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坐标,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据。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依据,既要对我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水平有一个总体判断,也要对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一个总体把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重新审视我国国情并深刻反思国际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理论创造。这一理论的提出,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坐标,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据。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论断,并以“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作为这个阶段的根本特征。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明了初级阶段的性质、特征、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重申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五大在深入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基本特征、主要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和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党的十七大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并从八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两个没有变”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没有变”,增加了“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科学认识“三个没有变”的重要论断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三个没有变”,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得出的科学结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水平上对我国国情作出的总体判断。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当前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仍然是我国的最大实际。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且发展不平衡,一些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环节和方面,这些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改变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状况、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水平仍比较靠后;虽然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但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力量对比出现“南升北降”态势,但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虽然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有了较大提升,但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上百年时间,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依据,既要对我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水平有一个总体判断,也要对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一个总体把握。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我们具备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各方面工作的任务艰巨繁重。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发展正处于一个既有巨大潜力动力又有各种困难风险的阶段,正进入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阶段。
形势的新发展、人民的新期待,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努力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们党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依据,最根本的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也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应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坚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应把“八项基本要求”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机统一起来,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转化为干部群众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行动。
始终坚持走改革开放这个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过去30多年,我国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当前,面对深化改革开放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