,各正性命。

三、文化與傳統關係

佛教以佛教經典之文行教化,道教以道教經典之文行教化,儒教以四書六經之文行教化,是為東方三教。猶太教以舊約之文行教化,基督教以新約之文行教化,其後基督教兼併猶太教;伊斯蘭教以《古蘭經》行教化,是為西方二教。此五教皆由天所立之政教,惟其時地址人不同,故有不同。用以行教之文不同,則其所化亦不同,故有不同文化。文化之文是其本源,文化之化是其結果。文化一詞,可以兼指本源與結果,但我中華側重其本源,西學則側重其結果,是故,今之所謂文化,往往是從西學而言,本剛要則從中華而言。

1.傳統之義:

用以行教化之文,代代傳承不斷,則謂之“相傳相承之統”,簡稱“傳統”。中華民族的傳統,效法天地之道以成人道,以人道而通貫天地之道,故謂之“道統”。此道統,非某人、某群體憑其思考、觀察、研究總結而出,亦非由歷史積澱、歸納概括而出,而是由已得道之聖人觀天之象、法地之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成。

能立“道統”者,非聖人不能;能傳“道統”者,非有聖人之德者不能。中華道統,始於三皇(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傳於堯舜二帝(陶唐氏,有虞氏),堯舜傳於三王(夏王禹,商王湯,周王文王、武王、周公),孔子承於三王,復圣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自孟子之後,無修成聖人之德者,故“道統”中斷至今。

“道統”之“統”,可以統攝、通貫一切者也。能統攝、通貫者謂之“統”,受統攝者,不能被通貫者,與“統”相背離者不可謂之“統”。是故,“傳統”不可等同於“歷史之所有”,乃是專指符合道義之正統、主線,陳規陋習、邪道惡俗非“傳統”。華夏經典是載道之文,然而,經典非“道”本身,惟“導人學道、知道、遵道、得道、行道”而已。道在上而可遵,路在下而可行,行者為事而遵道行路。以華夏經典之文來行教化,謂之華夏文化,或傳統文化。

2.華夏道統適用之時空:

統之為言通也,通於上下四方,通於古今中外。偏離此統則亂,背離此統則亡。華夏文化是關於人如何成就人、人類社會如何成就人類社會之文化,不受時空局限。是故,華夏文化雖源於中國,亦可稱之為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但不僅適用於中國。唯有聖人能明天地之心,能代天地立言,能承傳道統。

上一条:中華文化概論綱要·第一講:中華文化總論

下一条:《论语》讲座稿260《卫灵公》026(补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