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它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后被改编成同名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白鹿原》被陈忠实称为“死后放在自己棺材里当枕头”的书,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白鹿原》被评论界公认为是一部具有史诗性品格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作家在小说中对“民族灵魂的秘史”的描绘。《白鹿原》以家族史为线索,以文化观照的视角进入中国20世纪跌宕起伏的历史场景。“白鹿原”是一片自足的土地,在“农耕文明”里生生不息,恪守着传统儒家学说的说教。封建家长白嘉轩就是接受过儒学启蒙教育的人,在作品中成为儒家人格的化身。他严格地按照伦理道德修身齐家,恪守“耕读传家”的治家传统,他是一个尽孝的楷模,也要求儿女尽孝。他办儒式学校,送子女去读“四书”并强行让他们回家务农,在他的严教之下,白家形成了严格的封建家庭伦理秩序。白嘉轩又将家庭伦理推及到社会,他以仁义施人,鹿三作为他家的伙计,受他的感化,而对他忠贞不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白鹿村“仁义的典范”,社会伦理的典范。朱先生是理学的传人,承继宋明理学的道德实践理性,维护儒学的自省精神和“内圣”原则,他在这里没有被塑造成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或者顽固不化的老太爷,他在白鹿原俨然是人们的精神领袖。白鹿原的社会,是传统儒学治下的太平社会,这里本没有明确的阶级意识和阶级界限,而当原外的风云变幻也波及到了原上时,原上也开始了兄弟相煎、残酷报复的无休无止的一幕。《白鹿原》描写了中国现代历史上的连年暴动、内战、杀戮、流血、灾难……其中每个生命的生死沉浮都在偶然间发生,他们间的斗争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巨著。小说无论从人物设置,还是意象描写上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小说的深度还在于作家对特定历史状态下的人生命运与人性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并成功地揭示了历史演变的偶然性以及历史与人性的特殊关系。小说所展示的“仁义白鹿村”的毁灭既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同时也是一种人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